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鉴赏||硬核毕业设计!学生用1400斤钢筋铸雕塑致敬父亲
每年的毕业季,我们都会看到不少学生优秀的作品。他们或是通过设计来体现社会问题,或是展现了他们在行业中成熟的能力。
而近日,有这样一份毕设作品让媒体争相报道,设计的背后更是有着深刻温暖的含义。

这份作品来自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毕业生-黄建亿,作品名为——
《筑魂》▼

#01用毕业设计致敬父亲,网友:很硬核很有力量的艺术作品!
这是黄建亿同学基于对父亲的敬爱所打造的一个作品。其父亲除了是家庭的顶梁支柱以外,还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工人。所以,作者想通过建筑语言来致敬父亲。

首先,作品是通过用1400斤的钢筋和铁板作为材料,打造了一个工人雕塑形象。底部是由钢筋组成的矩形体状作为支撑,上方拼接的是一个建筑工人的形象,搭配内部的灯火照明,视觉上非常震撼。

其中,作品通过钢筋作为塑形和固定的材料,进行有序地排列以及焊接。

而工人雕塑脸部加入了铁板材料,使其轮廓更加分明以及形象立体。

父亲、工人、建筑材料、艺术雕塑,这样的组合仿佛在无声地讲述了宏伟的建筑背后,有着无数工人的付出;一个家的背后,拥有父亲辛勤的支撑。

整个过程,作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去进行切割以及焊接。由父亲的职业形象“建筑工人”为基础造型,并采用与其职业相符的建筑材料,打造出一个艺术雕塑形象。
而《筑魂》能让人如此动容的原因,这大概也是大众从这个作品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以及对建筑工人伟大职业的尊敬。

除了各大媒体的报道,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赞赏,称这是个有温度、有力量的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筑魂》这个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让人震撼的美,通过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完整地创作了作品之余,也借此用无声的建筑语言,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恩以及敬爱,可以说是一次毫无遗憾且具有意义的毕设作品!

除了《筑魂》以外,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背后反映的意义一样让人动容。
来自学生谢成杰的作品《烈火中永生》,致敬的是消防战士们。以香樟木作为材料打造了消防员救人时的形象以及相关的消防用品和工具。

物品通过作烧焦效果的处理,以及被损坏的造型,来表达消防员们舍己救人的伟大。

《抗洪先锋》的作者是邱怀森,作品讲述的是去年河南发生的特大暴雨,众人伟大的抗洪精神。

通过玻璃钢作为主材料,雕刻出人们英勇抗洪的形象,而众人形成一体的雕塑形象,表达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坚韧不拔、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伟大抗洪精神。


#02结语这些毕设作品从生活中重要的人,或者是遇到的事作思考,通过雕塑的语言展现给大众。以震撼视觉的创作效果抓住大众的眼球之余,又能让人深思,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这也是毕业生们,对大学的一次完整而不留遗憾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