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一看就是黑导游。苍苔可能的原型——欧亚大山雀

2023-07-26 17:53 作者:疯兔罐头  | 我要投稿

老尸参上!

夏活——!

新野生动物干员——!

黎博利——!

还是两只!双份的快乐——!



  爱鸟人士狂喜乱舞,老尸我就喜欢鸟类这种好看又好认的,给YJ怒上一波大分
  YJ说那好下回给你端俩斐迪亚来 





黑·导游?


  只看精一立绘完全get不到苍苔的原型,幸好精二立绘中的本体精细度相当高,但就是不知道为啥那么绿,可能是原本的颜色不够苍吧。总之,根据本体的黑白脸加胸前的黑色纵条纹很容易判断,苍苔的原型应该就是欧亚大山雀(Parus major)或者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







这道大家来找茬想必能难倒一片



  不,不是胸毛的区别,这两种山雀胸部羽毛都是黄绿色,光照强的环境下就会显黄,光照弱的时候就发绿,这并不能作为判断两个物种的标准 但却是判断雄鸟精子质量的标准,胸毛色彩饱和度越高的小蝌蚪活性就越强 。事实上,这俩毛球唯一的区别就是欧亚大山雀翅膀上段只有一排白斑,绿背山雀则有两排,显然即使是精二立绘精密度超高的本体也没表现出这么小的特征。事实上绿背山雀从发现以来就被当成是欧亚大山雀的一个亚种,但后来分类学家觉得其他亚种翅膀都是一排白斑你个两排的在里面有点扎眼,于是干脆给它们踢出去变成了独立物种——多少有点美式霸凌的味

  考虑到两者实在过于相近,今天老尸就只挑欧亚大山雀来做介绍了 就继续霸凌绿背山雀 。作为山雀属的嫡长子,欧亚大山雀不辱其名地突出一个大,体型大——体长13厘米左右 其实也就跟麻雀差不多 ;栖息地范围大——从东亚、中东、欧洲到北非的温带地区均有分布,种群数量多得数不清;胆子大——几乎不害怕人类,随便勾引勾引就上手,非常适应城市环境;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拳头大



  虽然欧亚大山雀还不到巴掌大小,但战斗力拔群,相同重量级里打遍天下无敌手。春夏季节它们主要以种子和昆虫为食,和其他小动物相处还比较融洽,可一旦食物匮乏的冬季来临,邻居们就要瑟瑟发抖了。冬季饥饿的欧亚大山雀会一转攻势化身狂暴猛禽,只要体型略小甚至和自己差不多的都得上餐桌。更生猛的是这些恶霸尤其喜欢食用猎物的内脏——特别是富含脂肪的脑,它们用于捕虫的尖喙就像破甲锥一样可以轻易凿穿猎物的脑壳,开盖即食,所以说苍苔你个黑导游最好告诉我那个登山镐只用来刨石头


受害者包括各种小型鸟类,比如这只即将开瓢的白腰朱顶雀(Acanthis flammea)
顺便,被害鸟头上的红色是它天生的,但再这么下去很快不天生的红色就要出来了


冬眠的蝙蝠也少不了被祸祸



老子已经天下无敌辣!瞅啥瞅?!下一个就是你!







灰伯劳(Lanius borealis):不知道这烤串BB啥玩意儿



  成功物种必备的三要素:能吃,能打,能生,欧亚大山雀可以说是全占齐了,它们在树洞中筑巢,然后雌鸟一气就下它12个左右的卵,全都孵化之后的巢里热闹非凡。经过25天的喂养之后,幸存的雏鸟就会离巢,而它们的双亲还会抓紧繁殖季宝贵的时间再来一窝,梅开二度。生养第一窝已经榨干了爹妈的力气,通常来讲,第二窝雏鸟的体质要比第一窝差,不仅生存率低,留在巢中的时间也比第一窝长得多。但要说雌雄鸟为了后代呕心沥血也不尽然,研究表明虽然欧亚大山雀是一夫一妻制,但40%的巢里都有隔壁老王家的崽,所有雏鸟中的私生子率高达8.5%。喂养十好几个娃的同时还能腾出空来出轨,属实时间管理大师。更有甚者,有些欧亚大山雀不只偷吃,甚至偷吃的都不是同类。生活在欧洲的欧亚大山雀偶尔被发现和本地的蓝山雀(Cyanistes caeruleus)搁一起鬼混,这俩分别位于两个属,就好比牛和羊搞在一块了





但蓝山雀也是欧亚大山雀的主要猎物之一,什么虐恋……暮光之城?



