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机动战士高达0083:星尘的回忆】地球联邦军机体&战舰

2021-06-24 17:45 作者:世离弦音ば音声断が  | 我要投稿


高达试作3号机(石斛兰)

RX-78 GP03D参与了0083年11月13日殖民地夺回作战,并击毁了大量扎古、大魔等MS及姆塞级巡洋舰。随后GP03D不顾巴斯克欧姆发出的西玛舰队共同作战命令,先后击毁西玛舰队旗舰——桑给巴尔级机动巡洋舰莉莉玛莲号,并在交战中击毁西玛座机AGX-04。GP03D出战虽然仅一天但却歼灭了整个西玛舰队,但对于UC历史而言,GP03D的行动严重干扰了友军作战,整个阿鲁比昂战队更是多次在不经意间破坏战局,最终导致殖民地坠落地球。

高达试作3号机(雄蕊)

一年战争时期,吉恩在MS的开发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始着手于制造更为先进的MA即Mobile Armor-机动装甲。

MA在体积上是普通MS的几倍,早期的MA其机动性与火力强度都与战舰相似,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机动性超越战舰而火力又不弱于战舰的强力MA,但此时战争已接近尾声加之MA的制造成本极高导致了这类机体没能得到广泛使用。

虽然投入到战场上的MA数量稀少但也足以让联邦军心有余悸,所以战后联邦军借助吞并了吉恩尼克公司(Zonic)的A.E.来发展自己的MA技术就显得很自然了。

就这样,GP系列的三号试作机被定位为具有小行星据点防御能力的MA,令人惊讶的是A.E.运用其强大的开发技术制造出了一架完成度极高的MS与MA的结合体,这架似乎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机体在它短暂的服役生涯中演绎了华丽的一幕,便是这架传奇中的传奇机体--RX-78 GP03S/D。

由于是小行星据点防御类机体,GP03必须要用有MA级别的火力及防御力,但A.E.却又不想使其失去高运动性,怎样才能使体积庞大的MA拥有MS般的运动性呢?

考虑再三后A.E.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手段来诠释高火力与高运动性的结合--这就是通过外部扩展设备让一台MS转变为一台MA,这样一来GP03的泛用性就大大提高了,在普通战中GP03可以高运动性的MS形态出战而当面对敌攻击小队或舰队时就转变为MA形态,这种两者兼顾的做法成为了日后可变式MS的思想蓝本。

最终形态

最终形态的GP03是由一架MS--GP03S(别名“Stamen”意为“雄蕊”)和大型武器库(别名“Orchis”意为“花瓣”)共同组成的,组合后的MA形态为GP03D(别名“Dendrobium”意为“石斛兰”花语为“任性的美女”)。

作为整个机体的核心,GP03S可谓是汇聚了当时最尖端技术的MS,其装甲与构架与系列其他机体无异,保证了其良好的运动性。

更具有突破性的是,A.E.为了减少所持装备对机体运动性的阻碍使用了名为“同形”的武器收纳方式,即将自带武器(两把光束军刀等小型装备)通过折叠、隐藏的方式收藏在机身内,这样一来高度仅18.2M重量41.6T的GP03S看上去就十分小巧简洁了,当然,比外观简洁更重要的便是其出色的运动性了。

也许很多人会想到把GP03S与GP01FB相比,谁的空间运定性和机动性更好呢?

GP03S在其背部拥有四个独立推进器,总推力基本与GP01FB持平;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A.E.在GP03S的机身上布置了很多矢量喷射孔,在维持了机体美观的条件下令GP03S拥有了超越GP01FB的超高运动性,加之GP03S在拥有光束军刀和光束步枪的条件下还持有一门折叠式火箭炮及伸缩盾,其宇宙战能力完全凌驾于GP01FB之上。

其实GP03S上最具超前意识的式其电脑系统,A.E.本机配备了当时最尖端的电脑系统,其性能大大超越了当时的所有MS用电脑。

如此多的尖端技术都运用到了一台机体上也难怪很多人包括本机的设计者都认为GP03S是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强力机体了。

