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百日冲刺丨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的英语复习:时间用在刀刃上

2022-11-17 14:54 作者:知行法学  | 我要投稿

前言

考研英语的复习在前期需要击破弱项,因此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在后期的冲刺阶段大家就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了,具体而言,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巩固好前期打下的基础,并且做好应试性的准备工作。本文将基于三轮冲刺阶段的视角向大家讲述英语冲刺的方法论、真题的使用方法、作文的应对以及单词的复盘方法。

一、三轮阶段英语复习的方法论

(一)认清自己,明确目标

进入考研后期,首先需要明确的原则就是“以专业课为主,公共课为辅”。大家要逐渐将自己的复习时间和重点从公共课上转到专业课。这样做一是因为专业课分数占比更大,二是因为越到后期,专业课的提分空间相较于公共课来说更大,提分可能性也更大。

接下来,就要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复习情况和目标分数来划定自己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在计划每日英语学习时间之前,请结合自己学习基础、报考院校等情况确定的自己的英语的最终目标分数。对于基础好、复习状态很好以及目标分数在能力范围以内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每日英语学习时间控制在0.5-1小时。英语,作为一门几乎不可能短期速成的科目,也同样不会在保持每日定量学习的前提下一落千丈,即使每日的学习量并不大。同理,如果英语本不是自己强项,在后期花再多时间在英语上也几乎不会出现质的飞跃。因此,对于基础不好,复习状态一般,对分数有一定要求的同学(可能是自身要求,也可能是考试地区要求),在后期至多也只能每天在英语上花费2-3小时。以上两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大部分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0.5-3小时之间做出调整。

(二)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确定目标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题型以及复习情况来敲定后期的复习内容,做到有效率地复习,而非面面俱到。大家可以从分数占比、得分失分的难易程度、自身情况来进行分析。以自身经历和周围同学的交流为依据,原则上大部分同学在考研英语中应该都比较擅长阅读,而完形、翻译、作文各有薄弱之处。

首先,根据分数占比,阅读和作文不可以放弃;其次,根据得分的难易程度,完形和翻译难得高分,也难得低分。因此,显而易见,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后期复习应该把重点放在阅读和作文,并且由于阅读之前一直是复习的重心,所以后期作文的复习更加重要。当然,凡原则必有例外,如果本身作文就很好的同学,后期完全可以减少英语复习时间,每天留时间安排定量练习,保持手感即可。另外,也要注意,虽然能面面俱到地复习,对于非重点题型也要安排练习和学习时间,只是相较于重点部分更少而已。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大家最后将自己的复习重心落在何处,都不能影响每天背单词的时间。背单词是考研人整个考研生涯的每日必修课,无论是考研前期、中期抑或是后期都不能放松。另外,在考研冲刺后期,不建议大家专门花费一个时间段来背单词,而是学会利用零散时间背单词,完整的时间段在考研后期非常珍贵。同时,后期背单词也是有策略的,优先背诵真题中的单词和出现频率高的单词,这也是有的放矢,分清主次的体现。网络上有许多高频词汇整理,先过高频词和真题中自己勾画的单词,解决好了之后,再去背其他出现的频次少的词。另外,后期单词背诵不要在某一个单词上花太多时间,减少每个单词的背诵时间,追求更多的重复次数,主要训练自己对单词的反应能力。

最后,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来提高自己复习效率。例如,完成一篇阅读理解订正答案之后,可以对文章进行口头翻译(说完整的句子,而非短语的堆积)或者选五个句子进行笔译,达到练习翻译的目的。

(三)脚踏实地,按部就班

确定每日复习时间和复习重点后,就请大家脚踏实地,按部就班的完成每日的任务。所谓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是指在冲刺复习中既不会因为公共课不是冲刺阶段重心、专业课任务繁重等无底线地挤压英语复习时间,甚至取而代之,也不会因为畏难情绪、逃避背书等一味地沉浸在英语复习中。如果说冲刺阶段的专业课复习要奋勇向前as much as possible,公共课的复习就是日拱一卒less is more。英语虽然不能速成,但是如果没有每日的定量练习(而非大量练习),亦会一落千丈。

