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科普——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

2021-07-15 15:12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一、什么是认知能力

什么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二、什么是认知训练

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3-5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岁儿童已能初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能初步理解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等。应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认知训练应以孤独症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选择训练内容,以培养与提高孤独症儿童多项认知能力为目标,以图形、数字、符号及文字为训练材料。

三、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个体永恒性,个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儿童开始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

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有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四、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的认知活动是有规律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新生儿出世后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步行反射等。不久,又在这些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条件反射。当然,这些活动还不是认知,只能说是认知发展的最初基础。婴儿出生4~5个月,还不能认识外界物体是永久存在的。在他看来,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东西。譬如,他正在玩皮球,如果皮球滚到地下看不见了,他不会去找皮球,而是转移注意去看或玩别的东西了。从半岁到2岁,才逐渐认识到物体的永存性。

五、基础认知能力

1、模仿与指令 
2、配对于分类
3、区分与比较
4、顺序与排列
5、物品与功能
6、物品归
7、命名
8、认识颜色
8、认识形状
9、对人物的认识
10数学

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1) 大动作模仿:拍手,举手,拍腿,

2) 精细动作模仿:(小肌肉)

3) 声音模仿:啊,窝,额……

4) 仿搭积木:A.一次一块 B一次2块 C一次打完 D镜面放大(不让孩子看到)。

物品的功用(功能)

配对(最先教给孩子的)

一样的形状,一样的颜色等等。

1) 实物与实物配对(经常做的)

2) 实物与卡片配对

3) 卡片与卡片配对(经常做的)

区分比较

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强我们可以忽略一些环节。

数学:(孩子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1)认识数字:1----10,认识并会写

2)唱数与点数:

A 唱数:1----100,段数:1---10,1---100,2---5,4---10。

B 点数:摆成一条直线----摆成2列----拿出一堆数

3)按数取物:给孩子一个数字,让孩子拿出相应的量。

物品的功用(功能)

1)例如:杯子是干什么用的?喝水!

2)用什么喝水?用杯子喝水。

认识颜色:红,黄,蓝,绿,黑 ,白

在教授孩子颜色时一定要切记:红色与黄色要分开,绿色与蓝色要分开。

例如:我们一般先教给孩子红色,黑色,白色三种颜色,有利于孩子掌握。因为这三种颜色的色差比较大,利于孩子在视觉上分辨。

认识形状

1)理解(知道)例如:我们拿出2个形状,问:哪个是圆形,哪个是三角形?

2)表达:这是什么形状的?

3)泛化:例如:桌子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饼干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对人物的认识

1)基本人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弟弟,姐姐等等......

2)职业人物:医生,警察,老师,司机,厨师等等。让孩子知道这些职业人物的基本工作性质。例如:厨师是干什么的?做饭的。

对地点的认识

1)命名(对地点的命名)例如:超市,医院,学校等等。

2)对地点的应用:例如:生病了去哪?去医院。上学去哪?去学校。

1)理解:用相同的东西(让孩子抓住你所给的事物的主要特征,排除干扰)

2)表达:哪个是高的?哪个是矮的?

3)泛化:例如:我们拿出2个不同的物品,提问孩子:哪个大?哪个小?

分类(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开始)

1)能吃的----不能吃的

2)水果,蔬菜,动物:例如:让孩子把一类的放在一起(一样的放在一起),动物放在一起,水果放在一起。一定要切记:水果----蔬菜不能一起教给孩子。水果一定要选择颜色鲜艳的,蔬菜一定要选择绿色的。

(分五大类:水果类,动物类,蔬菜类,日常生活用品类,交通工具类)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科普——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