如果说GP03S的单体作战性能可用超强来形容的话那么与武器库驳接后所组成的GP03D的战斗力就是怪物级的了。

GP03S在与武器库驳接后通过手臂内部隐藏的伸缩式机械臂从各个武器仓内取用装备,“Orchis”中所装载的武器有光束步枪,折叠式火箭炮×2,导爆索,108连发微型导弹匣,三连发大型导弹匣,大型光束军刀×2等。

两种导弹匣能够实现广泛围的火力打击,而导爆索对于目标巨大且移动力欠缺的战舰而言是个噩梦,大型光束军刀可以轻松切开战舰的装甲,然而更可怕的是GP03D还拥有六个大功率推进器其机动性大大超越战舰,机身上还装有对光束武器完全免疫的I-Field,并且此机还配有一门长约70 M的MEGA粒子炮,威力凌驾于战舰主炮之上,这样的机体对于任何舰队来说都是可怕的更不用说是普通的MS了。

U.C.0083年11月11日,GP03S/D正式服役于地球联邦军,由地球联邦军的浦木宏少尉驾驶,仅参战了一天便迎来了迪拉兹叛乱的结束。

然而在这一天内GP03S/D全灭了西玛舰队并与敌军被称为所罗门的噩梦的王牌驾驶员——阿纳贝尔·卡多所驾驶的AMX-002露维·杰露交手,有效地牵制了敌方战力。

最终由于GP计划的抹消,GP03S/D恐怕也难逃分解销毁的命运。。。

然而GP03S/D的制造技术被日后的泰坦斯调出并直接影响到RX-178 GUNDAM MKⅡ的开发,而当可动式框架全面推广后也能从变形式MS的身上找到GP03S/D的影子。

宏·浦木

随著故事进展,浦木在技术与心态上逐渐成长,并被授以中尉的战时军阶。在孔贝岛核弹袭击事件之后,浦木驾驶GP01Fb与卡多再度对战,两人机体双双大破逃出。为了进一步阻止迪拉兹舰队将Island Ease投落地球的企图,浦木与同僚强行带走停泊于亚纳海姆电子船坞卫星La Vi En Rose的RX-78GP03并且投入战斗。虽然摧毁西玛舰队并且成功进入Island Ease控制中心,但最后仍未能阻止殖民卫星落下。“星尘作战”以吉恩的胜利而告终。

U.C.0083年11月13日,在星屑作战的最后,他再次与卡多进行最后的决斗,但是以失败告终。浦木宏与卡多的多次交手,使他渐渐的理解了卡多。当他又看到了处处阻挠行动的“友军”时,使他对联邦军更对自己一直所坚持的立场失去了信心。所以在战后在军事法庭上的军法审判当中他一直保持沉默。因而他被加以擅自使用最高机密GP系列(或所谓“擅自动用军方设施”)等罪名而被判处一年徒刑。三个月后,即0084年3月10日,由于联邦政府为了掩盖殖民卫星坠落的真相而抹消GP计划,而使得浦木的罪状消灭,其罪名被撤消并被立即释放。他以少尉身份到北美奥克兰基地就职,并且与妮娜和好友查克·奇斯重逢。

高达试作1号机FB(玉帘)

GP01Fb是RX-78GP01高达试作1号机(玉兰)的空间战装备机。本来GP01高达是针对大气圈内使用的机体,但是由于为了追击GP02A而不得不进入太空,于是在月面都市内的阿纳海姆工厂,技术人员在GP01的基础上加装了全方位推进器,强化了机体的宇宙战性能,推进力也得到大幅提升,第一世代的MS自不待言,即使与第二世代的名机MSA-099利克·迪亚斯相比也毫不逊色。由于GP系列的资料在“迪拉兹之乱”后均被联邦军抹消,所以关于本机的详细资料十分之少。本机所采用的可变式推进器等许多技术,成为利克·迪亚斯等第二世代机体的基础。

核心战机Ⅱ全方位推进型
高达试作1号机(玉帘)

