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被忘却的故事——碧蓝航线特别活动“铅色的追忆”

铅色的追忆
SP1——东煌附近海域发现异常活跃的重樱舰队,东煌的姐妹·平海宁海收到命令,前往驱逐进犯之敌,然而……
BOSS:枭(龙骧)
SP2——经过一番搜索,终于发现了敌方的旗舰,是鸾!然而对方的神情却有些古怪?而奇妙的“记忆”进一步侵扰着宁海的内心……
BOSS:鸾(加贺)
SP3——一行人继续执行侦查与退敌任务,随着战斗的进行,“记忆”也逐渐清晰。莫名熟悉的画面,纠缠在宁海内心的迷雾正在渐渐散开……
BOSS:凤(凤翔)
剧情简析:铅色的追忆对应的就是1937年8月16日-12月2日的江阴海战,此战最后是重樱胜利。
双方主要出场角色:
重樱:
航母——枭,鸾,凤
巡洋——出云(伤)
东煌(全部战沉或自沉):
轻巡——宁海,平海,逸仙,应瑞、海圻、海容、海琛、海筹
江阴海战经过——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9F%E9%98%B4%E6%B5%B7%E6%88%98/4842196?fr=aladdin
(以下是重点节选)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军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重大的损失。
中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未能达成循长江而上侧击淞沪前线的中国陆军侧翼的作战目的。海军将士以惨烈的牺牲拼死掩护了淞沪前线70万陆军弟兄的脊背!
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江阴海战主要事件记
1937年7月19日,日军空袭江阴县,在江阴东南乡学社掷弹一枚,揭开了江阴保卫战的序幕。
1937年8月12日,中华民国海军为了阻绝日军入江,实行了“沉船封江”的作战行动。12日上午8时,江阴江面各舰由“平海”号轻巡洋舰率领进行升旗典礼。在各舰抵达位置之后,坐镇“平海”的陈绍宽发出沉船命令,各舰同时打开水底门,缓缓下沉。 自沉作业一直进行的傍晚才初告结束,陈绍宽站在“平海”舰桥上,黯然无语。 是日汽笛哀鸣,军旗低垂。
首批自沉的军舰为舰龄最大的“通济”练习舰、“大同”、“自强”轻巡洋舰、“德胜”、“威胜”水机母舰、“武胜”测量艇(已停用)、“辰”字与“宿”字鱼雷艇(均已停用),这批军舰大多为清代遗留的旧舰。此外,海军还向招商局与各民轮船公司征集20艘轮船同时自沉以构成江阴锁线。当海军部发现封锁线并不完整而空隙甚多之后,又征用了三艘民轮沉入封锁线,在镇江、芜湖、九江、汉口、沙市等地缴获的8艘日籍趸船也先后被拖到封锁线凿沉。海军部又请行政院训令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各省政府紧急征用民用小船、盐船185艘,满载石子沉入封锁线的空隙中。
1937年8月14日晚,江阴电雷学校鱼雷快艇大队副队长安其邦率领2艘史字号快艇102,171伪装渔船潜伏上海,15日清晨抵达黄浦江之龙华。16日上午,海军学校教育长兼江阴江防司令欧阳格侦查并部署了攻击出云舰的方案。史102艇向出云舰发**两颗鱼雷,一颗击沉了出云舰旁的一艘趸船,一颗击中了出云舰的尾部,使其受伤。出云舰在一阵慌乱后开炮反击,史102号艇驶到九江路码头附近中弹搁浅。安其邦等官兵将船上机枪弹药倾卸于黄浦江后泅渡隐蔽安然脱身。