建议大家将英语的学习任务进行一定的安排,安排在自己的一些固定时间,使其在冲刺阶段形成惯例。把自己当成打工人,把英语任务当成工作,定点上工。笔者在冲刺阶段时,就会把自己的背单词时间安排在午餐和晚餐,早餐时太困,需要刷刷微博等清醒,然后会在午休后做阅读,晚饭后写作文。大家可以参考这样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后期无底线地忽略英语复习,导致英语学习呈现出断断续续的状态或者“暴饮暴食”的状态。

(四)化零为整,利用好零碎时间

如上所述,越到后期时间就越宝贵,在庞大的专业课任务压迫下,往往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再来复习英语,但这并不会对英语的复习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同于专业课,在做题之外,很多英语的复习任务都不需要一个很连贯的时间让自己进入flow,例如单词的复习就完全可以被拆散,利用多个碎片时间进行记忆。这些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单词复盘、错题回顾、作文背诵、长难句翻译。至于利用哪些零碎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节奏来决定,笔者认为诸如排队时间、饭后和睡前都是可以的。

(五)多写多练,慎用模版

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后期复习的重点是作文。作文的复习首先就是要多写多练,熟能生巧,并且慎用模版。我们认为,在复习作文前,大家可以跟一个老师学习几节课,学会老师的一些套路和行文结构(不是模版,千万不要把作文当作默写题)。学习功能表达优于死记硬背句型结构。例如,当学习范文的时候,在看每一句话的时候,思考这句话在这里是表达什么的,表达目的?寒暄?描述场景?这句话的结构我可以用在写评价上、建议上吗?这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去作文模版化的一种意识。当将句型表达“一般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话可能更加偏向方法论,具体的内容还是要向老师学习,网络上有很多老师推荐,选择一个跟下去就可以。

无论如何,跟一个老师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可以写作的素材后,就要动笔!动笔!动笔!只看不写、只背不写都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不要让正式考试成为自己第一次动笔写完整的作文,或者为数不多的几次。在考研后期至少每周练习1篇大作文,2篇小作文,这样的频率供大家参考。

二、真题和模拟题的使用

(一)持续刷题

虽然后期英语的复习时间有所压缩,但是也不能停止做题。做题和单词一样,是需要定期完成的任务。每年都有类似的经验教训,即后期为了其他科目的复习,没有像前中期一样经常做阅读,到了正式考试正确率滑铁卢下降的惨痛教训。因此,一定要定期做题练手,无论是做题习惯和做题手感都是需要定期维护、保持的东西。在考研后期每天复习英语的时间会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因此每天最多做一篇阅读,或者某个题型,大家可以尝试规定自己每周要做完一套题,即将一套完整的题分在这周的每一天去完成,包括作文。

至于真题要刷多少遍,这个问题并没有定论,笔者认为两到三遍都是可以的。不过大家可以灵活对待,不必很死板地给自己设限,实际上10年之前真题的重要性是不如10年之后的,因此如果时间不够,那么就可以优先着10年后的真题去练习。

(二)模拟考试

大家需要注意一点,平常零散式的训练与考场环境下的实战是大相径庭的,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一是考场上面对的都是新的文章,而平时的训练大多是已经刷过多次的旧题,这必然会导致阅读体验有所差别,速度也可能会更慢一些。二是题量差距,实际上在3个小时内做完这么多题还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平常我们固然可以把每篇阅读的时间控制住某个限定的时间内,但毕竟我们做完这一篇阅读后也就停止了,然而在考试中这种连贯的大量阅读也许会使得大脑疲惫。如果不能够适应,或者题目较难,则将会导致实际效果差于平时的训练。三是对于难题的处理,平时训练时遇到难题,大家往往都会蒙一个直觉上正确的答案便去,但到真正的考试时,肯定会担心错误而陷入纠结,这样就会导致用时被进一步拖长。

综上,强烈建议大家在考前的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整第地去模拟两三次英语考试,由此来检验自己的时间安排有没有问题,同时也能够及时地作出合适的调整。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较为客观的评估自己的作文水平,往往在模拟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自己作文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同时还要补充一点,既然是模拟考试,那么自然更需要使用真题来模拟,所以大家可以把20年之后的英语真题留在12月进行模拟训练,而不要过早地将它们用于平时的练习。倘若确实已经用过了,那么可以找一些质量较高的模拟卷加以代替,这里比较推荐张剑老师的黄皮模拟卷。

