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农场,合作社成就你的梦想
这几年果农弃管,伐掉的果园不少。有品种老化,投入多,产出少的原因;也有岁数大了的,力不从心的原因……;其中有不少果农主动伐树改换新品种、重新立园。

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引导果农对效益低的果园进行改造,有偿鼓励果农退出果园回归粮食种植;或者组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重新引导果树上山,平泊地种粮。
利用丘陵、山港地光照时间长,受霜冻影响少、雨季排涝方便等地理优势发展果业;生态管理,生产出有品相,口感好的有机苹果,让记忆中的味道重新回归消费者。

山地和平泊地相比也就是交通便利和水力资源供给的方便。
农场合作社可以用挖机深翻改土,整合土地,做出合理规划;利用现在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有补贴的契机为果农修路,铺设灌溉管道。或者利用丘陵交汇低洼处修建小型水库,聚集地表水;也为将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做好铺垫,如适当发展一些杏、桃、李、樱桃,做观赏、采摘等农家体验。

这几年苹果市场比较饱和,果农可以根据当地物候、土地条件适当发展一些“阳光玫瑰”葡萄,“秋月梨”、“皇尊蜜梨”……,市场收购价比较高,效益也比较不错;特别是“皇尊蜜梨”规模达到三十亩以上,“地主网”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生产,并且签订回收合同。进一步说明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性,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

果园以中小树冠为主,如小冠疏层型或自由纺锤型,便于管理。铺设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做到水肥一体化。
现代化农业不仅仅是要高质量、规模化发展,还要建立一整套现代农业体系。包括生产、加工、销售……。
我在这里着重谈一下销售。这几年苹果收购市场,优果优价果农应该有体会。2021年蓬莱市场收购价七块钱的苹果也不是没有,唐泊、艾山等地收购价五六块钱的苹果档口也是敞开口收购,即使当地市场一二级三块七八的收购商也不在少数;关键是果农能生产出多少优果率!“提质增效”不仅仅要在技术上革新,减少除草剂等化学药剂使用、增施有机肥等生态管理,更要在品牌上做好文章!比如智利的车厘子卖价比我们国内高几倍,不是我们国内没有生产出优质大樱桃,而是确少品牌的宣传;还有新西兰猕猴桃……,想一下日本的葡萄、草莓都可以卖到一粒多少钱了。

首先农场合作社应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在工商注册一个商标,有自己产品的认证。
不可否认的是商超也有十几块钱一斤的苹果,礼盒装九个苹果一百多块钱,说明高端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消费群;还有酒店、写字楼等高端会所也有相当的消费量。
也可以做自己的品牌直销店,减少中间环节,增加收入。
第二就是我们要把坐等客商来收购,转变成到果品批发市场寻求客商合作。2020年、2021年果农入库没几天的嘎啦、红将军苹果都买了个好价钱。再就是2021年富士苹果收购后期,客商着急抓货,也是直接在冷库调货;时机对客商来说就是财富!只要能保证质量和数量,还是有合作机会的;最起码客商不用在备货方面倾注太多资金和精力,确保有充裕的资金流转。
这些都需要后续数量的供给和质量的保障。成立家庭农场、合作社,有了苹果生产基地,也就有了诚信和责任的约束。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利用民间组织做外贸出口。
第三个就是网上销售。这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也讲过,就不再赘述。
第四个是对于一些品相差点的苹果可以做果酒,或者榨新鲜果汁,做苹果深加工;也可以在社区做切盘免费品尝,做品牌宣传;或者到建设工地、农村市场销售。残次果可以做酵素,用于田地、果园喷施或淋施,是一种不错的有机肥料。
第五需要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兴建冷库。当地农业部门可以利用农业补贴,加上垫资兴建冷库,以成本价为农场合作社存放苹果,缓解苹果采收压力,延长苹果上架时间。与果品批发市场互动,错开峰值适时投放市场;既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又不形成堰塞,防止市场集堆,出现无序竞价销售。
成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是集中量化,报团取暖;而不是分散的量化,各自为政无序竞争。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好比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一定的闲钱,但量太少也不可能放贷;如果存入银行,形成量化,就可以放贷给需要的各个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这就是量化的重要性。
“优胜劣汰”是市场准则,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是当今社会发展需求。
建立多种经济体,满足市场需求;生产优质果品,抵御进口冲击;让农民有利可赚,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种养结合。只有市民消费的起,农民有动力才是健康的社会发展趋势。

建农场合作社需要资金,更需要一种情怀。莫让父辈用双手和心血开垦的土地在我们手上荒废,让农场合作社成就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