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鄂豫皖根据地"牺牲最惨烈的烈士": 四肢被铁钉钉在城门上

2022-12-03 20:23 作者:xiaoyuzi19  | 我要投稿

他被誉为鄂豫皖根据地"牺牲最惨烈的烈士",牺牲时四肢被铁钉钉在城门上。他就是刘仁辅。刘仁辅,1885年出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童年在乡私塾读书。青年时期曾在外地求学,毕业于安徽省政法学堂。毕业后回乡,当选为霍山县议会会员。后在燕子河、塔儿河经营杂货商店。1927年7月入党,成立了燕子河第一个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并担任主席和总指挥。

1930年夏,为了扩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暂时撤离燕子河苏区。敌人为了消灭我苏区,便乘虚而入。在这革命出现危难的关头,刘仁辅领导着党员、干部和避难群众,辗转战斗在丛山密林之中。一天,和赤卫队走散了的刘仁辅,隐蔽在塔儿河棺材沟一个山崖上,眼看匪兵们大声吆喝着,朝他们隐蔽的地方搜索过来了。在敌众我寡、难以脱身的危急时刻,刘仁辅毅然纵身跳下山崖。身负重伤的刘仁辅在昏迷中落入敌手之中。燕子河一带的群众,听到刘仁铺被敌人抓去的消息,无不悲愤满腔,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探望。残暴的敌人,不但不让和刘仁辅见面,还大肆抓捕。刘仁辅忍受剧烈的伤痛,厉声斥骂敌人,鼓舞乡亲们继续战斗。匪兵们为了向上司报功,便将刘仁辅带回国民党六安县政府。

刘仁辅面对敌人的百般折磨和残害,大义凛然,刚直不屈。狡猾的敌人见硬的不行,又企图用劝诱的卑鄙手段来对付刘仁辅。刘仁辅均不为所动。一个天低云暗的傍晚,刘仁辅被推上一台“无顶轿”,在白匪们的簇拥下,摇摇晃晃,急速向南门方向走去。六安城南门刑场,嗖嗖的北风在怒吼,送别的群众在悲泣。无计可施的敌人,决定以最毒辣的手段,钉城门示众,处死刘仁辅。在一片反动的喧嚣声中,刘仁辅被拖下“无顶轿”。他神态自若,双目怒视群匪,昂首挺立。迈着坚定的步伐,朝城门走去。凶神恶煞般的匪徒们,用铁钉将刘仁辅的四肢钉在城门上。顿时,鲜血涌出英雄的手脚,模糊了在场外送别的乡亲们的眼睛。刘仁辅被难以忍受的剧痛折磨得昏了过去。罪恶的匪徒用冷水冲浇,又使刘仁辅醒来。他顽强地抬起头来,用生命的最后一息,痛斥群匪,唤起民众……刘仁辅同志牺牲后,敌人对他的亲属也不放过,又进行了残酷的追捕和迫害。三儿子锡俊被敌人杀害;二儿子锡锦夫妇俩被逼而同绳自尽;他家的房屋和财产,被洗劫一空。唯有两个孙子被乡亲们转送他乡,免遭残害。后来,他的大儿子锡谷和四儿子锡杰,在与敌人战斗中,先后牺牲。全家为革命献出了六条宝贵生命!

鄂豫皖根据地"牺牲最惨烈的烈士": 四肢被铁钉钉在城门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