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套动力电池基地项目签约贵阳!
9月20日,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开阳县人民政府座谈,并举行了年产100万套(2GWH)高性能摩托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9190万,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模组等的研发与销售。目前公司的核心技术有:高能量密度电池设计与产业化技术、BMS功能设计与管理技术、动力电池智能物联产业化技术、轻量化电池的PACK电池包设计与产业化技术等。公司依托于中南大学和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申报了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自欧盟《新电池法》的颁布以来,国家重视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电池回收技术的改良与创新,致使各地龙头企业也加入了回收技术“竞赛”浪潮。
回收技术 各有千秋
目前,锂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各个企业根据回收利用的正极材料的不同,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质。
国内外政策对锂电池技术的推波助澜
近年来,各国相继提出一系列新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例如欧美国家对碳排放量标准的升级,我国也提出针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发展相关政策,加速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的发展和规范,同时促进锂电池的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发展,也推动了国有企业提升自身技术竞争力。
锂电池回收的绿色新技术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唐伟研究员团队开发的一种绿色、经济、高效的锂电池回收技术论文发表于《自然-能源》期刊。
这一技术将材料接触起电这一物理现象与催化学科交叉融合,提出接触电致催化新机制。唐伟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提出接触电致催化回收锂电池的新机制,该方法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沙子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作为催化剂,以机械能为驱动,利用其与水接触起电产生的电子转移诱导产生超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活性物质,还原电极粉末中高价态的金属,从而实现锂、镍、锰、钴等金属的有效浸出。”
总体来看,在低碳新能源政策的引导下,以及日益完善的电池回收产业链,锂电回收企业立足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回收技术将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