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首部自梳女动画《顺德百胜:均安最后一代自梳女》

2022-04-28 19:45 作者:三献志愿者诸语  | 我要投稿

官宣 | 首个以自梳女为题材的动漫正式出炉了

https://mp.weixin.qq.com/s/444E0K7IW6nqoiaAV0cdzA

均安镇沙头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9-09-10

《顺德百系列动画 • 自梳女


首部自梳女动画 ·《顺德百胜-均安最后一代自梳女》


资助单位: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

导演/编剧/动作:霍杰良

背景设计:戴基才  霍杰良

主办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沙头社区居民委员会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社会服务创新中心

制作单位:佛山市木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故事口述:黄耀国  黄顺爱

特别鸣谢:冰玉堂自梳女们、均安沙头社区街坊


见多识广心系家,人称“老佛爷”

阿枝原型—黄旺枝姑太

黄旺枝姑太

旺枝姑太(全名:黄旺枝)家中有六儿六女,她在家中排行最大,12岁出去,72岁回来安享晚年。“当年带旺枝出去的是她阿姨,去南洋第一份工是佣人,当时她的事头是新加坡一位社会地位高的人家,还认了旺枝做契女,还教旺枝礼仪和知识,年少的旺枝因此感受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可惜后来因为战乱局势,为了生存与事头分开了。

后来旺枝姑太做过小买卖、大楼门卫等职业、下南洋以来都把挣到的钱寄给家里亲人生活。

时间慢慢地过,妹妹们都长大了,有妹妹想到南洋找旺枝,但是她写信命令妹妹不要离开沙头,说“我负责挣钱就行!”对于生活上,她建议亲戚们、老一辈要努力养家持家,至于小朋友没钱读书,家里病人没钱看病,她负责,读书识字不可迟疑,教育问题全族负责。

旺枝姑太还不忘家乡的建设,筹备建设冰玉堂、安乐亭、组织捐款修缮黄氏大宗祠、天后宫等善事,除此之外,国家危难时候还曾把筹备资金捐给国家,为国家做贡献,还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参与国庆典礼(就坐在周恩来旁边饭桌噢)。最近两年,均安兴起了“摆七姐”,这是1959年,也是旺枝姑太动员从新加坡迁仪式回来哦,当时几个姑太逐户人家敲门,凑米、凑钱够几百元,沙头“摆七姐”从此办成了。

据闻在新加坡黄氏同乡会举办任何活动,都会听取旺枝 姑太的意见,因此新加坡黄氏同乡会一众姊妹尊称她为 “老佛爷”,直至回乡养老,乡亲都对其十分尊敬。


又“恶”又“过瘾”的姑太

阿宽原型—黄齐宽姑太

黄齐宽姑太

黄齐宽姑太又称十二姑,14岁到新加坡打工,35岁梳起,70岁回乡养老。她与其他自梳女一样,盘髻不嫁,凭双手的勤劳支撑起一个家庭乃至族人的生活,仍无怨无悔。

她是一个很“恶”的姑太。她安排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都必须要马上完成,不然就会被骂的。可是她对外人却从来都很好的,不会轻易骂人的,所以很受街坊的欢迎。虽然经常受骂,我们依然会尊敬姑太,因为她为我们家真的贡献很多。我们所住的房子,侄儿娶媳妇都得到她资助。

她是一个很“过瘾”(有趣)的姑太。她的口袋里常年装着很多糖果,每逢见到孩子都会请孩子吃糖,特别受村里孩子的喜欢。每逢过节,都会提前大包小包地为侄儿侄女购置食品,她说:“我不会给你现金的,怕你赌没了,送这个给你更好。”深得晚辈的尊敬。

她是一个很有情怀的姑太。即使回家乡已经有近20年了,但她还是隔三差五地往冰玉堂里走,直到走不动了,也会让家里人下班后推她过去。回来的日子里,都是自己居住,生活习惯依然保存着部分在新加坡时的饮食习惯, 比如她很爱喝白咖啡,吃咸水鱼等。每逢生日特别紧张,会张罗着邀请其他姑太到家一起吃饭,生活很热闹,直到晚年走不动,也很少再出来吃饭了。正是因为姑的热情、无私、乐观精神,影响了很多村民,在她年老死去的时候,很多居民都去到了家里送她最后一程。可见姑太在他们心中占据很重要的一席。


2014年,齐宽姑太(中间)在冰玉堂与洁元、丽娥姑太合照


齐宽姑太(左一)

在新加坡与妹妹合照

——以上姑太文字故事来自《爱·自梳女故事集》

感谢黄耀国、冯长珍提供珍贵的相片

所有相片仅用于《爱·自梳女》故事集

对于“自梳女”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其实是还乡的距离。长年漂泊在海外,最渴望的,是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家近在咫尺,可是她们却不能在家中终老。曾几何时,在家中去世,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征兆。于是,她们只能在村中的姑婆屋中居住。

在所有姑婆屋中,最出名的当数均安沙头的冰玉堂,正门上有一副对联:“冰玉堂中诚雅洁,静安舍内满清芬。”1948年,400多名新加坡回来的“自梳女”和100多名沙头的“自梳女”集资,修建了冰玉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离家时,她们青春焕发,归来时,已是白发苍苍。时间吸走了她们生命的汁液,只留下了层叠的皱纹,冰玉堂是她们最后的归宿,是她们漂泊的终点。

冰玉堂落成同仁等摄影纪念(1951年)

自梳女选择独身,大多出于自愿,在自梳仪式上,请年长自梳女或自己将头发盘起以示不再嫁人。自梳女被人称为“姑婆”,年老的称“姑太”。自梳女们一起住在姑婆屋,互相照顾,不依靠男人,不成家,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与姐妹自梳为伴。

冰玉堂在1951年落成,入住的最高峰是1978年,有三十多人同食同住。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冰玉堂已经无人居住,这里逐渐成了自梳女们的会馆,每天,住在附近的姑婆会到这里来坐坐,和姐妹们聊天、打牌。

1978年,有30多人同吃同住,极盛一时


2012年12月25日,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挂牌成立,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免费开放。这里将顺德自梳女的文化产物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冰玉堂内部

由沙头社区居委牵头,携手社区居民、均安社创,重新发起“摆七姐”活动
与均安沙头村街坊聚在冰玉堂内口述自梳女往事
黄旺枝姑太侄子黄耀国先生
黄齐宽姑太侄女黄顺爱女士
沙头社区居委、均安社创、木夏文化、本土师生和媒体工作者共同参与口述工作
冰玉堂姑太们的牌位,贴着一张红纸的是健在的姑太,多数的红纸已被揭去......

时光流转,景象几许翻新

但是自力更生、独立坚强的故事未完待续

美好的精神永远留存在世人心中

愿时光温柔

让自梳女们活得更加精彩!

文章内容部分收集于均安社创、盛慧、珊珊三丫头、山水均安等网络资料,图片采集于网络、顺德区档案馆馆藏、均安社创等

关注沙头社区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首部自梳女动画《顺德百胜:均安最后一代自梳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