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沃利单抗新适应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一文汇总其他治疗领域拓展
恩沃利单抗,主要的特点是皮下注射抗PD-L1单抗,在一众静脉注射的ICIs中有其独特的差异点。而随着ICIs皮下注射剂型的不断涌现,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而如何有效的拓展自身产品其他疾病治疗领域的适应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至关重要。
——恩沃利单抗快讯——
2023年11月24日,CDE官网公示,恩沃利单抗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定适应症为:
联合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剂仑伐替尼治疗既往至少一线含铂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非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晚期子宫内膜癌
。
截图来源:CDE官网
2021年11月,恩沃利单抗在中国率先获批上市,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或dMMR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乙肝赛道进展——
2023年11月13日,在2023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上,歌礼药业公布了恩沃利单抗用于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的2b期扩展队列期中结果。
该研究扩展队列入组了49例基线HBsAg≤100IU/mL的患者,接受每两周一次皮下注射1.0毫克/公斤ASC22(n=40)或安慰剂(n=9),比例约为4:1,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作为背景治疗。治疗结束后,再进行24周随访。接受ASC22治疗24周后实现HBsAg清除的患者预计在随访阶段停止NAs背景治疗。主要疗效终点为HBsAg下降。期中分析在约50%入组患者完成24周ASC22或安慰剂治疗时进行。
结果显示,ASC22单药结合NAs背景治疗显示出了统计学意义的HBsAg显著下降,且24周治疗后,21.1%(4/19)的患者实现HBsAg清除。ASC22可接受的安全性以及皮下注射的便捷给药方式,使其有望成为有前景的治疗慢性乙肝的免疫疗法。
皮下注射——恩沃利单抗
相较于其他几种单抗采用透明质酸方式实现皮下给药,康宁杰瑞的恩沃利单抗是通过单域抗体,也就是纳米抗体的方式,分子量较小。是首个实现皮下给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根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查找的数据,全球主要几家参与PD-1/L1市场竞争的跨国公司,均有PD-1/L1单抗皮下制剂正在开展临床研究。 日前,罗氏(Roche)宣布其靶向PD-L1抗体Tecentriq(阿替利珠单抗)皮下制剂获得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监管署(MHRA)批准上市。Tecentriq皮下制剂获批在英国用于Tecentriq静脉制剂之前已获批的所有适应症(包括某些类型的肺癌、膀胱癌、乳腺癌和肝癌)。
与耗时30-60分钟的静脉输注相较,Tecentriq皮下注射大约仅需7分钟。
根据罗氏的新闻稿,这次批准是Tecentriq皮下制剂首次在全球获得监管单位批准。该药物于美国FDA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审评正在进行中,
美国FDA预计在今年9月15日以前完成审查。
2022年8月2日,罗氏(Roche)宣布,评估抗PD-L1抗体Tecentriq(atezolizumab)皮下制剂的3期IMscin001研究达到了其共同主要终点。该研究表明,在未接受过癌症免疫治疗的铂类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与静脉(IV)输注相比,皮下注射Tecentriq在血液中的水平(药代动力学)显示出非劣效性。此外,Tecentriq皮下制剂的安全性与静脉输注Tecentriq一致。根据罗氏的新闻稿,皮下给药Tecentriq可将每次注射的治疗时间缩短至3-8分钟,而标准静脉输注则需要30-60分钟。 Tecentriq皮下制剂将Tecentriq与Halozyme Therapeutics的Enhanze药物输送技术相结合。Enhanze药物输送技术基于一种专有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rHuPH20),该酶可暂时降解人体内的透明质酸,从而使Tecentriq皮下制剂能够迅速分散并吸收到血液中。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日前发布公告,百济神州旗下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皮下注射剂型的2.1类新药申请正式申报临床,作为改良型新药申请,本次百济神州将PD-1药物延伸皮下注射新剂型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
帕博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型
4月12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默沙东(MSD)已经启动了
皮下注射抗PD-1单抗MK-3475A注射液
的一项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的中国部分,针对适应症为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MK-3475A由抗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与透明质酸酶组成,为皮下注射(SC)剂型。
截图来源: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MK-3475A正是帕博利珠单抗的皮下注射剂型,拟开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默沙东已经在海外启动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期临床研究,
比较皮下注射的MK-3475A与静脉注射的帕博利珠单抗相比,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的药代动力学(PK)和安全性。该研究旨在证明MK-3475A在PK参数方面不劣于静脉注射的帕博利珠单抗。
老牌肿瘤领域领头羊,罗氏一直在布局皮下注射剂型。 2022年10月9日,NMPA正式宣布批准了赫赛汀®「通用名: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联合化疗用于治疗早期和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 2022年7 月 27 日,据 CDE 官网显示,罗氏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在国内的上市申请获受理。 来自:CDE 官网 随着肿瘤领域各种技术的升级和集采及医保降价,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有效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值得仔细考量的一个话题。原本想深入写一点有关皮下注射的技术壁垒和ADA过高等弊端,有会议冲突,留待下次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