RX-78 GP01是登场于日本OVA动画作品《机动战士高达0083 星尘(一译星屑,Stardust)的回忆》(1991)的测试RX-78-2的改良型机体,主要特性为逃生用核战机。陆战专用,到达宇宙机动性严重下降。

核心战机Ⅱ
宏·浦木

U.C.0083年浦木宏从军官学校毕业后,作为新兵分配到地球联邦军南澳大利亚特林顿基地。配属于特林敦基地担任试飞员的工作。

U.C.0083年10月13日,在阿尔比昂号进驻特林顿基地进行RX-78 GP01与GP02测试时,本身对机械与MS有相当爱好与研究的浦木,私自进入机库参观,虽然很快被妮娜·帕布尔顿赶出来,但是仅凭短暂的观察即对两机体的特性有相当的掌握。

U.C.0083年10月13日夜,特林顿基地遭到吉恩军残党的突袭,正当一年战争中吉恩军的王牌MS驾驶员阿纳贝尔·卡多侵入阿尔比昂抢夺正处于试验阶段的高达GP02之时,最接近事发现场的浦木企图阻止卡多,登上同样处于试验阶段的高达GP01与其交战,但无奈实力相差太远,几次都被卡多轻易甩脱,最终被其成功逃脱。

其后浦木被配属到新型战舰亚鲁比昂号,浦木被编入阿尔比昂MS战队,并担任GP01的驾驶员,加入对GP02的追击作战。在初次宇宙战中,由于机体的地形适应能力而导致惨败。沮丧的浦木被队员嘲弄,离开部队。在一年战争中失去左臂的原吉恩军驾驶员凯利·雷兹纳救起了自暴自弃的浦木,浦木则被这位执着的男子所感染,返回了部队。但是凯利却因为自己的信念而战死在他的面前。观舰式事件之后他在与卡多的对决中战成平手。

吉姆加农Ⅱ

为了改变RGC-80 吉姆加农平衡性差的状况,联邦军在一年战争后开始开发它的后继机——RGC-83 吉姆加农Ⅱ。本机属于中距离支援用量产型炮战MS。由于能量CAP技术的推广,使得光束武器的价格逐渐下降,因此,联邦军军部对RX-77-4的量产化计划进行了再度的检讨,决定开发装备光束炮的新机体。机体的框架使用了RGM-79C型的框架,头部使用了RX-77D型的设计案,姿势制御喷嘴、加农炮的装着方式等很多地方也参考了RX-77D型,所以虽说是RGC-80的改进型,但机体设计更接近于RX-77,即它只继承了前者的名称,实际上已成了另一机种。由于装备了大马力发动机,保证了中距离支援用的两门光束加农炮的使用。本机还采用了RX-78 NT1的乔巴姆(CHOBAM,Ceramic Hybrid Outer-shelled Brow up Act-on Materials)装甲的构想,以此强化机体在战斗时的防御力,但同时也造成了重量增加、机动性和运动性降低的缺点,因此本机生产台数也不多。由于大量采用了别的机体的设计案,因此有人戏评其为第一世代MS的集大成之作。 本机的性能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在0083中亚德尔和吉斯都驾驶过本机型。但随着时代的进步,MS也在向万能化方向发展,“中距离炮战”这个概念本身已落后于时代而变得陈腐,所以在以后的历史舞台上,炮战型MS的身影也逐渐消失了。

大功率吉姆

大功率吉姆是出于实验目的而制作的实验型重型MS,装配的动力炉和推进器使得它看上去比普通的RGM-79C吉姆改厚实得多,同样大型化推进器令该机比吉姆改增加了30%的推进力,超过1.0的推重比令其可以不借助跳跃的助力,就能轻轻松松地进行垂直爬升,并有富余的推力进行各种机动,推进器的持续工作时间也比旧有型号有了很大提高。

由于装置了高功率的动力炉,大功率吉姆的冷却系统在吉姆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胸前的双重吸排气口构造,虽然暴露出防护不足的问题,但如此能够获得更好的散热效率,并在大型化的推进器背包也增加了吸排气窗口,不过依旧显得有点不堪重负。

