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已建成612个“医联体”
目前,湖南省已建立各种形式的“医联体”612个,全省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5万个,通过纵向帮扶、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积极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来源:中国医疗网、百度新闻

11月26日下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长沙召开“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安徽、福建、湖南、重庆4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经验做法。
湖南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陈小春表示,“十三五”以来,湖南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动五项基本医疗制度建设,医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据悉,近年来,湖南省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种形式的“医联体”612个,全省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5万个,通过纵向帮扶、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积极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到2019年,湖南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9.49/10万、3.03‰、5.07‰,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湖南省利用“医联体”建设,打造“大手拉小手”的健康扶贫模式,持续推进贫困县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提升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完善重病兜底保障机制,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湖南省在11个深度贫困县的乡镇推行“医疗集市”服务模式,累计派出医疗小分队500多批次,形成了覆盖全省贫困地区相关疾病专科联盟与协同救治平台,建立了终末期肾病等重大及慢性疾病的分级诊疗模式。
在解决“看病贵”问题上,湖南推进实施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政策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年度最高补偿额度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
此外,湖南坚持“做精顶层、做强县域、做实基层”改革思路,推进分级诊疗格局加快形成。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全面启动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技术创新为重点,推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着力打造技术高地,降低疑难复杂疾病省外转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