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 笔记
第一节崩漏
血热证
虚热: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容汤
实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肾虚证
阴虚:滋肾益阴,止血调经——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加黄芪、党参、三七
气虚: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脾虚证:补气升阳,止血调经——举元煎合安冲汤加炮姜
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桃红四物汤加三七粉、茜草炭、炒蒲黄
第二节闭经
肾气亏虚:补肾益气调经——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营汤或圣愈汤或八珍汤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或补肾地黄丸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或丹溪痰湿方
第三节痛经
气滞血瘀:理气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温经暖宫,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
湿热瘀阻: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气血虚弱:益气补血止痛——圣愈汤去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
肾气亏虚:补肾益气止痛——益肾调经汤
第四节绝经前后诸证
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饮加制首乌、龟甲
肾阳虚: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右归丸合理中丸
肾阴阳两虚:补肾扶阳,滋肾养血——二仙汤加生龟甲、女贞子、补骨脂
第五节 带下病
带下过多
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阴虚夹湿:益肾滋阴,清热止带——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
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
热毒炽盛: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椿根白皮、白术
带下过少
肝肾亏虚: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血枯瘀阻: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第六节 胎漏、胎动不安
肾虚:固肾安胎,佐以益气——寿胎丸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去当归,加黄芪、阿胶
血热:滋阴清热,养血安胎——保阴煎加苎麻根
跌仆伤胎:补气和血,安胎——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
癥瘕伤胎:祛瘀消癥,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加续断、杜仲
第七节 产后发热
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加银花、益母草
血瘀:活血化瘀——生化汤加丹参、丹皮、益母草
外感:养血祛风——荆防四物汤加苏叶
血虚:补益气血——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
第八节不孕症
1女子结婚后夫妻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
肾虚
肾阳虚:温肾补气养血,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滋阴养血,调冲益精——养精种玉汤加女贞子、墨旱莲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养血理脾——开郁种玉汤
痰湿内阻: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加石菖蒲
瘀滞胞宫:活血化瘀调经——少腹逐瘀汤
第九节 癥瘕
1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癥瘕。
2病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瘀血、痰湿内停。
3治则:
气滞:行气导滞,活血消癥——香棱丸
[香棱丸:香棱丸中用青皮,丁茴木香莪朮宜,再入枳壳川楝子,行气导滞痞块移。]
血瘀:活血散结,破瘀消癥——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金匱桂枝茯苓丸,芍药桃仁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癥块散。]
痰湿:理气化痰,破瘀消癥——开郁二陈汤
[开郁二陈用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苍附木香槟榔入,青姜芎莪痰郁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