大功率吉姆装备上360mm超级火箭炮后就成了炮击型吉姆。此种新型的360mm火箭炮是以一年战争中RX-78-2高达使用的火箭炮为蓝本而重新设计的,其射击精度/破坏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是一项拥有非常高性能的兵器。正式采用时装备在了第二世代MS的先驱RX-178高达Mk-Ⅱ上。

数台用于测试的大功率吉姆被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特林顿基地和北美的奥克兰基地。奥克兰基地的一台大功率吉姆在事故中烧毁后,剩余的均移交特林顿基地进行测试。但由于0083年爆发的“星尘事件”,本机的开发量产计划最终终止,相关资料也多散逸。

特装型吉姆

一年战争结束后联邦军吸收了吉恩军的MS技术,着手开发各种新型MS。RGM-79N吉姆特装型(GM Custom)是其中的佼佼者,机体具有极高的性能。

吉姆特装型是为吉姆的高级机型研制,但不是像狙击型吉姆一样强调火力,而是类似RGM-79GS着重提高机体的综合性能。机体采用了当时的各种新技术。主推进器采用了与RX-78NT-1 高达艾利克斯同型的推进器,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推力。机体各处也增设了姿势制御喷嘴,使机体获得了高水准的运动性能。装备了新型发动机,单就输出功率而言已经超过了一年战争时期著名的RX-78-2高达,而可与高达型媲美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将携带式光束兵器变得更加易于使用。

然而,虽然该机能够使用光束兵器,主武器本来也预定要使用光束兵器,但受到一年战争之后缩减军费开支的影响,吉姆特装型仍然没有配备光束步枪,而是配备了新研制的实体弹90mm突击步枪。这种突击步枪的弹药跟同期联邦军大量装备的90mm机枪弹药是通用简化了后勤供应。枪管比90mm机枪更长,枪弹的初速高,威力和精度都提高了。枪身也比较长,方便双手握持,提高远程精度。

吉姆特装型专用盾牌是以吉姆指挥官型的盾牌为基础研制,外形有所改进,更加精悍实用。

除去高达型之外,特装型吉姆是0083年中联邦军机体性能水准最高的MS。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作为量产机来说,它的总生产台数非常少,只配给了少数王牌使用,如绍斯·巴宁格上尉、阿尔法·A·贝特中尉、伯纳德·蒙夏中尉、查普·亚德尔少尉等。

与战争末期的RGM-79GS型一样,特装型的问题还是姿态调节喷嘴太多,由于操作性比较复杂,一般新手很难上手。而在0087年的格利普斯战争期间,泰坦斯和奥古军中也均有配备该型机。

吉姆改

在加布罗基地内匆忙赶工造出来的RGM-79 吉姆数量根本不足以应对整个地球的战局,且由于标准版吉姆的质量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地球各地的联邦军基地在拿到吉姆的设计图纸后,纷纷针对各自战场的环境,对标准版吉姆进行了改装。另一方面,由于各地联邦军一定的区域独立性,令生产吉姆的材料和工艺有着相当程度的差异,导致制造出来的零部件和发动机五花八门千差万别,这也最终导致各地自己造出来的吉姆差异相当巨大。这个问题,在联邦军急于对吉恩军进行反攻时被刻意回避了,且由于联邦本身的财大气粗,短时间内的后勤保障还不成问题,但长期以往,必将对整个庞大的联邦军队造成无可承担的重负。所幸,战争很快便结束了。

战争一旦结束,伴随着军费缩减等政策的影响,MS型号庞杂繁复的弊病逐渐显露出来,战时为赶工而大量生产的MS其低劣的性能和换代问题,深深困扰着战后皮包略略有些瘪的联邦军。而此时的吉恩公国虽然已经投降,但在各地潜伏的吉恩残党数量还是相当之多,特别是在0081年8月15日,艾裘·迪拉兹借吉恩公国国庆节之机开始掀起的暴乱活动,不得不引起联邦军的注意。为了对付这些吉恩残党和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联邦军依然需要保有相当数量的战斗力。