1937年8月16日江阴海战拉开序幕,7架日机贴着江面向江阴飞来,侦察我军部署。舰上水兵发炮进攻,日机不敢低飞,在高空掷下两枚炸弹后逃走。
1937年8月19日上午7时30分,日军从“加贺”号航母起飞的12架舰载机飞抵江阴要塞上空。中国军舰与要塞两岸对空火力齐发,织成密集的火网,12架飞机仓皇逃离。
1937年8月21日,中国海军流下了在抗战中的第一滴血: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修理的“永健”号护卫舰(舰长:邓则勋中校)遭日机轰炸沉没。
1937年8月22日下午4时05分,自“加贺”号起飞的敌海基第2航空战队94舰爆12架已经飞临要塞上空,分成3个机群袭来,扑向江阴要塞与电雷学校。第一编队6架敌机从云端钻出,直扑要塞准备俯冲投弹。靠近岸边炮台的“平海”舰立即与炮台协同对付这6架敌机,“平海”舰3号高射炮位发出的一弹击中第3架敌机油箱,日机在空中冒出浓烟后坠毁于黄山炮台山后,与此同时,敌第1编队第5机在向要塞俯冲时也被山下电雷学校炽盛的机枪火网命中爆炸,化为一团火球坠入学校食堂前方。
1937年8月24日起,日军第三舰队宣布对长江以南的中国沿海实施第1次交通封锁。
26日,负责长江上游警戒及破交的日军十一战队的军舰第一次沿江上溯,驶近江阴要塞,并向中国军舰攻击,测量舰‘曒日’号被敌舰击沉。
1937年9月19日,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下令所属第2联合航空队对南京市区进行“无差别”轰炸,这天正是著名的“9·19空战”日,敌机被我空军第四大队击落4架,击伤1架。
1937年9月下旬,日本海军增派舰只70多艘、飞机300多架和战斗人员10万人,力图打通江阴防线。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1937年9月22日和23日,日海军轮番轰炸中国海军及岸上阵地,旗舰平海号遭到80架以上飞机的轰炸,平海号的姊妹舰宁海号也遭到至少70架次飞机的轰炸。
1937年9月22日上午10时20分,日军“加贺”号上原陆基第2联合航空队第12航空队的92舰攻12架和95舰战6架由下游向“宁海”、“平海”两舰左舷方向扑来。
两舰舰舷的机炮立即调整射击位置,将炮口对准钻过江阴峡口几乎呈水平状超低空扑来的敌机。 日军此次采用的是集团轰炸战术,18架飞机组成紧密的队型扑向“平海”和“宁海”舰。海军各舰与江阴要塞立即对空猛烈炮击。日军机群在火网中突然分编为两队,第1队由东南向西北,第2队由北而南,以倒“V”形大编队向舰队两面夹击过来。
第1队日机冒着猛烈炮火扑向舰队上空,坚决保持队形并禁止个别投弹。“平海”、“宁海”、“应瑞”、“逸仙”舰与要塞的防空火炮猛烈射击,均未能击落敌机。第1队日机渐渐逼近并降低高度,终于到达舰队上方的攻击阵位。
第一批10多枚60公斤炸弹落在“平海”舰与“宁海”舰之间,冲起一阵红光,继之以天崩地塌的一声爆炸,激起巨大的水柱,竟将“平海”全部船影遮住。这些落在“平海”左舷的近失弹虽然没有伤及舰体,但是破片对甲板上的人员和仅有薄弱装甲防护的装备造成了巨大损害。前部米舱开始浸水,舰尾亦被多块破片击中,正在发令的舰长高宪申腰部受创,伤势甚重,但他命人找来绷带,将伤死死缠住,坚守在指挥位置。
