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罗录
文化天然具有“排他性”,就好比MT在ZG只有一家能生产,国外品牌抢不了这个生意,你不可能去买进口的MT。ZY为什么差点意思,因为红酒文化不是在中国诞生的,随便一个法国小酒庄酿的人家都会觉得比国产品牌更“正宗”。昨天在体育中心散步,一老头炫耀他儿子给他买的某品牌太极服,我发现了服装也有很多细分领域具有文化意义上的排他性。老人爱的太极服,小姐姐喜欢的汉服,还有传统的旗袍,你都不可能去买进口的品牌。像电子产品这些就是全球品牌在竞争,一些带有文化特色的竞争范围就缩小很多。
在GS投资不能老想平稳收益,只有打工的才稳定赚钱,哪有老板稳定赚钱的。像太平鸟这样跌了3年,两个多月就翻3倍的很多,如果熬不住就享受不到,同样洋河股份如果买入熬3年到今年上半年也没啥收益,几个月就翻倍了。当然熬的前提是你买的公司是真的有价值。分散投资可以相对平滑曲线,但无法完全解决看天吃饭这个问题。
很难想象,服饰鞋帽家纺这些“赛道不好”的耐用品消费领域里,一个具有大幅溢价能力的品牌都出现不了。即使中短期没有能跑出来大幅溢价的品牌,行业也增长,规模效应会导致市场集中度缓慢提升,押注这些行业几倍、十几倍市盈率,善待股东的龙头公司,我觉得是很适合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有时候搞得太复杂反而不好赚钱。
各国的咖啡习惯差异巨大,同一类型的饮品,不同的形态已是截然不同的赛道。速溶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中国奶茶的饮食习惯。下图虽然数据老了一点,截至2016年底,但可以很明显看出中国速溶为主,日本罐装瓶装为主,美国现磨为主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