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叫“聚麀”?

2020-10-11 12:17 作者:比格特里bigtree  | 我要投稿

《礼记·曲礼上》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麀:母鹿。

父子聚麀:父子和同一个女性发生肉体关系。

贾珍、贾蓉 vs. 尤氏姐妹(《红楼梦》)

贾琏素日既闻尤氏姐妹之名,恨无缘得见。近因贾敬停灵在家,每日与二姐、三姐相认已熟,不禁动了垂涎之意。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

其后,贾琏偷娶尤二姐。

在尤二姐被王熙凤设计骗入贾府,受尽折磨,痛不欲生之时,已经自杀身亡的尤三姐向姐姐托梦。

夜来合上眼,只见他妹妹手捧鸳鸯宝剑前来,说“姐姐,你为人一生心痴意软,终久吃了亏。 休信那妒妇花言巧语,外作贤良,内藏奸滑。他发狠定要弄你一死方罢。若妹子在世,断不肯令你进来;就是进来,亦不容他这样。此亦系理数应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你速依我,将此剑斩了那妒妇,一同回至警幻案下,听其发落。不然,你白白的丧命,也无人怜惜的。”

尤二姐哭道:“妹妹, 我一生品行既亏,今日之报,既系当然,何必又去杀人作孽?”

唐玄宗李隆基、寿王李瑁 vs. 杨玉环

《旧唐书》为尊者讳,对于李隆基和杨玉环有违伦常的关系,只字未提。只是简单地说,

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数千,无可意者。或奏玄琰女(杨玉环)姿色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既进见,玄宗大悦。不期岁,礼遇如惠妃。

武惠妃去世后,宫中没有如意的人,玄宗很苦恼。这时有人向玄宗推荐杨玄琰的漂亮女儿,玄宗一见,果然喜欢,收纳为妃。

《旧唐书》“史臣曰”为玄宗做结,只字未提其聚麀之行,仅仅轻微地批评玄宗“虽稍移于勤倦,亦未至于怠荒”。

《新唐书》明确表述贵妃杨氏“始为寿王妃”。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

武惠妃去世后,宫中没有如意的人,玄宗很苦恼。这时有人说寿王妃很漂亮,很适合给皇上做佳丽(向公公推荐媳妇?)。玄宗一见,果然喜欢。安排寿王妃“自愿”申请做道士,玄宗给儿子寿王补了韦家的姑娘做老婆,自己收了前儿媳。

《新唐书》“赞曰”评价玄宗“败以女子”,“溺其所甚爱,忘其所可戒”。

《资治通鉴》进一步将李隆基猥琐化。

初,武惠妃薨,上悼念不已,后宫数千,无当意者。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绝世无双。上见而悦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娶左卫郎将韦昭训女。潜内太真宫中。

玄宗暗中接太真入宫。


某位楚王、楚襄王 vs. 巫山神女(误)

战国时期,楚襄王和宋玉游“云梦之台”,宋玉向楚襄王讲述先王和巫山神女云雨情缘的故事。

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楚襄王听了宋玉讲的故事,心有遐想,让宋玉赋辞一篇,就是《高唐赋》。

楚襄王读了宋玉的《高唐赋》,更生向往。

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当晚,楚襄王就梦到了巫山神女,为神女美貌气韵倾倒,向神女求欢,被神女严正拒绝。

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楚襄王只有黯然销魂,伤心到天明。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一早即命宋玉赶作《神女赋》,纪念自己无缘的爱人。


什么叫“聚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