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蜂蜜是否上好?养蜂人分享10年的品鉴经验
作为养蜂从业者,自己吃蜂蜜有十来年了。之前在网上科普蜂蜜知识,也有不少网友寄蜂蜜品鉴,当中有超市卖的品牌蜜、蜂场买的油菜稀水蜜、工业浓缩蜜,我都会如实给出结论。这些年对蜂蜜的感官判断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这统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帮助。

一、找准参照物,判断蜂蜜好坏更准确。
参照物可以网购或者去找专业养蜂场购买,所需参照物如下:一份白糖、一份果葡糖浆、一份特别稠的浓缩蜜、一份稀水蜜(蜜蜂采酿2天就取出,40波美度以下)、一份41波美度原蜜、一份成熟蜂蜜,后三者建议是同种天然蜂蜜,这样更便于你品尝对比。
浓缩蜜就买三四十元一斤的品牌蜂蜜,包装精美,资质齐全的基本都是。三种不同品质的天然蜂蜜当中,成熟蜜在市面上不容易买到,我这提供试吃装小样,成熟蜜不需要放冰箱,其他两种买回家后放冰箱能长期保存,避免发酵。

一定要找准参照物,关系到你能否掌握品鉴判断蜂蜜好坏的方法。我曾经在快递店邮寄蜂蜜,快递店老板知道我家养蜂,拿了两罐蜂蜜让我品鉴,一罐没结晶,看着跟洋槐蜜很像,打开闻着有蜂蜜香味,吃在嘴里水果糖味道,是纯果葡糖浆冒充,还加了蜂蜜香精,老板的儿子一直当真蜜吃掉大半瓶。另一罐结晶看着像猪油,我用筷子挑起,还能看到结晶颗粒,吃到嘴里有浓厚的蜂蜜味,反而被当成假蜜。所以,误把假蜜当做真蜂蜜来参照,你会错过很多真蜂蜜,包括好蜂蜜。
二、对比蜂蜜香气的初判断。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酿造而成,花蜜中含芳香类物质,每一种蜂蜜都有它独有的香味。有的蜂蜜是淡淡的清香,如洋槐蜜;有的蜂蜜香味浓郁,如橙花蜜;有的蜂蜜酷似烟熏味,如秦岭小叶五倍子蜜;更有令人讨厌的发霉刺鼻臭味,如荞麦蜜。

天然蜂蜜品质越好,芳香物质含量越丰富,越不易受贮存温度影响,蜂蜜香味更浓、更持久。三种不同品质的天然蜂蜜放在一起对比,也能发现差距。有些浓香型的蜂蜜,如橙花成熟蜜,打开瓶盖香味扑鼻;如果是中等品质41波美度的天然原蜜,香味折半;如果是稀水蜜,常温下放置一个月,香味逐渐变淡,芳香物质已在损耗。
浓缩蜜的原料蜜是稀水蜜或41波美度原蜜,未经蜜蜂酿造成熟就取出。花蜜中的芳香物质对热极不稳定,经过机器加热脱水,在加工过程中,高温会严重损坏芳香物质,闻着不够自然,所以浓缩蜜清香味淡或几乎没有。有些原料蜜发酵了,加工后的浓缩蜜还有刺鼻的酸味或铁锈味。

白糖和果葡糖浆在不添加香精情况下,几乎没有蜂蜜独有的香味,市面上有卖蜂蜜香精,闻着是蜂蜜香味,不一定是蜂蜜,这就需要借助品尝来精准判断。
三、反复品尝蜂蜜味道,精准判断。
“蜜有蜜味,糖有糖味。”纯正蜂蜜口感绵润清爽,柔和细腻,喉感略带麻辣,后味长。味甜而浓。
蜂蜜加少量热水,搅化成白糖饱和溶液,或者倒锅里加水熬制成糖浆,冷却后就是假蜜。吃一口清甜,有甘蔗汁味,后味短促。
蜜蜂采酿两天的稀水蜜,刚从蜂箱取出,很大一部分是未经蜜蜂酿造的花蜜,当中含有10%左右的蔗糖成分,并未转化。直接喝一口,和白糖浆入口相似,但后味有蜜种特有香甜。常温下放置一个星期以后,稀水蜜中的成分趋于稳定,蜜种独有的味道显现出来。

果葡糖浆吃在嘴里有股水果糖味道,即使加入酱油调色,糖味也改变不了,闻着还有股酱菜味。同样果葡糖浆吃一口咽下去,没有蜂蜜后味,入口甜味来得快去的也快。
浓缩蜜有高温浓缩和低温浓缩的工艺之分,高温浓缩蜜的蜂蜜的天然风味特别差,有的工艺没掌握好,还有一股焦糊味。低温浓缩蜜的天然风味保留比较好,吃在嘴里也有蜂蜜后味,但是由于稀水蜜没经过蜜蜂充分酿造,本身微量元素含量少得可怜,脱水后得到质地浓稠的浓缩蜜,糖分含量更高,直接吃会觉得很甜,总体口感不如中等往上品质的天然蜂蜜。

品尝三种不同品质的天然蜂蜜,成熟蜜的味道最为醇厚。取一勺放在舌头上,舌头抵触上颚,让成熟蜜在嘴里慢慢融化,体会其味道和口感,嘴巴里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咽下去体会喉感,最后由喉部向鼻腔缓缓送气,体会蜂蜜的后味,唇齿间留香,回味无穷。再吃中等品质的原蜜,嘴巴里蜂蜜的味道瞬间淡了许多。最后吃稀水蜜,会感觉到蜜种独有味道很淡,水分含量大,就连蜂蜜甜味也寡淡,吃一勺咽下去,后味稍短。
四、找到蜜种独特滋味,你也是蜂蜜专家。
不同品种的蜂蜜所含花蜜特有成分不一样,所含微量元素的比例也不一样,然而这些决定了蜂蜜的味道。要想成为品鉴蜂蜜的专家,你还需要找到蜜种特有的滋味。

就拿橙花蜜来说,我们知道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在嘴里有酸味,其实橙花蜜中也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直接吃橙花蜜,带有明显微酸味道,即使是蜜蜂酿造的橙花成熟蜜,也不觉得太甜。还有五倍子蜜,吃在嘴里略带中草药微苦的味道。
不知不觉,啰嗦了很多。最后在这诚恳地告诉大家,没有谁天生就会分辨蜂蜜好坏,这十年间,无非是别人品酒我品蜜罢了。有时晚上坐在电脑前,用一次性杯子取几个样,逐个拿起闻一闻,品一品,在大脑里反复总结,形成感官记忆。直到吃一勺蜂蜜,就能大概判断其品质。
推荐阅读》》》别找了!好蜂蜜是养蜂人“匠心采酿”而来,只有1%的人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