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th,里程碑还是桎梏?
前情提要:
发行了《爱.不爱》后,心凌的歌手之路来了个180°大转弯。从13年到17年,关于她的一切成了谜团(当然今年翻红后被洛阳铲挖得差不多了,有赖各位考古学家的努力)。一年半后,《第10个王心凌》面世,我们不妨尝试代入当时的环境,一探“甜心教主”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本文跟上一篇不尽相同,有一些YY内容,如果持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
那么开始吧,从三大谜团说起。
一,未解谜团
1, 谁来掌舵
按理说,虽然作曲人、填词人、编曲人各不相同,但每张专辑应该都有一个“总舵主”,或者2~3名,共同对专辑的特色、风格做一个规划和掌控。比如小9的“总舵主”是陈思宇、陈秀珠、王治平三人,陈思宇自己人不用多说,秀珠姐是心凌的老师,在台湾乐坛地位很高,王治平更是“教父”级别的存在,三人互通有无应该是很轻松的;又比如小12的“总舵主”是陈思宇、陈珊妮和张简君伟,更是无人不知。可是在小10这儿,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任何人负责整专的规划。由于各单曲风格的相左,无法论证某单曲的制作人兼任了“总舵主”,比如方大同、陈伟、吴青峰。考虑到这专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也只能假定“总舵主”是歌手本人了。
2, 想表达什么
说法非常多,百科的说法是“回到艾回时期的王心凌”,也有人认为是“全方位(全能)的展示”。但是观察艾回时期最成功的的两张专辑《爱你》和《Cyndi With U》,依然轻松看出差距:少女伤怀没有了,雷鬼风没有了,世界音乐没有了,古典乐器没有了。至于日式甜歌,更不可能回去,版权都拿不到。如果说《爱.不爱》的制作上体现出心凌及整个团队的“进退自如”的话,《第10个王心凌》就是“进退维谷”。可以这么说,放眼当时的华语乐坛,真的没什么路可以选,那就只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哦,《江南style》很火,那就整呗。然后看看自己的转型清单,摇滚似乎还不错,反响挺好的,那就预留一首摇滚曲。再把诸如文青、R&B这类当下尚有余温的音乐形式收一收,就这么东拼西凑之下,把专辑弄出来了。BTW,心凌似乎真的忘了自己曾经出过《Happy Loving》,这才是剔除日韩风格外真正意义上的格局打开之作,跟“国际凌”就是一步之遥而已。
3, 迷之主打歌
从小5开始,直到小9,心凌和团队在选择主打歌的时候脑回路都比较奇特,当然因为专辑里有其他更能打的作品,即使歪一下楼也无所谓。时间拉回到2014年7月25日,当十首歌一起跟歌迷见面的时候,如果我是当时的其中之一,估计一脸懵逼,甚至觉得还不如把《爱呢》或者《孤独的嘉年华会》拿来主打。客观来说,当时的韩流确实吹得起劲,前有韩剧一波波地收割国内剧迷,后有OST冲榜、大热组合连续打歌(也是后来素人选秀的起点)。但是人家干这行很多年了,不是同一种生态。如果说心凌这张专全是韩风神曲,倒也是一条吸引眼球的道路,然而她并不会这么走。
二,专辑的美感探究
1,歌曲排序


