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14世界蜥蜴日 | 至少22次的美妙邂逅!

2023-08-14 21:22 作者:野性石河子_金蝎り  | 我要投稿

原创 野性石河子团队 野性石河子 文案编辑: 阿瑞 背景①:每年8月14号是世界蜥蜴日; 背景②:上周和团队成员去伊犁的行程中,又加新一种没有见过的蜥蜴; 双重背景之下,不由心血来潮,决定在今天推送专栏,盘点这些年来我们在新疆地区野外目击+拍摄的蜥蜴。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将近40种蜥蜴,它们不但种类丰富,还有很多本地特色种,尤其是干旱荒漠环境中的沙蜥与麻蜥。

作为一名什么都看的野生动物爱好者,蜥蜴也一直是我关注的类群,截止本文推送,我在家乡石河子已经记录到6种蜥蜴,在整个新疆地区记录到22种,不过这22种并非全部,而是能够精确到具体种的,因为还有一些蜥蜴仅凭野外观察和照片是很难将其身份确定,主要集中在密点麻蜥复合体和沙蜥属的物种。图片现在就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介绍吧。

1.快步麻蜥 

Eremias velox

首次记录:

早于2000年,石河子城郊荒地

物种介绍:

早在我幼儿园时期就接触到的第一种蜥蜴,家里人叫它“麻蛇子”,城郊的戈壁滩数量很多,行动飞快,那时和玩伴还专门为它编了个顺口溜:“四脚蛇,四脚蛇,四条腿,一条蛇”。

快步麻蜥 

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快步麻蜥 

幼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求偶季节的暴力

 ©野性石河子-阿瑞

咬断了对方的尾巴

 ©野性石河子-阿瑞 2.隐耳漠虎 Alsophylax pipiens

首次记录:2010.4.30,玛纳斯河沿岸荒漠 物种介绍:成体全长仅有5厘米的小型壁虎,初见时还以为是未长大的幼体图片,白天隐藏在地表浅层的沟壑、缝隙、洞穴中,夜晚外出活动。

隐耳漠虎 偶尔聚集 ©野性石河子-阿瑞

隐耳漠虎 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隐耳漠虎 幼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3.灰中趾虎 Mediodactylus russowii

首次记录:2012.6.15,玛纳斯河沿岸荒漠 物种介绍:夜行性但也会在白天活动的壁虎,石河子周边荒漠、沙漠、农田、胡杨林以及废弃土房子的墙壁上都能见到其踪影。生性警惕,总是呆在土缝或洞穴边上,一有危险便快速溜之大吉。

灰中趾虎 ©野性石河子-阿瑞

灰中趾虎 保护色 ©野性石河子-阿瑞

张嘴恐吓 ©野性石河子-阿瑞 4.奇台沙蜥 Phrynocephalus grumgrzimailoi

首次记录:2012.6.?,石河子市区东郊荒地 物种介绍:我见过的第一种沙蜥,单看脑袋确实有点癞蛤蟆的意思,怪不得也叫“蟾头蜥”,而附近居民把这种圆脑袋胖胖的蜥蜴称为“娃娃蜥”。

奇台沙蜥 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奇台沙蜥 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奇台沙蜥 幼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5.新疆沙虎 Teratoscincus przewalskii

首次记录:2014.8.22,精河县艾比湖保护区 物种介绍:地栖夜行性壁虎,天黑后三小时内是其活动高峰期,捕食各类小型昆虫,偶尔也会取食植物嫩叶。受惊吓后快速躲入就近的草丛,或用四肢撑起身体,同时翘起尾巴作恐吓姿势。 保护级别: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新疆沙虎 ©野性石河子-阿瑞

新疆沙虎 ©野性石河子-阿瑞 6.捷蜥蜴 Lacerta agilis

首次记录:2015.5.14,布尔津县魔术林 物种介绍:个人心目中新疆蜥蜴的颜值top1,繁殖季节雄性会变成鲜艳的绿色,常见于阿勒泰、塔城、伊犁和博州地区,森林草原荒漠及农耕地都有分布。2023年5月11日,团队成员齐宗克在石河子北郊湿地记录到一只,为本地蜥蜴家族增添一新。