“宁海”号舰尾亦被弹片击中。第一攻击波转瞬即逝,中国炮火未能击中敌机。 第2队日机见第一波攻击得手,从上游钻过云层,以“平海”为目标再次进行水平投弹。20余枚炸弹发别落在“应瑞”舰前后以及“平海”、“宁海”舰之间。“平海”舰的舰尾又遭到近失弹碎片击中,第1炮位见习指挥孟汉霖殉职,机枪手负伤。汽艇舵手二等兵郑礼湘看见机枪无人操作,奋不顾身地冲向机枪,手握到枪柄时胸部即被击穿,壮烈牺牲。
再扑身向前抢枪的帆缆中士严祖冠也被破片击中殉职。正修理机枪的枪炮上士张玉成身负重伤。做为第二轰炸目标的“宁海”舰也有两名士兵负伤。
这次投弹也击伤了“应瑞”舰,致使该舰的左鱼雷发射管被击穿,前桅与舰侧铁板被击穿十余孔,并有士兵三员负伤。 中国防空炮火仍无斩获。 11时30分,警报声再次响起,“加贺”号上海基第2航空战队的6架96舰攻片刻便飞临要塞上空,首先向“宁海”号发起攻击。此时中国海军各舰高炮存弹量已经不足,但仍英勇地开火迎击。在弹幕中敌机被迫提前投弹,数十枚250磅重型炸弹均落在“宁海”、“平海”两舰附近,无一命中。但是这批重磅炸弹的威力却使“宁海”军舰的船舷及甲板被击穿10余孔,水兵4人被炸成重伤。“平海”轻重伤十数人。
下午4时30分,敌第2联合航空队第12航空队的92式舰攻6架与95式舰战3架再次来袭,攻击矛头仍是“平”、“宁”两舰。海军以炮火远距组成拦截火网,打乱敌队形,使敌机无法接近俯冲投弹。敌无奈,高飞钻入云端,向“海容”、“海筹”、“应瑞”舰仓促投弹,但均未命中。后敌机将剩余炸弹全部投入江阴县城进行报复,中国无辜平民伤亡数十人。
1937年9月23日,日军10余艘军舰向江阴前进,只推进到长山附近就折返了。下午2时5分,紧急警报再起,几分钟后,敌第13航空队的12架94舰爆自舰队右后方的西面袭来,距离尚远,似乎在空中等待战机(实际上右舷这个机队只是牵制机队,所以只在远方盘旋待命),同时左舷又发现敌机14架!左后方则有一个20架敌机的编队(自“加贺”号起飞的94舰爆和96舰攻各8架,96舰战4架)!舰尾方向还有作为要塞火力压制的敌12航空队9架92舰攻和3架95舰战在虎视“平海”、“宁海”两舰! 共有敌机58架前来攻击弱小的海军舰队,可见日军已决心通过这仗一劳永逸。
中国军舰的高射炮兵急忙开炮迎敌,但难以抵挡敌机的轮番轰炸。日机冒着猛烈的炮火,一架接一架地向中国两艘主力舰俯冲投弹,但无一命中。反而有一架敌机被炮弹直接命中,坠入江中。第一波攻击结束后,敌机又分散成10余个小队,由四面八方向“宁海”俯冲而下,大量炸弹随之落在军舰四周。“宁海”舰陈宏泰舰长临危不乱,急令高射炮专打空中敌机;高射机枪改为平射,对付俯冲低飞的飞机。 虽然两架敌机在中国两主力舰的炮火中坠落在江心,技术拙劣的日机也没能投中任何一枚直接命中弹,但中国战舰仍被敌机破片屡屡炸中,大量密集的近失弹使“宁海”薄弱的舰体遍体鳞伤。
下午3时30分,“宁海”舰进水已经甚多,舰体向右倾斜。因为舰首的起锚机已经损坏,舰长陈宏泰命令:“斩断锚链向上游转移!”轮机兵江铿惠下士在横飞的弹片中,操起一把消防斧冲上舰首,迅速地砍断了锚链销;随即主机启动,“宁海”在硝烟中蹒跚向上游驶去。
由于进水过多,“宁海”的舰身向右舷和舰首方向倾斜,只能勉强航行;因轮机和指挥系统受损,操作亦极不灵便。敌机群见“宁海”受重创,更是组织了10余机跟踪轰炸。当时舰上各炮位的炮手伤亡惨重,高炮弹库也开始浸水,但陈舰长下令所有勤杂士兵尽量补入炮位,奋战的官兵没有一人离开自己的岗位。枪炮上士陈永湘面部遭破片击伤,一面拭血一面换枪管,若无事然。枪炮员刘崇端在各炮位间巡视,一旦有炮手负伤需后送,就亲自代为操炮,直到新炮手补入,维持了军舰的火网密度。
