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A的故事|1.赤心向圣,矢志不渝

2023-04-05 22:41 作者:孤捷ChenG  | 我要投稿

“请你们写出20个形容自己的词。”心理健康课上,老师说。


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再写出你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是怎么看你的。”


他们眼中的我,又是什么样子呢?


所以,我所成为的,是我所想要的吗?


…………


从小,在课堂上,老师就会鼓励我们勇敢的举手发言,因为这是一个“勇敢”之举。好像不举手的人就成了“胆小鬼”。可也许,只是不想回答,即便知道答案,可就是不想回答。害羞也好,内向也罢,不想就是不想。可课上老师灼灼的目光,左右同学积极的回答,回家后爸妈期许的询问,我竟也硬着头皮举起了手。可这,真的是我所想要吗?


小时候,我们就是被推着走的。大人们会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长大了,我们也逃脱不掉: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会更受欢迎,什么样的人能混的更好。可扪心自问,这真的是我想成为的人吗?


“我的青春不过是一场漫长的自杀,担心真实的令我讨厌,所以我连忙另外营造出一个刻意不讨喜欢的我。”成长路上,我们迎合着目光,迎合着期许,我们努力去变成一个“他所想我成为之”。于是我们带上一层层假面,戴上“迷茫”,戴上“麻木”。


今天老师的问题让我重新陷入思考: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我想成为的那个吗?


想了很久,我发现我找不到答案。太多的麻木埋葬了最初的我,他们说那叫“赤子之心”。成长的砂砾层层掩埋,我的双手扒不开。


于是我想到一个故事:


王守仁早慧。幼时,父亲问他读书是为了什么。王守仁想也不想:当圣人。这可把父亲吓了一大跳。这个理想着实太大,太大了。父亲不看好,母亲不看好,所有人都不看好。父亲对他说:好好读书,将来搏一个好功名。王守仁去考了科举。直到25岁时,王守仁第二次落第,或许一般人在此时会郁郁寡欢就此消沉,或者慷慨勉励从头再来。但是王守仁不一般,他转头读兵书去了。几年后,文武兼备的王守仁被贬到贵州龙场。王守仁很迷茫,很困惑,他迷茫困惑的不是被贬的遭遇,而是距离圣人之道始终隔着一层看不透的雾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困难和苦难,王守仁毫不退却,迎头直上。终于,夜凉如水的庭院,王守仁仰头望月,一道闪电激过脑海,他终于明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十几年过去了,王守仁不再是当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时间夺走了许多,远离庙堂,草屋作伴,遍历痛苦和折磨,唯一支撑他的只有成为圣贤的愿望,赤心向圣,矢志不渝。


我深知我不是王守仁,更做不了圣人,但我知道,我可以做“我”。也许我现在还不知道我究竟想成为什么,尽管我的心头还有迷雾笼罩。但我已明白,人生路上,知行作伴,我终究会重拾“赤子之心”,别人的看法和艰难困苦都改变不了。


正如偈语:“钱塘江上潮信起,今日方知我是我。”



文案:为本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TA的故事|1.赤心向圣,矢志不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