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环三号突破差美国四十年?

2023-08-30 08:20 作者:100dun  | 我要投稿

最近在关注中环三号的新闻,有人说可控核聚变就剩一层窗户纸。对于此我转了知乎的高赞回答,希望听到更多不同意见 作者:谢华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276308/answer/31848388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于大部分人是外行,客观的说几句: 1.这个成果对国内聚变研究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进展。代表中国掌握了托卡马克高参数运行能力(兆安培等离子体电流的高约束模式)。

2.这次的装置是成都前几年新建成不久的环流器三号(此前叫环流器2M,HL-2M),是国内当前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设计的工程参数大概接近于四十年前美国建成的DIIID装置。

3.合肥的EAST装置是全超导长脉冲装置(比如一次放电几百秒),但等离子体参数(尤其聚变三乘积的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及等离子电流)整体上不高。这也是因为长脉冲装置对稳态发电重要,但各种加热和维持的手段不如短脉冲装置那么容易。

4.环流器三号的磁体是常规导体,受发热影响只能短脉冲运行,但等离子体参数可以很轻松的超过EAST。这次的进展在意料之中。成都的团队拼搏精神很足,这么快的把这个目标实现了,为接下来更高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5.“厉害了我的国”倒还大可不必。这个成果离国际上领先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因此新闻也没说国际领先。具体差多少呢。大概可以说美国约四十年前就达到这个参数了。日本的JT60U、美国的TFTR及英国的JET在25年前更是接近了氘氚运行的聚变临界增益条件,远高于这个参数。

6.日本目前已经建成,前两年运行出了些故障,最近修复完,接下来几个月将运行的JT60SA,是超导装置,不仅能长脉冲运行,还能高参数,是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建成前最接近ITER参数的装置。如果正常运行,参数比HL-2M和EAST都要高。

7.成都这个装置如果顺利实现满参数运行。大概可以达到或略超过美国DIIID,可以接近氘氚聚变临界增益需要的参数。因此HL-2M继续发扬拼搏精神,并有一定支持的情况下,几年内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并在更下一步建设国内的氘氚堆,是很可能的。

总之,对国内是很重要且关键的一个进展,对中国聚变是很重要的一步,为加快国内聚变能源研发带来了更多信心,但还远不是国际领先,或者说还只是三四十年前的国际领先水平。中国聚变真正的发展也就2006年加入ITER项目后,能在十几年内有长足快速的进步,值得骄傲。

不宜狂妄自大,也不宜妄自菲薄。

中环三号突破差美国四十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