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反者动为束 弱者用为展

2023-05-23 10:24 作者:云泣方知雨重  | 我要投稿

就像前几天说的 尾闾正中 很好做 但直接做 就做错了 命门后突也一样 我们要顺着筋骨 撑展打开 只有打开了 劲才可以来回变化 不然就是摧残自己 腰椎的生理曲度是反弓的 我们要做的互争比例 也是反弓的 也就是 后缩为主 前展为次 通过腰腹互争 把这个反弓 拉长 拉开 虽然还是反弓的 但是关节打开了 这个时候 筋骨就到位了 最后近乎拉直 在这个状态下 你的命门 也就是胸椎腰椎连接处 才会有后突感 这里是大节 胸腰都在打开的时候 这里是最明显的 如大椎 这才是命门后突 只有在胸腰脊柱都打开的时候 你才可以做束展 不然腰突就会来 我已经吃到苦头了 虽然我做得很小心 一直在用互争 做塌腰 但一天这么长 总有泄劲的时候 那时候 腰椎就会后弯 然后就和开车久了会腰突一样 腰椎反曲 伤到关节 所以 我们要做的 不是让腰椎拉直 也不是让腰椎反曲 而是顺着它的曲线 尽量的做互争变化 在互争中 一点点的消磨掉长久造成的生理弯曲 让劲路可以通畅 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再看全身的关节 你会发现 都是连环S弯道 这个以前说过 再捋一遍 腰椎开始(  骨盆 ) 膝( 踝 )足弓(趾根) 趾中 ( 趾尖 )还是从腰椎开始( 胸椎 )颈椎( 后脑 ) 然后是手臂 肩与背合 髋与胯合 就免了 胸椎 )肘 ( 腕( 掌心 )指根( 指中 )指尖( 这里面比较难以理解的 就是肩 髋 也就是肩胯 这两大关节 肩胛骨 髋骨 是随着胸椎 骨盆的 形成的圆弧 是在顺中求逆 互争出静中动来 另一个 就是 肘 腕 你会发现 曲度是一样的 不是S弯 真的不是吗 你把腕关节转一圈再看 是了 所以 我们要明白 这些连环S弯要做的是什么 是让你做弧线屈伸束展 我们要做的 就是通过互争 把这些弧线 做到圆满 让劲 在无限的弧线中 得以贯穿 那么 这是关节 还有穴位 我们之前说的 筋的关节 直线也别给我好好走 给我旋起来 通过无尽的弧线 得以互争 撑展 打开 通透 你会发现 上面说的这些弧线 都是纵向的弧线 横向的呢 重点在肩胯这里 胸腰尾 都是)肩胯虽然是相随的 但是要做到顺中的逆 要做出 )中的( 当然 既然是互争 自然就有了 其实不用专门提出来 但是 昨天我们说了 互争出劲不是终点 劲也要慢慢沁染开来 做到( 与 )合 主次叠加 这个不是把你的互争主次比例 调成五五 而是叠加态 主次没变 但是如同有一对相反的主次 叠加了过来 如 前后互争 前主后次 而前慢慢的沁到了后 后慢慢沁到了前 也就是说 你不仅有了一种向前的欲动 还有了向后的 同样的力量 这就是通透 而不仅仅是互争的变化 这才是混元 这才是五维 如同纸张的折叠 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也就明白了腕 腕是拧转的取巧吗 不是 是 )沁成了( 也就是看着是( 其实是 )不分彼此 这个时候 你的腕 就不再是互争的主次变化弧线通道 而是一个铁镯子 明白了这一点 你再看反曲度的所谓命门后突 你就会明白 全身哪有什么连环S弯 全都是铁箍铁板 这个时候 我们就不再是S弯折叠屈伸 而是混元弹簧 只有这时候 你才能真正的做到 无极式 直直的站着 全身不见弯 处处都是弯 这个时候 你才有气 因为劲已经不能描述了 你怎么描述一个叠加态的物体 不能描述 这个时候 你才能真正的明白互争怎么做到的 叠加态才有纠缠互争 而不是捏搓组合 分出主次 十力合一劲 十劲合一气 这个时候 你才有真正的束展 不再是折叠的变化 而是一气之束展 五行拳 你才能真正的练到位


反者动为束 弱者用为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