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系与效果:振复作用

2023-07-23 09:11 作者:周世礼  | 我要投稿

对于不同个体而言,能够组织其相互状态的,我们都称为(线性)关系。

关系的需求并非简单的给予和付出,它受到双方的共同作用,被两方共同调控着。我们不妨举一个比较鲜明的例子:男性在追求中与被追求方异性的关系变化。

一般来讲,男性与被追求方女性并没有很深刻的关系,在建立初期,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构建起一些不那么牢固的关系,比如打招呼,问候等等礼节行为,这种关系因为易断裂,所以我们简称之为“键”,构建起的关系,称为键关系。如果能够不断加强键关系,使之能够稳定,就形成了我们口语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最普通的关系。

关系的属性有很多,不过出于方便考虑,我们用更加形象的称呼来取代:

 1.长关系:一种属性,用来刻画关系系统内心感交换的时长和阻力。时长和阻力反映了双方相互了解的强度,这个值越小,双方便越了解对方。

2.径关系:一种属性,用来刻画关系系统的稳定程度。径关系越小,系统越不稳定,关系裂解的可能性也越大。

3.互补关系:一种属性,用来刻画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向。这个性质一般受重视,因为它是导致关系变化的成因,也决定了长、径关系的量度。

如果还记得认同和依的话,不难发现,认同、依均是关系建立的绝对条件,这种关系是单方建立的,而建立互补的一方关系后,另一方一般也能迅速建立关系。

因此,简单研究时,我们对个体和个体间的这种标准关系,称之为关系。不标准关系存在,但我们暂不放到当下介绍。而对于群体中各自个体构成关系的网状关系架构时,称为群体内关系(或几何形关系)。

静态关系到此为止,而静态关系与动态关系变化息息相关。

因此:

1.关系的作用【1】:振复作用:在关系建立完成后,当双方的心向因感受而产生不同状态时,哪一方的心量绝对值大,那么关系整体便会在不受多余影响下向着大心量的方向偏移。一般地,不同状态指的是死化和非死化的区别。

关系与效果:振复作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