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的生活智慧》:贰、为政篇:09、回也,不愚 | 曾仕强

2023-07-01 07:34 作者:心易之路  | 我要投稿

为政第二

 

回也,不愚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③。回也,不愚!”

主旨

孔子赞美颜回能悟道、有美德。

注释

①“回”姓颜名回,宇子渊,孔子的弟子。

②“不违如愚”指完全听受,从不违背,好像愚人一般。

③“发”是阐扬发挥。

今译

孔子说:“我整日向颜回讲学,他只是听受,没有任何反问,真像个愚人。但是他退下以后,我省察他私下所言所行,也都能把我所说的道理发挥出来。颜回实在不是个愚人。

引述

颜回小孔子三十岁,是孔子最赏识的一位弟子。他天资聪明,从来不犯同样的过错。可惜英年早逝,使孔子十分伤悲。颜回初入孔门求学时,由于天资聪敏,成绩优异。孔子在人前人后,都给予夸赞。他年轻好胜,也就充满了信心。不但在同学中显得能干,而且和老师也直来直往地不断提出问题。

有一天,孔子忍不住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没有完全领会自己的意思。颜回还是没理解孔子的用意,一脸茫然的样子。于是孔子感叹说:诗书礼乐仁义道德,对乱世好像是没有用了!颜回返回家中,反复思虑孔子的话。关起门来,苦思七天,以致骨瘦如柴,终于悟出孔子的真正用意。从此变得谦虚好学,没有反复思虑,不敢乱提问题了。

喜欢发问,并不是不好。而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迫不及待地提问。有些人还没有听清楚,就急于发问。有些人太贪心,刚学会一点点,就接着要问其他。当然,也有些人存心不敬,想提问题来考倒对方。这样的提问,还不如不问。看起来聪明,实际上并非如此。

自我要求

(一)向老师请教,要存有恭敬的心。不能采取和朋友讨论问题的态度,否则老师不回答,或者简略回复,怪不得老师。有不同意见,不宜直说,应该婉转说明。

(二)和朋友讨论问题,也应该互相尊重。不可以表现得自己特别高明,引起反感。对于不同的意见,应该加以尊重和包容,不宜过分坚持已见,令人难堪而意气用事。

(三)发问时的态度十分重要,最好配合时机、情况和彼此的身份、地位,以及所问事宜的性质,做出合理的选择,务求问得合宣有效,不能破坏和谐的气氛。

建议

有疑惑当然应该提问,不提问题,也不表示完全没有疑惑。自已举一反三,用心领悟,才是做学问的有效途径。


《论语的生活智慧》:贰、为政篇:09、回也,不愚 | 曾仕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