按照过往的经验,每张专辑的歌曲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重新排一下,美感会提升不少。可是这次估计不太灵了,看看这一水的C、D大调……只能把他们凑到一起,起码顺耳一些。不仅如此,从音高音域表可以看出,多达五首歌的最低音在A3,说他们心有灵犀,真是打死我都不信。
2,芭乐的习惯
既然提到五首歌的最低音都在A3,就顺带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很多芭乐里面,都有类似的音域体现。大家对于抒情歌,都会觉得是平铺直叙比较好,无论是摇滚的激情碰撞还是编曲过多的抑扬顿挫,都会影响歌手的音色和感情色彩方面的表达。因此,抒情歌的编曲一般会比较舒缓,而舒缓的另一个解释就是,基于调性设计匹配低音和高音。以C大调为例,和弦是C-E-G,对应do-me-so。与C大调的调性最接近的是G调,和弦是G-B-D,对应so-xi-re。我们就会发现,so这个音同时出现在C和G里面。那么在谱曲的时候,最容易联想到的悦耳过渡即为so-do,这也是主流的一种歌曲收尾的方式。
扩展阅读: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4536251”,你会发现新大陆的。我在这边直接说结论:4536251指的是和弦的一种非常经典的排列顺序,其中这个“51”就是so-do。传统芭乐在做感情色彩的表达和转换的时候,就是这样起承转合,“45”代表起,“36”代表承,“2”代表转,“51”代表合。举个例子:薛之谦《演员》,各位自己从“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开始唱,诶,对了,就是这个味儿。
当然,心凌的很多歌都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改变,她不是薛之谦,硬套4536251是没戏的(老薛:首先,我没惹你们任何人)。
知道了这个原理,就不难发现,在以D大调作为基础的歌中,A的匹配度最高,如果最后一个音是D4,则将最低音落在A3,会让歌曲比较顺耳、流畅。当然了,让其顺耳流畅的代价就是千篇一律,如果歌曲在编曲、词、演唱上没有重大突破,很容易沦为口水歌。这恐怕也是某乐评人将小10评价为“老土的台湾抒情芭乐合集”的原因吧。
那有没有突破这样的编曲结构的歌呢?当然,有很多。我个人把突破“51”下限的歌称为具有“下探的美感”。其实要做到“下探的美感”是不容易的,首先低音不能垮,要连贯统一,其次你要让这个下探的音表达什么感情色彩,不能离得太远。举例:《轻微》,会唱的同学自己感受一下,“你还在想,有的没的”里面的“有”字,突破了so这个音,下探到mi(对应为F3),沉思的感受一下就到位了。顺带说一句,副歌底子是4536251,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改变,“2”改成了“4”,并且在第一段用“5”过渡。

回到小10,因为歌曲已经定了,咱不能班门弄斧,说把《天使的偏执》给搞个“下探的美感”好不好。只能说作曲者再构思全曲结构的时候已经把这些情况考虑在内了,我才会说他们不是心有灵犀,而是早就商量好的。
一,专辑的亮点
说了那么多原理,各位可能觉得怎么就一无是处了呢。其实《第10个王心凌》的一众单曲,单独拿出来还是能打的,各自都有亮点。下面推荐四首私心喜欢的歌:
《昨天今天》
刚看完泫雅,啊呸,心凌的大金链扭臀儿,是不是很油腻(其实已经很不油腻,甜嗓摆在那儿),正好缓和一下。前奏跳动的音符就是让听者把上一首歌的律动慢慢卸下来,仿佛听到心凌在说“刚跳完这支舞,容我说两句”。开头就是副歌,并且直接反拍起步,在app里显示bpm是146,这是不对的,跟同样146的《灰姑娘的眼泪》比明显慢一个档次。其实跟着反拍打拍子就能感受到,因此这首歌的实际bpm是73,属于慢歌。桥段的F#5混声令人惊讶,曾经引以为豪的最高音,就这么举重若轻地带过,心凌唱功的进化就在这样的悄无声息中达到了新高度。

《从未到过的地方》
吴青峰私人订制,前奏由远及近的声音委婉地表达出“你的心上,看似很近,却离我很远”。主歌后半句“我的明天,在月光的暧昧中渐渐变灰”,非常苏打绿,但是心凌的演绎也一样精彩,尾音处理炉火纯青。这里我们倒回去听听《爱情句型》,为什么私心音乐会版本薄纱CD,同样因为尾音的处理更美妙。尾音这玩意儿,多了油腻,少了感觉火候不够,没唱功没感情,其实很考验歌手。

《陈淑芬与林志豪》
第一次听容易联想到《志明与春娇》,跟后者不一样的是,心凌用甜味塑造出了另一种台式市井风格。中间的变调很巧妙,避免了副歌飙高音(不降key的话就要到Eb5了),还营造出一种“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以后”的氛围。

