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络热门长虫视频(55)女博士被两条虎蛇连咬4口!竟然屁事儿没有?

2023-08-31 13:05 作者:QAQ2050  | 我要投稿

1.原矛头蝮

身上有上下对齐的圆斑

2.加州王蛇

银环蛇的头是全黑的(右上),幼年时枕部两侧会有白斑(右下)

加州王蛇的头是前面有白斑,不管基因品系怎么变,始终是前面有白斑。(左侧三个)

3.黑眉锦蛇(无毒)

校区出现最多的蛇。因为黑眉锦蛇喜欢吃耗子,鸟类和鸟蛋。可有1.5米长。

4.黄斑游鱼蛇

头部后方有一条朝前的黑纹,体侧有很多黑斑。

5.橄榄剑尾海蛇(剧毒)

毒性位列世界前50,且体型很大,最大可到1.8米。主要以各种鱼类鱼卵,虾兵蟹将为食。

6.菲律宾喷毒眼镜蛇(有毒)

毒性,致死率,致死速度都是眼镜蛇中最强的,其中致死速度更是top水平。所以被咬一口没到医院就可能会死。其在单个地区的年死亡率达到了每10万人中就有107人死亡,一般来说每10万人中有7人死亡就算比较高的了。

7.白条锦蛇(无毒)

中型无毒蛇,1米左右,体重两三百克。

8.眼镜王蛇

看体型,国内能长这么大的只有眼镜王蛇和缅甸蟒。但是缅甸蟒很肥。所以只能是眼镜王蛇。



9.棕蛇(brown snake)也就是拟眼镜蛇。

拟眼镜蛇的神经毒对人类效果非常差,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出现神经毒症状。咬人局部症状很轻,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咬了。

10.拉塞尔蝰蛇(圆斑蝰)

印度次大陆所产。圆斑蝰没有亚种,泰国圆斑蝰早就独立了。圆斑蝰是印度咬死人最多的。

11.印度眼镜蛇

主要分布于南亚地区

12.黑曼巴

毒性世界排名三十几。没有凝血毒素,不会导致血液凝固。

13.绿颈槽蛇(green keelback snake)

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缅甸。在防御时会把身体扁着,抬起头,将颈部露出来,捕食者一旦对其攻击就可能中毒。因为他整个颈背部都存在颈背腺(含有有毒液体),挤压时会分泌有毒液体。不过这是一种外源性毒液系统,合成毒液的材料依赖于吃的蛤蟆

14.红尾筒蛇(无毒)

小型无毒蛇,一般只有四五十厘米,主要生活在潮湿的森林和农业土壤里。由于嘴巴很小,吃的通常是长条形生物,比如小蛇,蚓螈,鳗鱼等。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在中国海南,福建,香港也有分布,但非常少见。

15.眼镜蛇一共34种(新加了我国的西南眼镜蛇),其中喷毒眼镜蛇只有十几种。

16.灰腹绿锦蛇(无毒)

幼年时背部有很多黑色横斑,成年后会逐渐淡化,但头部的黑纹还会保留一点。


树栖锦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通常一米左右,最大可到1.5m左右。以鸟类,蜥蜴,鼠类,蛙类为食。

17.干咬:咬人不排毒。表明蛇还在警告阶段。

一次承受两条虎蛇的剂量,即使有抗毒血清,也很难救治。虎蛇的毒液非常全面,不仅有突触前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还有强效的凝血酶原激活物。一旦被注入致命的剂量,会同时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呼吸衰竭和消耗性凝血病。肌肉毒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肌肉疼痛和肌无力。

因为体型差异很大,在1-2m左右波动,所以虎蛇在不同区域的致死率也不同。体型越大的虎蛇排毒量就越高。比如袋鼠岛的虎蛇平均排毒量就明显比其他地区的高出两三倍,为110mg,其次是查佩尔岛的56mg。最常见的东部虎蛇只有28-42mg。



网络热门长虫视频(55)女博士被两条虎蛇连咬4口!竟然屁事儿没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