帆缆中士陈秉香与一位引港员配合操舵,向上游快速蛇行。 然而志在必得的日机在投完炸弹之后马上返回机场挂弹,维持高强度的攻击。杀红了眼的“宁海”舰官兵又先后将三架敌机击落。但在起锚后20分钟,前桅右后方直接落下一颗炸弹,桅杆顿时倾倒,水柜与一根烟囱全毁。同时,下望台与海图室半毁,前三足桅被轰毁了一足,左舷的高射炮与轴皮被炸飞,右舷的鱼雷炮损坏,悬挂的舢舨4艘也全毁,机舱严重浸水,舵机也开始失灵。
陈宏泰正准备下命令,一颗炸弹在指挥室左门口爆炸,弹片穿过他的左腿肌肉,又钉入指挥室的墙壁镶板中,顿时,陈宏泰左腿血流如注。正在指挥室中的几名军官大惊失色,连忙上来搀扶,陈宏泰脸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但他推开左右,用手支持在指挥台上,大声下达着舵令。
此时,舰上水兵已经死伤过半,高炮前、后段指挥陈惠与陈嘉浔均重伤,枪炮上士某氏被一块弹片削去了半边脸,鲜血染红了半个身子,仍然在炮位上坚持着;枪炮军士长林树椿、枪炮员刘崇端则拖着流血的身子瞄准、击发。但不多时,炮弹已告竭。 舰长陈宏泰的脚边已留了一大滩血,虽然经卫生员紧急处置,但因大血管被炸断,力不能支,晕倒在指挥室内。后经副舰长甘礼经中校等人一再规劝,才同意去接受治疗。
4时30分,“宁海”号为保全舰体,驶入水浅的八圩港,并在北岸搁浅。敌机3架仍不散去,在空中对它轮番扫射投弹。二等兵叶民南,在即将被水淹没的弹药舱底,捞出一颗高射炮弹,飞快跑上舱面,装填入舰尾高炮,待敌机再度俯冲时,突发一炮击中敌机尾部。3架敌机这才护卫着受伤的飞机,向东面返航。 “宁海”舰,这艘被海军视为宝贝的军舰,舰身倾斜,静静搁浅在河滩中,舰上弹痕累累,死伤士兵枕籍。
在这场血战中,宁海号击落了敌机5架,共发射炮弹700余发,高射机枪15000余发。敌机向它投弹约300颗,致使官兵62名伤亡,其中19人殉国,轻重伤者43人。
就在“宁海”号拼死抗击敌机的同时,其他军舰也在浴血反击,尤其“平海”号战斗最为激烈。 因为“平海”悬挂着旗舰的旗帜,所以大量敌机轮番向其轰炸扫射,急欲将其一举击沉,使中国舰队群龙无首。 “平海”的高射枪炮不断抛射出密集的火网。
俄而一架日机在“平海”舰的斜左方被直接击中,坠入长江。 见“平海”舰首开记录,日机马上组织为一个小队向“平海”右舷俯冲。已有多次迎战经验的“平海”舰枪炮官们熟练的组织起对空火网,打散了编队带头俯冲的前几架领头机,后续的日机随即在惊慌中失去方向感,俯冲队形,四散逃开。 然而有一队敌94舰爆仍然突破舰上炮火拦截,向第3高射炮位俯冲而来。3号位枪炮见习指挥刘馥指挥炮手调整角度拼命向为首的敌机开火,终于将之击伤。
敌机摇晃着爬升,投下4枚60磅小炸弹,掠过军舰后桅在左舷20公尺外江面爆炸,将3号高射机枪震坏。后续的2号机再无勇气完成俯冲,没冲到攻击位置就爬高,将炸弹丢在“平海”舰数十公尺外的江面上。 当敌3号机进入航道之后,第3炮位因为刘馥冒着敌弹雨进行修理,已经恢复了战力,并继续射击。在这架轰炸机冲到距“平海”约200公尺处的时候被第3炮位的浓烈机枪火网攫住,机身一歪,栽下江面。因为江水的阻力,这架飞机在江面翻了个大跟斗,但推进器仍然继续旋转,卷起壮丽的水柱将飞机拽入江底。
第4架敌机紧跟着3号机的航路,乘机缩短了距离,投下4枚近失弹。“平海”舰舰体在巨大的震波中被震出江水,然后再重重地落在江面上。4号敌机又向我舰俯冲扫射。刘馥发现高射机枪支架被4号机炸断后,即用胳膊抱住打得发红的几十斤重的枪身继续朝天空射击,以致左臂皮肉全被烧焦。
2时40分,“平海”号发出撤退信号后,领航向上游水道驶去。日军随即以两个编队30余架96陆攻追击“平海”舰,轮番扫射、投弹。因为当天气象条件恶劣,日军遂对“平海”及跟进的“逸仙”舰改用9机编队水平集体投弹。此时“平海”舰新补充的100枚空炸榴弹已经将近用尽,所以各高炮连穿甲弹乃至照明弹都用上了。