《说不出的味道》
刚才说到“下探的美感”,这首应该是非常完美的体现。第一句下探到mi(E3),这个位置也是非常考验女歌手的驾驭能力。我们拿早期的《As Time Goes By》对比,那句“一年后的我”也是E3,当时的心凌显然是用力压下去的,缺乏美感。如今已不可同日而语。BTW,既然E3都能拿捏,F3更是不在话下。看看蒙面唱将的《你要的爱》,第一句直接把我听酥了,100%还原戴佩妮的慵懒范儿,下探的明亮度也非常高,简直震惊。
说回《说不出的味道》,B段过渡段开始摇滚,算是很好地延续了心凌的慢摇滚风格,这种风格在四年以后达到了巅峰。

《孤独的嘉年华会》
没想到啊,全专最“孤独”的《孤独的嘉年华会》,居然最早升级,还把“微醺天后”给带飞了。这首歌放哪张专辑,感觉都不合群,不知道是怎么收录进来的,也许已经待在角落里好多年,就等着被人翻牌。神奇的是,心凌在私信音乐会里,“Take me away”的尾音升了一key,带了一下Eb5,但是在录音室版本并没有这种情况。不得不说,心凌的唱商真的是华语乐坛数一数二的,她太知道哪里可以润色、提亮,并且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已经不是唱功进步可以概括的了。

除了听歌,本专的MV设计得还算用心,有很多小细节,各位可以自行观看视频。
四,茫茫前路
《第10个王心凌》发布后,心凌登上了宪哥的《综艺大热门》宣传专辑。彼时的她,刚从两年前的事件中逐渐走出来,为了疗愈这个伤口,她已经消耗了太多。二次“攻蛋”未遂、主演的电视剧收视掉落地面、被媒体隔三差五提及当年的事情,还有可能存在的唱片公司区别对待、团队成员离散,目之所及,一地鸡毛。她收起了大波浪,重新做了黑长直。她穿起性感的网纱长衫,玩儿起了江南style。面对媒体的追问,她一再表示无可奉告,表面上云淡风轻,内心依然是个小女生,渴望有人呵护。她的肩膀还在,为了歌迷,仍旧按时出专辑,把自己一年半以来的经历、心路都写在歌里,我们认为的毫无特色,其实都是她的内心写照。她说过,艺人是阿修罗转世,应该好好珍惜老天赏饭吃的时光,认真回馈那些喜欢自己的朋友们。只是彼时彼刻,她也许有点觉察到,自己身上的阿修罗光环开始褪去,纵观华语乐坛三十年,倒回去还能火起来的,还没有谁能做到。如果这时候你告诉她,2022年你将用曾经最火的《爱你》重新点燃火焰,并席卷整个华语乐坛,她估计会拿刀砍你。


戏如人生,戏外的王心凌披荆斩棘,戏内的沈银荷还沉浸在被邢望的三千万刺激到欢呼雀跃的状态之中。每当将《西街少年》翻到这一页,我都有一种幻觉,就这样大结局不好吗?大家都开心,大团圆结局,银荷姐姐回学校了,青春的萌芽开始攒动。现实亦是如此。虽然歌迷朋友们都怒其不争,但既然你认定了,那就好好交往下去吧,大家也只能祝福。阿修罗褪去了,更生活化了,只要你还在,活得幸福,都不是事儿。
然而,她终究不是为爱妥协一切的人。沈银荷的内心,还住着辜天乐,当她看到新闻播报时,思绪瞬间回到现实。她和邢望,只是相互救赎,终究没有交错到一起。她四处跑商演、还贷款,努力赚钱养家(还要养员工),当起了社畜,做的正是你我都在做的事。没人知道她的内心经历了多少挣扎,每天午夜梦回,有过多少次放弃的念头。“人艰不拆”只是笑话,从来没有期待过大环境对明星艺人足够的宽容,只希望每一个自己,都应该记住五个字:“再坚持一下”。
也许明天,你会看到,原来有这么多的人,陪你走过了潮起潮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