其实早在一年战争当中,联邦军内部就有很高的呼声,要求改进手中装备的吉姆。由于战时吉姆的生产基地很多(最多时达到9处),因此诞生了五花八门的吉姆强化型、特别型、高级型、现地改造型。这些型号的吉姆满足了联邦军的急需,成为联邦军最终获胜的重要保证。但是机动战士的型号太RGM-79CS吉姆改宇宙战型 多太杂,对操控软件的积累、驾驶员的培训和后勤保障都是很不利的。为此,这一时间联邦军对新机动战士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提高性能,提高可靠性,另一方面是要统一设计,减少型号。于是在0081年10月13日,联邦议会表决通过了包括军队整合、扩建、现代化建设等内容在内的“联邦军再建计划”,并以建设宇宙军为优先,作为配套工程,联邦军出台了以“吉姆强化计划”为基础的一系列发展计划,作为“联邦军再建计划”的一部分来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统一规格的RGM-79C 吉姆改(GM Kai)作为在战后主力MS量产前的过渡产品,先逐步替换目前型号相当混乱的MS部队。

一年战争的末期已经有以RGM-79【E】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为基型的RGM-79C机初期型出战的纪录了,最早的使用者包括著名的“不死之身的第四小队”,在战后官方纪录上把这个在0079年12月出现的这个批次的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加强版称为RGM-79C Block1。Block1基本上还保留着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大部分特征,但安装了大功率通信天线和月神二号方面期待了很久的光束剑,赶上了当年12月25日的所罗门战役以及其后的阿·巴瓦·库会战。而作为一款全军通用的主力MS,采购价格一直是军方与议会争端的焦点所在。

此时,刚刚收购了旧吉恩第一大MS制造商吉恩尼克公司以及兹玛德公司部分产业的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却凭借其在民用重型机械制造业上的丰富经验来涉足军用MS业务,并在军用MS制造业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在兼并了另外一些具有军方背景的企业之后,阿纳海姆在短短的数年内成为联邦军的主要军火供应商。理所当然,阿纳海姆顺利取得了对吉姆改的改进和制造的订单,得益于高水准的管理模式和高超的制造技术,生产成本得以控制在一个令军方相当满意的程度上,高度的性价比以及可靠性使大批量装备成为了可能。这个项目也由此造就了以后数十年间阿纳海姆的MS事业部在业界内不可撼动的技术优势和制造规模。

改修型铁球

RB-79C Ball量产型机动舱。本机是一年战争中大量生产的“铁球”进行改修后,后期生产的机型,属于应急用的机型,在原有的“RX-75”用120mm低后座力加农炮一门外,还新增了两只腕部格斗臂。一年战争结束之后只留了极少数用做据点防卫使用。迪拉兹之乱时,曾有部分隶属于地球轨道舰队的改修型“铁球”担任太阳系统Ⅱ的护卫工作。

吉姆镇暴型

RGM-79Q 吉姆镇暴型(GM Quel)是专门用作殖民卫星内部镇压武装叛乱及清扫吉翁残党用的机体,试作机测试结束后划归提坦斯编制,因此属于是提坦斯部队的专用机体。

机体名称里的“クゥエル”有着“镇压叛乱”的意思,因此通称本机为吉姆镇暴型。本机设计时以RGM-79N 吉姆特装型为原型机,推进器也是与RX-78 NT-1同型的,除了推力有一点增大之外,性能差不多和RGM-79N一样(机动性、运动性、出力、火力等)。

U.C.0083年12月4日,联邦内务部队—提坦斯成立。同年末,提坦斯开始为自己选择高性能量产机以替代联邦普遍装备的RGM-79C 吉姆改。此计划并非彻底开发全新的机体。对于遭受迪拉兹之乱打击的联邦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款项应该是对北美的维护重建项目,因此当时不可能给予过多的经费来进行新MS的开发。于是提斯将眼光转向现存的机体。