  合适的树洞总不好找,当欧亚大山雀和其他洞栖鸟类,比如欧洲和非洲满地都是的斑鹟(Muscicapa striata)看上同一户型的时候,两者之间不免要爆发抢房大战,顺道一提,“大战”通常指欧亚大山雀暴揍斑鹟,视体力消耗情况可能伴随着加餐环节


鸟中刘华强了属于是



  虽然恶霸得很,但欧亚大山雀还是重要的环境控制物种,它们在温带混交林的害虫控制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年欧亚大山雀每天平均要消耗自身体重一半的食物,夏季的它们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歼灭林中50%的毛虫。因此,经济林区和果园很欢迎欧亚大山雀的到来,通过在树上布置巢箱吸引它们前来繁殖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生物防控效果,至于冬天附近惨遭毒手的其他小朋友……就当是保护费了罢


全员恶人 全面小康
但事实上如果能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欧亚大山雀也不会冒险攻击其他动物——挂个喂鸟器的事


肚里有粮,邻居不慌


  欧亚大山雀占据着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栖息地,它们的种群数量根据统计口径不一差别也很大,从11亿只到300亿只都有说法,但按那个数都无所谓,对于如此生猛的狠角色IUCN自然是大笔一挥给了“无危”评级。在城市化进度较高的地区它们也能建立优势种群,而且充分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在嘈杂市区的欧亚大山雀比住在森林里的同类鸣叫声频率更高,可能是借此减少各种低频噪声的影响。城市里也有不少昆虫可以满足它们的食物需求,更何况还可以仗着胆子大去公园 卖萌 打劫人类嘛


库库库!杂鱼两脚兽的贡品!!!


  悲报,我国基本没有欧亚大山雀的野生种群,但好消息是可以用东部和南部地区广泛分布的大山雀(Parus minor)来代餐,上手效果一样好,只是个头和颜色略逊一些,毕竟人家种属名翻译过来是“小山雀”。晕了?没事老尸来给你掰扯掰扯

  和上面的绿背山雀差不多,长久以来,鸟类学界一直认为欧亚大山雀和大山雀是一个物种,后者是前者的亚种。那段时间今天的欧亚大山雀的中文正式名还是“大山雀”,今天的大山雀叫做“大山雀远东亚种”。然而近几年业界才发现这俩是两个物种,于是给后者起了个新名字叫“远东山雀”。但叫了几十年大山雀早就养成了习惯,之后实际工作中还是大山雀来大山雀去,于是大家商讨之后决定反正前者在我国也没种群,还不如干脆反过来,2022年《中国鸟类名录》更新时就把过去的“大山雀”改名为“欧亚大山雀”,而过去的“远东山雀”就成了“大山雀”。这个改动去年才公布,因此现在网上搜“大山雀”出来的结果99.9%都是欧亚大山雀,比如那些战斗力爆棚的照片什么的。国家认证的正牌大山雀我们还知之甚少,但其实它们也是有着绝活的神奇物种,根据2016年的一项研究,鸟类学家发现大山雀对不同顺序排布的鸣叫音节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代表着它们可能存在“语法”的概念,这还是首次在非人类动物身上发现类似的现象。毛球们可能懂得比我们想象中要多,而大山雀毫无疑问算是开创鸟类语言学的先驱


请认准这才是真·大山雀,但生活中该分不出来还是分不出来


  最后,关于欧亚大山雀的文创有一大堆,特别是英语区。倒不是科普做得多好,主要因为它们的英文俗名叫“great tit”,那么如果你搞来两只欧亚大山雀的话……


就,碧蓝航线真该拿它们来当吉祥物


这一看就是黑导游。苍苔可能的原型——欧亚大山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