捷蜥蜴♂ ©野性石河子-阿瑞

捷蜥蜴♂ ©野性石河子-阿瑞

捷蜥蜴♀ ©野性石河子-阿瑞

捷蜥蜴也挺残暴的©赵锷 7.旱地沙蜥 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

首次记录:2017.5.9,北屯市郊荒地 物种介绍:我所见过的所有沙蜥中最“友善”的一种,即使体色多变,但却有着最鲜明的识别特征,那就是其疙疙瘩瘩的背部,被称为“锥状鳞丛”。

旱地沙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旱地沙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8.敏麻蜥 Eremias arguta

首次记录:2018.5.18,福海县某收费站周边 物种介绍:和本文中提到的其它麻蜥相比,身形肥硕不少,行动也相对缓慢些,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配不上名字的“敏”,图片毕竟一点也不敏捷。

敏麻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敏麻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9.长细趾虎 Tenuidactylus elongatus

首次记录:2019.3.24,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物种介绍:广泛分布于新疆南部地区,外形与灰中趾虎相似,但身材更加纤瘦,四肢修长,体色较深且偏棕,背部至尾部有暗色斑块。

长细趾虎 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长细趾虎 幼体 ©野性石河子-蓝莓 10.变色沙蜥 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

首次记录:2019.4.5,吐鲁番城郊沙漠 物种介绍:荒漠环境中的优势种,体色多变,多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似,遇到危险时会快速扭动身体潜入沙土,也是我见过的第一种有腋下红斑的沙蜥,这是识别多数沙蜥的一个重要特征。

变色沙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变色沙蜥 保护色 ©野性石河子-阿瑞

试图潜入沙土中躲避 ©野性石河子-阿瑞 11.吐鲁番沙虎 Teratoscincus roborowskii

首次记录:2019.4.5,吐鲁番城郊沙漠 物种介绍:世界范围内仅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图片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疆特有物种”,习性与新疆沙虎相同,在其栖息地,两种沙虎存在分布重叠。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吐鲁番沙虎 ©园丁鸟自然工作室

吐鲁番沙虎 ©园丁鸟自然工作室 12.草原蜥 Trapelus sanguinolentus

首次记录:2019.6.4,伊犁霍城县荒漠 物种介绍:国内仅边缘分布于伊犁西部地区,是新疆蜥蜴家族中的大块头,全长能超过30厘米,身形魁梧,气场凶悍,不像其它小型蜥蜴那般活跃。繁殖季节雄性会爬上灌木顶端,图片做出类似俯卧撑的怪异姿势,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力量。

草原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草原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求偶期雄性爬上灌丛展示 ©野性石河子-阿瑞 13.伊犁沙蜥 Phrynocephalus alpherakii

首次记录:2019.7.15,伊犁霍城县荒漠 物种介绍:原乌拉尔沙蜥伊犁亚种提升至有效种,也是有红色腋斑的沙蜥,去年近距离观察了其卷尾求偶的画面,实际上,多数沙蜥都有类似的“卷尾”行为,因此,并没有叫做“卷尾沙蜥”的物种。

伊犁沙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求偶期雄性卷尾展示 ©野性石河子-阿瑞

14.虫纹麻蜥 

Eremias vermiculata

首次记录:

2019.7.21,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

物种介绍:

从小见惯了快步麻蜥的我,第一眼看到虫纹麻蜥的直观感受就是瘦!细!还有那长到夸张的尾巴,完全不同的气质,多了些灵动。

虫纹麻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虫纹麻蜥 

©野性石河子-阿瑞

15.吐鲁番麻蜥 

Eremias roborowskii

首次记录:

2019.7.23,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物种介绍:

原快步麻蜥东方亚种提升至有效种,仅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因而也成为了新疆特有种,相比起快步麻蜥体色更加艳丽,头颈部发红,躯体和尾巴透着绿,宛如一条彩龙穿梭在黯淡的旷野中。

吐鲁番麻蜥 

©园丁鸟自然工作室

16.网纹麻蜥 

Eremias grammica

首次记录:

2019.8.2,伊犁霍城县荒漠

物种介绍:

