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之中逆生长—贵州大学上岸经验帖|2023年日语考研经验|瑞译学苑

——三日坊主
序
看完本文,最大的印象是三日坊主提示的“不要依赖押题”。虽然我也是在做培训,但一直强调不要依赖押题。
①现在任何很多科目的反押题倾向很明显,出题越来越活,越来越考察综合能力。我2017年考“末代司考”(现改为“法考”)的时候,发现老师强调的重点在卷子上都没有。比如刑法老师强调某某罪必考,但那次考试就是没有。
②你在背的时候并不会知道那是“真题”,因为这不是学校的期末考试,画个重点那种。面对海量的内容,你在背的时候记忆也不会有那么清晰。比如我在考研的时候,买了某个号称年年押中大题的辅导书。我看了一下,那本书有10万字。这要是押不中才奇怪,但是考生又不可能将10万字背的很熟。
③翻译类的考试,押中题材意义不大,练过整篇文章才有用。考研还是有可能碰到整篇文章的,CATTI现在好多题目都是几篇文章拼的,碰到整篇的几率较低。
此外,虽然是应试学习,但我还是希望学生能真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功底。这样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迅速上手。应试学习是我们没办法的事情,但它和素质教育其实并不冲突。
关键看自己如何学习。通过刷题,弄懂题目的“题眼”(考点),理清做题的底层逻辑才是王道。这一点光靠听课看书是不行的,必须要自己实际感受和总结,而且反复不断。
买课、买书代替不了这个环节。比如上文提到2017年的司法考试有很明显的反押题,但因为我刷题较多,也有很好的总结,最后还是一次性通过了。
建议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有这个意识。最后,祝愿本文作者在读研时有新的收获。既然大学四年辅修过法律,也考过非法本的法硕,那么可以规划一些法考,多个证多条路。
唯斯
一、个人情况
我是22级毕业生,去年头铁报了华师的非法学,结果就是差一点点上岸。因为大学是辅修了四年的法学,所以不建议大家效仿我去年的失败经验。
考研失败后,我说实话缓了大半年,决定回家考研已经是八月份了,所有老师家长都建议我继续考非法,我深知这里面水太深了,也因为这些年题开始有点偏,所有内心是抗拒的。后面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考回本专业,又因为我从大三开始精力就一心在法学上,我的日语荒废了许久,看遍所有经验贴,参考同学们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己想在西南发展,也不想二战失败,我就保守选了离家近的且自认为能百分百上岸的贵州大学(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高考那年我的分数就能读这所学校,再加上网传贵州是水区)。
正式开始学习是九月,今年备考特别不容易,三天两头做核酸,考研那两天还阳了,考完回到家都还有40度的烧,考场老师比我咳嗽都厉害,可想而知环境是多么艰苦。好在分配的考场是我的母校,熟悉的考场顿时把我拉回了高考的状态,虽然多少有些影响,但结果还是不错,三百八十几,第六名。
这个分数加名次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属实有点让人惊讶,因为瑞译群里,小红书上很多三百九,四百都没有面试机会的人比比皆是。那就好好聊聊贵大今年的情况吧。
去年贵大上四百分的好像是25人左右,5:5的复试,复试分数线375左右,参加复试的都有五十多人,最后录取29人左右,还是扩招。今年可能是为了避免高分成群的现象,百科有点压分,最后上四百的只有一位同学,这次上国家线的都只有22人,所有复试分数线划到了国家线353。录取指标给的21人。所以考研的不确定性特别多,大家一定谨慎选择。现在说说各科的准备情况!