(三)是否可以使用模拟题

许多考研博主或者是考研英语老师都会提到英语阅读只需要刷真题,并且只刷真题就完全可以应对。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主要原因其实在上文也已经提及了,也就是大家经过多轮次地重复刷题之后,很容易就会对这些真题麻木,以至于到后期会屏蔽掉一些潜在的问题。试想,当我们已经对某一个题熟悉到连选项的顺序都记得清楚的时候,迫于有限的复习时间和压力,自己能否耐心地在文章中寻找答案依据,认真推理选项的逻辑呢?长此以往,考生们就容易被自己较为不错的正确率和做题速度所麻痹,如果等到12月模拟的时候遇到新的文章才发现自己的缺陷,焦虑的心情就自不待言了。因此,适当地使用模拟题就很有利于大家及时适应新、难的文章,并能够保持做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

使用模拟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首先,模拟题一定要在真题刷过两至三遍之后再去使用。虽然笔者在文中建议大家利用好模拟题,但是不可否认真题的质量一定是最高的,也一定是大家英语复习的最好资料。大家在前期跟着各个老师和参考资料所学习的做题技巧都是从真题中反复推敲出来的,因此这些技巧也必然要回归到真题中加以磨练、强化,只有在熟悉了真题的题风和破解方法之后,才能跳出这个围墙从而游刃有余地训练模拟题。其次,在练习模拟题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不理解参考答案解析的情形,笔者建议大家不必过于纠结模拟题答案的正确与否。如果大家明显感觉到某一题的答案解析不合逻辑,或者题风本就与考研真题大相径庭,就不必在此停留了。笔者也想借此告诉大家,模拟题训练的主要功用是辅助我们强化速度,不畏新难。最后,笔者建议大家将模拟题训练的时间安排在10月和11月左右,到12月大家就要及时回归考研真题了。这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再次适应真题的出题套路,这种flow会有效防止自己在考场上把解题思路想歪。同时,这也算是对各考研博主列举的做模拟题弊端的一个中和吧。

至于模拟题的选择,笔者综合了许多考生的经验,我们认为张剑的黄皮80篇模拟是质量较为高的。不过这套题有许多文章比较难,如果错误率比真题练习高的话,大家也不必灰心。

三、英语作文如何准备

(一)正确的复习方法

如前文所述,英语作文是三轮阶段英语复习的一个重头戏。虽然不像阅读一样可以把分数差距拉的很大,但是它的分值占比以及较大的书写量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

长期以来,大家比较推崇的作为应对方法就是“背多分”,也就是整理出多个话题,然后针对每个话题都准备一篇范文并将其背诵熟练,以待到考场上能偶精确输出。笔者并不推崇这种方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任务量过大。仅就大作文来看,各辅导班给出的话题就将近10个,而将这些文章都记忆熟练将会耗去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第二,过于僵硬死板。众所周知,大作文的题目形式类似看图写话,漫画千千万,但事前准备的话题和模板毕竟是有限的,倘若题中漫画的含义与这些话题并不能精确对照而硬是加以套用,就会导致文不对题并且文章逻辑不通顺的后果。第三,重复率高,没有新意。既然是模板,就一定会有大量的考生使用,这是既定的概率学问题,可想而知阅卷老师再批阅过成千上万的文章后,就会很轻易地找到雷同文章。一旦被认定为是模板文章,基础分就肯定会下降一个层次。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灵活运用模板和套句。具体的方法详见下文。

此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作文要常加以练习,虽然不必每天都写,但至少要保证在考研后期至少每周练习1篇大作文,2篇小作文的频率。在成文之后,也要与范文加以对照,思考哪些句式可以升级,哪些词汇可以用高级词汇加以替代,并将这些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时常翻阅。

(二)大作文的写作思路

笔者在考研的时候使用的是陈曲老师的方法。陈曲并不会给考生提供可以直接背诵的范文,他的方法论是将大作文拆分成三段,并且每一段都有固定的展开思路。例如,第一段就可以分为描图(粗描+细描)+小标题,第二段分为中心+阐述1+阐述2,第三段可以从素材库中找出四五个直接使用。其中,阐述1&2以及第三段都是有大量万能素材,描图和中心句也有很好的句型。