国内仅边缘分布于伊犁西部地区,外形与虫纹麻蜥相似,但整体没有那么比例失调,背部的网状花纹显著,幼年时期尾后部发蓝色。

保护级别:

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网纹麻蜥 

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网纹麻蜥 

幼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17.伊犁沙虎 

Teratoscincus scincus

首次记录:

2019.8.2,伊犁霍城县荒漠

物种介绍:

国内仅边缘分布于伊犁西部地区,习性与其它两种沙虎相同,对比三者外形,伊犁沙虎体色更艳丽,眼睛颜色更深。受惊吓后除了作出恐吓姿态外,还能通过摩擦尾部鳞片发出响声。

保护级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伊犁沙虎 

©野性石河子-阿瑞

伊犁沙虎 

恐吓姿态

 

©野性石河子-阿瑞

18.密点麻蜥 

Eremias multiocellata

首次记录:

2020.5.4,喀什塔什库尔干县

物种介绍:

曾经以为密点麻蜥只是一种蜥蜴,后来才得知这个种里还包含了很多隐存种,目前其中一些已经提升至有效种,例如以下陌生的名字:

喀什麻蜥 

Eremias buechneri

科可沙尔麻蜥 

Eremias kokshaaliensis

天山麻蜥 

Eremias stummeri

莎车麻蜥 

Eremias yarkandensis

如果深入探讨这些分类问题,那就需要基于地模比对的分子层面研究了。

密点麻蜥

(伊犁察布查尔县)

 

©野性石河子-阿瑞

密点麻蜥

(喀什塔什库尔干县) ©野性石河子-阿瑞

密点麻蜥

(喀什疏勒县) ©野性石河子-阿瑞

19.准噶尔麻蜥 

Eremias dzungarica

首次记录:

2021.7.10,阿勒泰青河县

物种介绍:

2021年中国爬行动物分布新纪录,也是2017年发布的爬行动物新种,系密点-荒漠麻蜥复合体,在新疆主要分布于阿勒泰的荒漠地区。

准噶尔麻蜥 

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准噶尔麻蜥 

亚成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20.新疆岩蜥 

Laudakia stoliczkana

首次记录①:

2021.8.26,青河县(阿尔泰亚种)

首次记录②:

2023.3.34,策勒县(指名亚种)

物种介绍:

新疆已知体型最大的蜥蜴,分布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

L.s.stoliczkana

)见于南疆荒漠胡杨林;阿尔泰亚种(

L.s.altaica

)见于奇台、阿勒泰等地,主食植物,兼食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

保护级别:

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新疆岩蜥 

阿尔泰亚种成体

 

©云天起

新疆岩蜥 

阿尔泰亚种幼体

 

©野性石河子-阿瑞

新疆岩蜥 

指名亚种

 

©野性石河子-阿瑞

新疆岩蜥 

指名亚种

 

©野性石河子-阿瑞

21.新疆漠虎 

Alsophylax przewalskii

首次记录:

2023.4.18,阿克苏沙雅县胡杨林

物种介绍:

分布于新疆南部,是我心心念念许久的物种。今年专门请教了当地的朋友,得知其生活在胡杨林底部的落叶从,于是如愿找到并拍摄。

保护级别:

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新疆漠虎 

©野性石河子-阿瑞

22.沙地泛蜥 

Ablepharus deserti

首次记录:

2023.8.6,伊犁察布查尔县

物种介绍:

我在新疆记录到的第一种石龙子科蜥蜴,体表如鱼鳞般光滑,四肢短小,行动时身体左右扭动,更擅长在乱石堆中快速穿(钻)行。

沙地泛蜥 

©澄鹤

沙地泛蜥 

©澄鹤 【野性石河子志愿者团队简介】 一个由石河子本地自然科学发烧友于2016年2月成立的民间组织,多年来致力于石河子周边动植物的野外调查、分类,及影像记录,同时针对本地方物种多样性,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野性石河子联系QQ:2962768294 新浪微博关注: @野性石河子-大王 @野性石河子-阿瑞 @野性石河子-蚁人 @野性石河子-金琥

长按二维码或扫描关注野性石河子

同行美丽石城,领略荒野生命

8.14世界蜥蜴日 | 至少22次的美妙邂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