二、初试阶段
一、政治
其实从22年开始,政治的题就非常怪,而且越来越灵活了,死板背书不太行了。我是因为二战,再加上九月开始备考,用在政治上的时间特别少,就看了某人的技巧班和押题班,做了肖四肖八选择题,大题背的某人的十页纸。
今年和往年一样,大家的大题压得都挺好的,重点就在选择题上,多选反骨了,居然有6个双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疼死我了,我因为听信了某人的技巧,多选题最多不会超过两个有双选,导致我的双选基本全军覆没。
在此以我的血泪教训奉劝大家,不要信什么技巧,他们说白了就是个卖课的,你的成绩他不负责的,压得好就说自己的技巧厉害,压得不好就说我们用技巧太教条了。
总之,锅还得自己扛。最后总分只有六十几,没有去年高。现在的政治越来越新颖,扎实学好每个知识才是王道。
以下是我推荐的书:
1.腿姐背诵手册可能是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我没有买政治的教材,一是太厚了,二是我学不完,我觉得背诵手册足够用。每天翻,收获都不一样。
2.肖四肖八这个被吹得很神,可是这两年几个主流老师压的选择题都不好,我也不好评价,但是作为考研人,不买这个心里也会不安,当习题做也是不错了,就是不要过多依赖押题,还是得有点真正掌握的知识,心里才有底。
3.腿四腿姐的技巧虽说我有点让大家避雷的意思,但是该说不说,她的功底还是很好的,压的大题也比较早,为我后期节约了不少时间。
这些练习题也可以做做,目的是查缺补漏,这个并不是押题,她的押题都在押题班。
二、213翻译硕士日语
考基础日语这天,我烧的最严重,赶紧已经灵魂出窍了,一天考下来,我的手脚冰凉,字也写得歪瓜裂枣。最后77,本来是目标85的,确实是发挥得不好,所以没感到压分。题型蛮多的,第一题是假名选汉字,汉字选假名(忘了是两种都有还是只有假名选汉字,蛮简单的),第二题是语法,n1难度,好像是三十多个,也很简单。这两题都是0.5分一个!
第三题是阅读,不多,好像是3篇左右。1.5分一个好像是。第四题是文化常识,这个把我整懵了,前面都感觉非常简单,到这里我感到了压力,前面说我一直弄法学,心思不在日语上,考研追赶脚步我也是仅限于复习语法,单词这些来唤醒记忆。谁能想到笔译选手还有文化常识题,十个题,一个一分,比我的语法题都贵,疼死我了。
前五个我还比较自信,后面我就不自信了,于是全选了c。我只记得问我日本最大的湖,大正元年是多少年,然后记不住了,因为我也不会。第五题是翻译句子,而且分值特别大,一个句子好像是三分,十个句子,范围也很广,五句中译日,五句日译中,第一天就让我感受到了359的压力,太不容易了。
第六题是给了段二百字左右的文字吧,让你概括到50字还是多少字,差不多就是总结中心,五分。第七题作文,问你今后想用日语从事什么工作,十分。
总的来说,基础日语不算难,前几题做得特别快,后面头发都快薅没了,因为觉得自己前面做的快后面还有很多时间,就一直慢悠悠地做,后面使劲赶。最后赶完,发现时间看错了,还有半小时,又不能再修改了,不想弄花试卷,就走人了。基础日语其实不用看什么书籍,因为本身这科没有参考书目,所以就反复刷n1真题,还是有原题的,我是21年考的n1,成绩也还不错,所以这科我没怎么花时间,就是最后一个月刷真题。然后练习过十多篇作文,但是我写的题目自认为蛮深刻的,考场上的过于简单,一下子给我整不会了,作文没发挥好,不过不影响。
三、359日语翻译基础
这是我比较担心的一科,因为一直在重点准备。报了瑞译的强化班,真受益匪浅,把我的翻译提高了一个水平,后续我没有参加冲刺班,因为强化班这些作业就够我消化好一阵子了,现在考研彻底结束了,我还准备继续消化。这一个科目我觉得不在于大量做题,而是把每次的翻译作业都彻底消化,其实整个备考期间,我也就翻译了大概不到一百段文本,句子也就500句不到,我后期也没有继续做题,就是反复看自己做过的这些翻译,也能收获很多。今年的热词不多,中译日十个,日译中十个。
热词我都是跟的瑞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日坊主,因为我不太记得,我就当作网名,结果就正好考了。这科试卷前两页是日译中,后两页是中译日。所以第一题是热词,第二题是翻译句子,十句。
第三题是翻译段落,日译中三段,中译日两段,好像是日语的多一段。然后题材有散文,有丝绸之路这种的,我觉得中译日丝绸之路这段有点小难,因为我很多词我不会,我就照写中文,哈哈。
第四题是翻译理论,但是不像以前一样写直译意译,信达雅之类的,今年的比较开放,好像是就面向世界翻译中文这个题材写四百字感想,三十分,我当时以为最后这个理论题才十分,我就做得很慢,广播通知还有最后半小时的时候,我还有五十分没写,给我弄慌了,我就草率的看了一遍这段话,就分别从翻译主体是读者、译者、作者来阐述,再结合文本类型理论的三种类型,十分钟把这个题做完,再填补前面没做完的,真的是写道广播让停笔的前两分钟,太刺激了。