作为地球至上的部队,提坦斯并没有考虑吉翁军在一年战争末期开发完毕的高端机型,而作为联邦主力装备的“吉姆改”性能虽然足以应付大多数情况,但是却显示不出提坦斯与众不同的特点。于是负责新机体选择的官员们将眼光投向了当时由于具有高性能的同时却受制于高操作难度,处于尴尬境地的RGM-79N 吉姆特装型和对此机体进行开发的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在提坦斯的要求下,阿纳海姆对吉姆特装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

原本的吉姆特装型在手臂和小腿的基本结构上是完全照搬一年战争时期的RX-78 NT-1—艾利克斯高达的手臂和小腿结构。然而作为改进机的吉姆镇暴型最为重要的技术特色则就在于它的双手。出于对MS整备性的要求,阿纳海姆和提坦斯的技术人员几乎完全重新设计了吉姆特装型的双手,放弃了继承自高达NT-1的多重关节,而恢复了联邦制式的简约的三段无旋转关节。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两条外型平淡无奇的手臂上,首次应用了装甲与内骨架分离的这一设计概念。这一设计理念有望成为新型MS的核心技术之一。就而言,这一设计不但提高了本机手臂的灵活性和整备性,也加大了负载能力。对于经常在街巷战斗中不得不采用纯物理搏斗以避免火器对建筑造成伤害,同时还需要进行大负载的救灾事后处理的本机来说这样的手臂虽然牺牲了吉姆特装型的多用途,但是却是最适合的设计。

在侧位移机动上,特装型吉姆的两肩为了提高180°回旋的速度而采用了外延式的姿势调节喷嘴梁,因此造成了整个姿势调节喷射系统的布局与标准联邦MS差异极大,而这也是造成其操作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阿纳海姆在特装型吉姆上首先尝试了在肩部结构上采用小型核引擎提供姿势调节喷嘴。改进后的吉姆镇暴型虽然放弃了横轴姿势调节喷嘴组,但是很明显依然保留了小型核引擎的设计。这使得该机获得了不错的侧向加速度。结合现阶段提坦斯的任务定性,也就是暴乱镇压、武装缉私、残党镇压、隐秘任务等来看,这个措施是非常恰当的。甚至可以说,即使在常规任务中也是很有效的。配合重新设计的手臂和继承吉姆特装型的肩部姿势调节喷嘴组,吉姆镇暴型获得了最符合其定位的能力。

整体上来说,早期吉姆镇暴型的性能不比吉姆特装型好到哪里,出于对生产线最小改动的思维,其核融炉、火箭喷口等都采用了既有的部件。即使如此,吉姆镇暴型依然拥有比吉姆特装型更大的推重比,而其核融炉功率从开始就考虑到了光束步枪的搭载。因此即使使用联邦标准的BR-S-85型光束步枪也决不会影响到MS的自身的正常运作。

之后,阿纳海姆公布的新型驾舱开始为现役的吉姆镇暴型进行必要的换装。鉴于该机的驾驶舱虽然是标准三屏布置,但是其结构继承自高达NT-1的球型驾驶舱,因此换装全天周驾驶系统不需要对机体骨架进行修改。

吉姆镇暴型的设计非常的简洁。虽然继承了吉姆特装型的“无特点即特点”的一些设计思想,但是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有很明确的着眼点。在临检和残党镇压战斗中有过很好的战斗记录。即使是一般联邦军部队有机会驾驶过该机的人员也对其有很高的评价。这一方面说明了0079年的高达NT-1基础设计的优秀,也说明了作为提坦斯标准量产机对特装型吉姆的设计修改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吉姆镇暴型的数据上显示其对驾驶员身体负担要超过吉姆特装型,但是却没有吉姆特装型操作困难的恶评,可以说技术人员当机立断采用传统动力布局是一大功劳。

在GP系列的历史被抹消的U.C.0083年,本机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联邦军高端MS。其后提坦斯的RX-178 高达MK-II也是以本机为基础来进行开发设计。0083中原伯宁小队的贝特、亚德尔和蒙夏在加入提坦斯时得到的机体就是本机,在以后清扫吉翁军残党时立下了诸多的战功。本机在格利普斯战争时全数丧失,没有一架留存记录。


【机动战士高达0083:星尘的回忆】地球联邦军机体&战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