日机在两舰上方来回投下两批250磅炸弹,准确地落在“平海”舰四周附近,对该舰再度造成重创。 “平海”舰在起锚上行之后,射出了所有可以使用的各种对空炮弹,这个弹幕至少又击落了一架日机。但“平海”军舰的右舷舰身在23日下午的轰炸中已遭重创,舰首的3英寸高射炮弹舱首先开始进水;在水平轰炸结束后,水线下各舱纷纷进水,并倾斜至20余度。
陈季良司令不得已将旗舰转到“逸仙”军舰。炮弹已经打光了的“平海”舰则驶近江边,努力堵漏。23日午夜,前来督战的陈绍宽部长下令“平海”舰撤离非必要人员。
25日清晨,“加贺”号上的日军海基第2航空战队又以94舰爆、96舰攻机各8架在96舰战4架的掩护下集中攻击“平海”舰。“平海”军舰高炮弹药用尽,军舰的下沉已经无法控制,于是叶可钰副长下令军舰驶往江北十二圩的浅滩搁浅,并且开始拆卸火炮与重要零件运往南京,参加首都保卫战。这艘中国自制的海军主力舰在搁浅之后舰身继续向左倾斜到45度,缓缓滑入长江。 战斗中,官兵共阵亡11人,负伤20余人。
“宁”、“平”两舰被炸后,舰队旗舰改由吨位稍小的 “逸仙”舰担任,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移至该舰指挥。该舰正泊于江阴与上游的目鱼沙之间。日军第12航空队6架92舰攻及3架95式舰战突然而至,对这艘新的旗舰实施猛烈轰炸;不久另一架海基的94舰爆也加入了攻击行列。
“逸仙”舰在江面上慢速机动,沉着应战。但该船的高射炮弹在22、23两日的反空袭中已消耗殆尽,只剩99颗空炸榴弹。敌机见“逸仙”舰无还手之力,更加凶猛地攻击,两舷相继落下炸弹20余枚。这时,舰首150毫米主炮的炮手冒着纷飞的弹片,冲到炮位前,在两支炮管中各自装填上炮弹,待两架敌机从军舰前方俯冲过来时,猛地击发,两发炮弹呼啸出膛,而且十分凑巧地各击中一架敌机,开创了用大口径炮轰击敌机并首发命中的先例。因为150毫米口径的大炮主要是为了轰击敌舰厚重装甲的,用来打飞机可说是牛刀杀鸡!两发炮弹击中敌机的瞬间,敌机马上在空中被炸得粉碎。其余敌机吃惊不小,立即返航了。
这时,该舰已经被击中多处,机舱的左旋转轴机柱被震断,电机、自动制气门全毁,舵舱与行李舱中大量进水,军舰很快向左倾斜,组织堵漏收效甚微,不得不将舰驶往江边搁浅,以保存舰体。但以后几日,日轰炸机又不断对其实施攻击,终于使舰体倾倒,沉没在江中。在25日的防空战斗中,“逸仙”舰共阵亡14人,8人负伤;击落敌机两架。
在“逸仙”舰被敌机攻击时,海军指挥部派“建康”等舰驰援,救护沉舰官兵;同时命令第二舰队司令曾以鼎,率“楚有”舰前往江阴接防(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将军在“逸仙”舰上指挥防空作战时摔倒负伤,已被陈绍宽总司令调回南京)。
“建康”号驱逐舰驶往江阴途中在龙梢港停靠时,突遭12架敌机空袭。该舰以猛烈火力对空拦阻,但因为只有机枪数挺,仍不足以阻止敌机的攻击。分成前后两个机群的敌机使该舰中近失弹8颗,舰体严重受损。舰长齐粹英、副长严又彬、航海长孟维洸在舰桥指挥作战时,被落在舰旁的炸弹炸成重伤。舰上其他官兵阵亡9人,受伤27人。“建康”舰军舰因多处进水,无法塞堵,遂逐渐倾斜下沉。
第二舰队旗舰“楚有”号到达江阴江面以后,两日连遭大批敌机攻击,因寡不敌众,被击中机舱、舵轮、弹药舱,并伤亡官兵18人。该舰只有40毫米高炮 1门与机枪1挺,只得一面抵抗,一面顽强向江阴水面开进。驶至六圩港附近时,又遇一批敌机前来轰炸,下沉,伤列兵2人。