针对这科,我看的教程有点多:
1.日汉翻译教程 高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这本书我看的早,那时候还没想着要考研,只是在犹豫,但光从这个行动就能看出,我内心应该是挺想考的。因为去年的考纲上有这本,所以我就看了,最后考纲里把这本书换了,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我就大概前前后后看了三遍左右。书没有白看的道理,就算是参考书,也不会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句子,所以我就都在看。
2.汉日翻译技巧与实践 吴侃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这本书其实是吉大去年的参考书目,我看的时候是还没毕业,当时也是内心有纠结要不要继续挑战名校,这本书考贵大,我其实觉得不看也行,因为我也就看了一遍,没啥记忆点。
3.新编日译汉教程 陈岩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和上一本书一样,也是在择校期间看的,草率的看了一遍,考贵大的,也可以不看这本,但是想练习日译汉,可以看看。
4.汉日翻译教程 苏琦 第三版这本是贵大今年的考纲之一,和之前高宁那本相比起来,这本内容比较简单,学着也有信心,内容全是句子翻译,没有段落,应对考试的句子翻译还是够的。5.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 宋协毅 第二版这本书太经典了,没人不知道吧。我本科口译课的教材,虽然没讲多少,但是这本书还是很经典,我主要是从中学习敬语表达。这本也是参考书目之一。还有一本参考书目我没看,因为我看题目是同声传译,我觉得和这本异曲同工,就没看。
6.日语惯用语、谚语详解 王锐这本书我是用来记惯用语的,朋友推荐的,坚持了一个多月,后面没看了就忘干净了,事实上好像也没怎么考。
四、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这个科目我也就每天准备两小时,朋友建议考前一个月再准备百科,我就听了他的话。事实证明是对的,贵大的百科很简单,25个名词解释,一个两分,两篇作文。
名词解释还是在段落中的,所以非常得心应手,时事蛮爱考的,今年有五个就是跟世界杯有关的,有五个是戏剧题材,有马克龙之类的,我总结了近些年的一些出题套路,也用得上。应用文是演讲稿,好像是新生开学,有点忘了,作文也不难,议论文,大家都写过,问题不大。百科回报率在贵大应该算高的了,因为分差不算大。
我预测的最少120,是基于去年基本都是这个分数。结果是115,还是日语系最高的了,都是一志愿对比,所以我觉得压不压分并不影响。(想调剂除外)这个科目我只看了一本书,就是传说中的白皮书,我是在淘宝买的一百多的套餐,然后给我寄了一本白皮书,还加了一个群,里面免费送很多资料,然后最后的礼物也会在这个群里更新,我觉得很值得。
然后中途报过瑞译的百科,内容其实还不错,就是我用不上,对贵大不适用,但是可以作为拓宽知识来平日学习。
三、复试经验
三年都是线上,今年是线下,也不好找参考,因为三年前线下复试的那批人早已毕业,也不太适用了。于是我们这一届成了线下考试的小白鼠。今年可能比较仁慈,线下没有笔试,因为进面试的人只有22人,所以一天结束,时常是一人20分钟。
会议室里,老师坐你的对面,七八个人左右,有个主考官,其他的是补充提问。流程是自我介绍,然后抽题,试译,中译日日译中都有,会让你先读一遍,翻译理论也是抽的,百科也是,百科三个问题,中国日本的都有,签了承诺书,内容就不细说了。
专业问题回答完后,就是自由问答,私认为场面极度恐怖,非常严肃,你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就疯狂记笔记,刨根问底的问,问了我十多个问题,有一两个没听懂,因为老师说的很快,有一两个听懂了但是回答不上来,因为我确实没了解过,诚实回答就行。
最后总成绩也没有下降。大家都身怀绝技,有留过学的,有本科985的,有单位很厉害的,瞬间觉得自己很渺小,但是不用怕,因为你也身怀绝技,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加油,你是最棒的!最后,瑞译是我另一个大学!后续的考试会继续跟瑞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