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杂谈丨你有没有真的为梦想精疲力尽过,豆瓣8.7分《爆裂鼓手》推荐给你

2020-09-05 15:38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苏世学社,有深度的学习分享社区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考研杂谈,考研过来人和你聊考研。

爱乐之城导演的成名作,豆瓣评分8.7,位居豆瓣电影Top250榜单第173位,或许你在好奇,这究竟是怎样一部音乐电影,能获如此殊荣,接下来跟着小苏,来享受一场与众不同的励志电影。

以电影为引,最后小苏会以一位今年上岸上交计算机学妹的考研故事作为结尾。前路漫漫,只要我们出发,便有希望。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微信:①lqll_1998②xiaozhushou_123),文末有各专业QQ考研交流群的群号,各专业微信考研交流群由于有的群超过200人并且发二维码容易过期和招来“小广告”,直接加小苏微信会拉你进群。




01

电影《爆裂鼓手》剧情

豆瓣电影《爆裂鼓手》

在音乐学院里学爵士鼓的新生安德鲁练鼓时被学院里业界著名的导师弗莱彻看到,弗莱彻让他到自己的爵士班里训练。之后,整部电影几乎都是极端严苛的训练与比赛。然而因为这对死敌一般的师生对鼓艺有极端追求,这让简单的情节有了不一般的力量。

导师弗莱彻是单向度的角色。他对自己教学的爵士班有变态的水准要求,为了让自己乐队的乐手能配合出他“想要的效果”,他对学生在人格上进行残忍的羞辱,也会通过一些手段使得乐手之间竞争。他典型的恶人形象很容易让人把他归为大反派。然而安德鲁在弗莱彻的逼迫下不断将自己的技艺提升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并认同这个反派,因为顶级艺术家都必须要走这样一条刻苦的路。

但是这种认同排斥的矛盾一直存在,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不断震荡,终于在影片中最严酷的一次训练中,这种矛盾达到了顶峰。为了给安德鲁制造更大的压力,弗莱彻将安德鲁的朋友引入乐团,加上乐团本来的鼓手,这三个人需要竞争才能获得竞赛演出的主鼓手机会。在这场训练中,弗莱彻因三个鼓手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他让整个乐团闲着,只让这三个鼓手轮流做高强度练习,在高速的鼓点与频闪的画面中,血从握鼓棒的手的虎口渗出来,随着鼓棒挥动,血几乎要向整个鼓面去喷溅。这种“血水四溅”的训练直至凌晨,只为了以达到弗莱彻“想要的效果”。

为了跟上紧张的训练节奏,安德鲁不得不放弃一段刚开始的爱情,他不能让“爱情成为艺术之路的阻碍”,这荒谬的结论正是导师的鄙视教学法的结果,把乐手的人格撕碎,再按照他的想法缝合起来,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电影结束的时候,主角和“大反派”在击鼓表演的高潮中和解,但这个年轻的鼓手并没有成为一个英雄,在他和老师的笑容中,他成了和老师一样的人。人们能看到的只是他没有尽头的,带着血的艺术之路。

结尾安德烈的solo及大合奏,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这时留在我脑海中的,并不是对安德烈遭遇车祸后仍执着于演奏的态度感到钦佩,也不是对弗莱彻魔鬼训练法成败对错的思考,更不是对两人师徒之间又爱又恨复杂关系的玩味,而仅仅是被爵士鼓、也是被艺术极致的深深魅力所打动吸引以致久久陶醉。

就像“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种伪命题一样,艺术家眼里对艺术极致的追求,就是不成功便成仁。而作为芸芸众生里的沧海一粟,多数普通观众可能都无法体会或懂得这种天才背后的孤独和骄傲。我们所能接受和享用的,或许就和舞台下的观众看到的一样,仅仅是那群偏执狂们在经过无数挣扎、牺牲和疯癫之后所浓缩提炼出来的完成品。

这部电影作为励志题材,与常规的励志片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导师近乎变态的苛刻还是安德鲁受到的不公待遇,让人很难与常规温暖的励志片等价看待。即使在电影最后,也不是皆大欢喜的温馨结局,在激烈的音乐声中,导师与安德鲁相视一笑,在他们的眼神对望和表情变化中,是一种对梦想执着追求的狂热和艺术上不受任何干扰的默契。这种过程,非常短暂,短到让人无法相信,但是这,可能就是追求梦想的魅力。当为了梦想精疲力尽,甚至于满手鲜血还要继续打鼓,梦想就已经是完成时了。

安德鲁乐团中的其他人并不理解安德鲁那么拼命是为了什么,这种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否定、贬低直到最后的排挤。

细究他们内心,这种否定是自身不能完成的些许羞耻加上对安德鲁的羡慕混合而成的态度。

当你没有为梦想努力过,只是一步步看着曾经的梦想变为空想,然后把它扔到时间的垃圾桶里,偶尔想起来也只是悲伤三秒,不管个人的最终结果如何,是否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生终究少了一些经历,也许垂暮之际,会想起来曾经那个心怀壮志的少年。


02

你是否有为梦想奋不顾身

很多人在害怕,如果奋不顾身却没有成功怎么办?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描写了古巴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渔夫,一生与大海做搏斗。他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桑地亚哥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桑地亚哥再遭到一条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桑地亚哥当然失败了,他没有带回来可以销售的鱼,但他又是成功的,他在与大海的抗争中,始终未曾放弃。


A man can be destroyed,but not defeated.

一个人真正的失败是当他放弃了继续斗争的信心。


成年后,我们自以为明白了地球Online的运行规则,比如99%的努力比不上一个好家庭;铁杵可以磨成针,但木棍不行。在付出努力前就对自己的才华犹豫不定,而错过了大好时光,终至悔恨。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曾提到“Stay Hungry,Stay Foolish”,安德鲁对成功的付出本就超越了成功本身,在这样的努力面前,成功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渴望本身的光芒。


03

上岸上交计算机学妹的故事

小苏认识一位今年上岸上交计算机的学妹A,她的学习安排满满当当,一天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的1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复习,早上6点起床,复习英语,7点半吃早饭之后去图书馆,一直到中午12点半,避开食堂拥挤的正点,13点开始半个小时的午休,然后继续在图书馆复习,晚上闭馆时,回宿舍总结整理一天的学习笔记,熄灯睡觉。周而复始,风雨无阻,也因为这份坚持,她在学校成为了名人,很多人发帖赞扬,也有人疑惑“有必要吗?”,少许人也会造谣诋毁。学妹A没有在意,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划,两点一线,直到考研前的第三天。

初试成绩公布,如愿以高分上线,小苏曾经问过她,这样学习是不是太拼了,她说,不拼一下怎么能考到心仪的学校。她和安德鲁一样,都是为了梦想愿意精疲力尽地去努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去实现梦想。

有人曾说,考研是一注定孤独的征途,只有终点而前路茫茫。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踩到土坑,不知道什么抬脚上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减速下坡。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了这么久到了什么地方。我们只能继续坚定的向前走去,只要出发,总就还有希望。

最后放上爆裂鼓手的链接(爱奇艺免费,B站大会员免费),希望我们能始终保持渴望。


https://www.iqiyi.com/v_19rr7p3ee8.html?vfm=m_331_dbdy&fv=4904d94982104144a1548dd9040df241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3917?bsource=baidu_aladdin

考研杂谈丨你有没有真的为梦想精疲力尽过,豆瓣8.7分《爆裂鼓手》推荐给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