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莆仙十音八乐全国守正创新交流会|李尚清老师发言

2023-06-07 18:12 作者:丑哥哥酷妹妹  | 我要投稿


首先祝贺“闽龙杯”全国莆仙十音八乐首届联谊赛暨第十届闽龙文化节圆满成功。我上个月在杭州,排练一部作品;活动组委会跟我联系,并向我发起了邀请函,我看到了以后。我为我们这个闽龙集团,有这么大的一个举措,我感到非常震撼。因为这个全国举行十音八乐活动。这么大型的一个比赛,而且参赛面也可以说很全面,尽管说昨天只是七个队,但是有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还有西安的,还有我们的湖北武汉的,江苏张家港的,天津、莆田。这个面已经都有了,都很有代表性的,因此我说这个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这个活动必将载入莆田市这个文化史册。我应邀参加活动,也是抱着一种来学习和考察的态度,因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一辈子就是研究莆仙十音八乐、莆仙戏、民间音乐。自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开始研究。我是莆仙戏音乐“祖师爷”肖祖植的关门弟子。我大学刚毕业分配在刚刚创办的莆田艺校,担任音乐老师,学校正好请了著名老艺人肖祖植担任学校的音乐顾问。因为他不会识谱,所以所有的曲子都是他唱出来,我就帮忙把它记下来。老师记性特别好,知识非常渊博;绝对是莆仙戏的一本活字典,我一直跟他学习。后来日本生产了一个产品,像砖头一样的那种,带有录音机功能便携装播录机。我就利于这个机器对肖老师的作品进行抢救整理,工作起来,经常在不同场合,进行录音,甚至有时候都是放在马桶袋里边,很多典故,现在回忆起来,历历在目。因为很多问题都要请教他,包括其他的老艺人,都是靠着这个录音机记录了很多莆田老艺人经典经验,很好的保留了我们传统文化。90年代初,我个人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个人作品音乐会,是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80多名乐团成员演奏,所演奏的曲目音乐元素均来自我们莆仙家乡文化,作品集有妈祖庙盛会、我们秀屿行等。刚才,我们郑清和老师提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去对待我们莆仙十音八乐文化,我非常赞同和认可。郑清和老师,是我们莆仙戏当代宗师,一点都不为过,现在莆仙戏,里面的鼓艺,有谁能超过他?特别是在我们莆田市,前十几年组织的抢救整理莆仙戏曲和十音八乐传统文化的录音录像,还有参加全国比赛,到北京演出等等。我们都是请郑清和老师来掌司鼓手,郑清和先生是非常宝贵的一个人才,对我们莆仙戏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郑清和老师花了大量时间编辑出版了“莆仙十音八乐”这本书。里面记录很多曲谱都是他重新整理,都很珍贵,意义十分重大,也对十音八乐的传承和保护贡献很大。这两天跟这个陈进林董事长,还有哈尔滨的吴庆和董事长我们在一起交流探讨,都提议说要有个标准的范本。清和前十几年所花的心学出的这本书,是个非常好的基础。昨天晚上已经揭牌了,成立了莆仙十音八乐委员会,以后我们这个活动全国性的比赛还要继续办下去,我相信陈进林、吴庆和两位董事长,还有我们在座各位团长和各位十八乐爱好者朋友们,都很有家乡情怀,也都很有能力,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召开全国创新守正为主题的交流会,我很同意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守正,这两个字首先要的就是先守正。也是我们所谓讲得守土有责。我们的莆仙十音八乐,它绝对是姓“莆”,它不姓“越”,也不姓京剧的“京”,更不姓黄梅戏的“黄”。因此一定要立足于我们莆田家乡本土的韵味基础,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是个很关键的起点。昨天的联谊赛过程中,我们评委会就在交流,我们这个乐队的乐器编制有点缺陷。缺陷在哪里了?你看,有了大提琴,琵琶,扬琴,甚至也有了电子琴,这些都有了。但是感到非常遗憾。我们的十音八乐,八乐里面的唢呐很关键,丝竹管弦,不管是吹的,还是拉的,弹拨的,都在这个范围里面,还有就是我们弹拨里面许多乐团里面没有配置八角琴和三弦,这个就逊色了很多,一些曲谱,演奏时候需要用唢呐表现,但是我们没有很好的用到唢呐,因为昨天活动是联谊赛,今天又是交流会,刚才曾鼎老师也提了些很好的建议,我们允许优秀的乐器融入到我们家乡传统音乐里面来,但我们更要注意要在保留我们传统乐器特色的编制基础上进行,思想也不能太僵化,我们还是要有点创新,我刚才也讲到过去一些老艺人,不断的创新修正, 才使得我们的莆仙戏、十音八乐拥有今天如此美妙的旋律。希望我们今天的交流会,能够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我们莆仙戏、十音八乐发展的历程,让我们传承的路上走得更稳,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在外发展事业有成,多为家乡做贡献。谢谢。



莆仙十音八乐全国守正创新交流会|李尚清老师发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