倘若使用这一套方法,考生所需要着重记忆的就是一些套句,总量也并不大,不会超过20句。此处笔者尝试举几个例子予以展示。

例如在第二段,不论是分析原因抑或是介绍某种现象,往往都离不开对大环境的分析。这时就需要用到“见证式的经典例句”,即“在某时某地发生了……”(该句型实际解释为:……见证了……)。以一个万金油的句子为例:“过去几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During the past several years, China has witnessed a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 has witnessed a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再如,如果漫画中展示的是一个比较消极的社会现象,在第二段的分析中就不得不找一个“背锅侠”,此时例如教育缺失、社会压力等都可以挺身而出。以社会压力为例,笔者经常会使用“Life today is filled with sources of stress, and the fast-paced lifestyl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upsurge in various individual problems.”(如今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个人问题的激增)。

(三)小作文的应对方法

书信的作文并不难写,笔者建议各位考生将这几种体裁都多加练习。不必刻意背诵模板,相信大家在多次的练习后肯定可以总结出自己的套路和句式,到考场上自然会信手拈来的。

(四)考试中写作的时间和顺序安排

首先是两篇作文的用时,我们认为大作文不超过25分钟、小作文不超过15分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安排。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对大部分人而言都会影响英语考试的整体进度,尤其是将作文安排在最后的考生。此外,有些考生或许会有疑问,写作文之前是否需要打草稿呢?笔者是不建议大家打草稿的,因为时间确实有限,在40分钟内实际上是很难打完草稿之后再将其誊写在答题卡之上的。毕竟如上所述,大家在考前都是有背诵过相关的套句,因此各位考生可以采取一种较为折中的方案,也即适当画出框架并找出核心词。在这个基础上,即使不打草稿也不会影响到实际的作答效果的。

其次是答题顺序安排,多数考研老师都建议大家先写作文,笔者表示赞同。我们认为一种较好的答题顺序安排是: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其原因主要在于防范于未然,倘若在阅读中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而导致无法按时作答完毕,如果剩余的题目是作文的话,就将非常被动;但如果最后剩余的题目是完形填空,大家连蒙带猜也是能拿到4分左右的(然而认真地解题时往往也就是7-8分,相差并不大)。此外,由于大家在进考场前会主要翻阅相关的作文模板,因此到考场上先作答作文也是能够凭借着瞬时记忆获得优势的。

四、三轮阶段的单词复盘

综合许多考生的经验,在三轮阶段单词的复习也是不能中断的。在遗忘曲线的作用下,仅凭借着做阅读题是无法维持对这些单词的记忆的,如果不能够时常复盘,有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但是在三轮阶段复盘单词就有着它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每天花20分钟左右就是足够的,具体的方法可以参照下文。

实际上,经过前期的努力,单词本的内容也都是会记得大部分的,此时就可以将全部单词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及掌握的单词,另一类就是记忆模糊的。后者就是三轮阶段的主要攻克对象。大家可以给自己规定每天需要复盘的页数,遮住汉译之后进行复盘,并标记出第二类的单词,由此复习完一轮之后,复习任务也就很大程度上被减轻了。在第二轮的复盘时,就可以仅复习那些掌握不熟练的单词,由此往复做减法,每天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拿下。

笔者在这里也想补充一点,在考研的视角下,单词记忆以汉译为主,各位考生大可不必去刻意记忆单词的拼写,如此不仅很耗时而且不会有更多的益处。不过在作文中可能会用到的单词是一个例外,这些关键单词大家还是要把拼写记忆清楚。

五、坚持不懈,稳住心态

走到现在,没有一个认真努力的考研人是容易的。越到后期,大家越有可能因为多错的一个阅读题,做的不太成功的完型、卡壳的翻译或者发生低级语法错误的作文而崩溃。最后,我们想要告诉大家,没有到最后,这些错误都不作数,既然已经走到这里,就坚持下去。稳住心态最好的办法就是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自己我要怎么解决,不要问自己能不能考上等评价自己的问题。没有努力会白费,前期大家认真复习收获的成果,都会以好的方式呈现在最后的结果上,最终考试之前的波澜作都不得数!希望这篇建议能够给每一位看到这里的同学带来一些帮助或启发,亦祝大家学业顺利,心想事成!

百日冲刺阶段

百日冲刺丨一文读懂人大法学考研中的真题解析

百日冲刺丨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如何从“输入知识”转向“输出知识”

后疫情时代的努力与淡定:二战考研人大知产上岸心得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百日冲刺丨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的英语复习:时间用在刀刃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