“海圻”、“海容”、“海筹”、“海琛”这四艘巡洋舰参与了清末民初几乎所有重大政治事件,在甲午以来漫长的海军史上一直是中国海军的象征。然而在主力舰队毁沉后,这批旧型舰因为防空火力贫弱,且吃水过深,不适用于内河作战,
9月25日夜,“海圻”、“海容”、“海筹”、“海琛”进行了最后一次航行。在封锁线后方集结完成之后,四艘军舰战舰在凄凉的汽笛声中打开海底门,静静地沉入长江。
此后,敌机继续在江阴一带不断进行空袭。“青天”、 “湖鹏”、“湖鹰”、“江宁”各舰也先后被敌机炸毁于龙梢港、鳗鱼沙(阵亡下士张依发)、鲥鱼港、炮子洲等处。“绥宁”炮艇于10 月13日在十二圩防地被炸成重伤,失去战斗力,列兵郑新民阵亡,伤10人。
“应瑞”舰在9 月25日晨6时开往江阴堵塞线,协助“海圻”与“海琛”自沉作业。9时半,“应瑞”舰正装载由两舰撤退的作业官兵返回南京,途中遭到日机两次轰炸。下午4 时,又有9架日机编队发现该舰,其中两机折回,向“应瑞”舰投掷炸弹两枚,落在军舰右舷水中,使“应瑞”舰全舰剧烈震动,车轴舱漏水,身负重伤。
下午5时半,“应瑞”舰沉没。此役“应瑞”舰共阵亡17人,5人不治殉国,其余57人受伤。舰上官兵由“甘露”测量舰救起送往南京。
至此,中国海军赖以存在的数艘主力舰“宁海”、“平海”、“逸仙”、“楚有”、“建康”、“应瑞”已悉数被敌击沉,中国海军名存实亡。
1937年11月30日,日军第11战队以5艘军舰逼近江阴封锁线,海军乌山炮台与江阴要塞丙1台发炮轰 击。乌山台因为匆促成军,炮台建筑不佳,所以在第一轮炮击之中有1门舰炮因炮座塌倒而失去准头。其余三炮之中有两炮直接命中日军一艘驱逐舰,使该舰舰身倾斜。丙台也击中一艘军舰,第11战队仓惶逃逸。因为炮战过于猛烈,江阴要塞的西山台与黄山台各有一门150毫米要塞炮炸膛,要塞的通信网也多被破坏。据江防军总部的战报指出,30日的炮战中要塞的甲台再发神威,击落日机两架。
炮台虽然发挥的威力,但是陆军的战线已被多处突破,日军第10军在11月28日以第114师团攻占宜兴,30日以第18师团攻占广德,12月2日第114师团又攻占溧阳。江阴在整个南京外围防线上呈现突出的不利态势。江阴已成孤城,统帅部命令要塞弃守突围。
江阴防线于12月1日陷于敌手,同日,日军开始进攻国民党首都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临近和到达南京后,日本海军舰队向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的中国败兵、难民肆意射击,封锁了中国败兵、难民从长江逃离的通道。日本海军舰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活动剧情过场图





剧情对话节选
宁海:
舰长,对不起,现在的宁海还太弱小
平海,对不起,现在的姐姐还没法保护你
但是,迟早有一天——
我们会变强——我们的民族会变强——
到了那个时候,希望你们能够记得我们的名字
记得曾经在这片江涛之上,有这么一群舍身奋战的小不点
用她们娇小的身躯独自对抗着数十倍的敌人
无路可退,而她们的背后——
——是民族的脊梁

你可知 此间为何处
夕阳染红的旗帜
封江的沉船
泣血的姐妹
你可知 八十载春秋
几多荣辱浮沉
终不忘奋发图强
先人期冀的海军梦
愿你驰骋蓝洋!
谨此纪念不应被忘却的故事——9.23
推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