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版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
(一)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探索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改变被奴役、被欺凌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努力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但都未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开始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经过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走了些弯路,特别是1931 年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戏受严重挫折。
(四)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中国化开始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 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强调:“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正式提出。
2、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意蕴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2021 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千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就,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历史意义。
2、2022年,党的二十大明确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并提出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要求。
(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因 ★★★★★(简答、论述)
————关键词:为什么推进?原因?如何推进?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洞察时代 、引领时代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彰显其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不断发展自身,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人民迫切要求通过革命改变自己的苦难命运。(现实背景)
(2)在这样的的社会条件下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3)同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更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4)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