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圆的认识》

2023-04-13 11:49 作者:ily193442323093  | 我要投稿

一、 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难点是认识圆的特征,用圆规画圆。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校数学正在实施的是“探究数学”这一课堂操作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包括五大环节,即辅助环节,它是对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测评,以便铺垫新授知识的环节。自学环节,它是整堂课的基础,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根据自学提纲认真自学,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后的要求,最终指导学生有效探究。检测环节,就是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为“指导”找到直接依据。指导环节,也是多元合作解惑,师生重点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最后是当堂训练环节,通过练习拓展提升,做到“当堂训练,练在当堂”。而我的这节课就是一节“探究数学”的“出格”课。所谓“出格”,就是遵循“探究数学”的内涵,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但不局限于“探究数学”的五大环节外在格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节课,我用“情境教学”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用“自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具体特征。采用“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探究,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最终学会画圆。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引出圆的足迹。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水到渠成,出示目标

(三)依纲自学,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出示一组图形,复习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对比圆这一图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形成明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自学指导(一)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我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图形纸对折后打开,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两、三次操作后,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又通过阅读课本自学,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紧接着我让学生自己在圆片上画出圆心、直径和半径。以上环节,我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自学指导(二)探讨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及它们的关系 首先通过一个游戏比赛得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承接了两个自学指导的过渡。接着分组讨论,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即“d=2r”与“r=d/2”的字母公式,并在练习中,通过填表强调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对应关系,学生在圆内一些线段中,找出直径是最长的线段。在这个过程中,我同样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圆的特征,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3.掌握画圆的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最后我通过自学指导(三),让学生试着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圆,并要求一边画,一边小组讨论画圆的步骤有哪些。通过学生的汇报,我们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1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2定长(就是定半径的长度)3旋转画圆。接着我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最后总结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设计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题目,对于每一个自学效果进行一次检测之后,综合性的进行当堂训练。在题目的安排上,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成绩一般的学生能正确解答大部分习题,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能对难度较高的探索性习题,使全体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体现知识性,力争体现数学知识简洁美,突出重点,一目了然,可以清晰的总结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说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最后我以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小圆大圆天下圆,圆圆有心。曲线直线螺旋线,线线独特。来源于易公教育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圆的认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