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B布朗基主义

2022-12-23 19:43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布朗基主义(Blanquism)

这指的是法国伟大的革命家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1805—1881)的主要政治学说。布朗基继承了巴贝夫和邦纳罗蒂的密谋传统,他的目标是要组织一个比较小的、实行集中制和等级制的精英人物集团来举行一次起义,以便用他们自己的革命专政来取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由于布朗基认为阶级社会和宗教的长期奴役使得大多数人不能认清自己的真正的利益,因此他反对立即进行普选,而是等到人民在他们的专政(以巴黎为基础)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再教育以后再进行。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最后将会“没有政府”(见“参考书目”①)。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赞扬布朗基,认为他是一位英勇的革命领袖。他们曾两度跟布朗基的支持者发生短暂的联系,一次是在1850年(见“参考书目”⑦),另一次是在1871—1872年,即在巴黎公社以后,而在这以前马克思曾试图把布朗基引进第一国际,但没有成功。不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那种试图人为地预先制造革命发展过程的“革命的炼金术士”的密谋行径(见1850年第4期《新莱茵报》的评论)。跟布朗基相反,他们把无产阶级运动看成是“绝大多数人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2页),这种运动完全依靠工人阶级由于他们的联合行动和共同探讨而势必带来的智能的发展。恩格斯、伯恩施坦以及其他一些人曾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1850年3月)带有浓厚的“布朗基主义”色彩。然而,《告同盟书》认为德国革命的下一阶段是要帮助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取得政权,而工人阶级在他们自己取得政权之前必须经历一条“较长的革命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91页)。 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看法,即认为布朗基创造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术语,而马克思则是从他那里借用过来,这是没有根据的。不仅多曼热(见“参考书目”④,第171页)和施比策(见“参考书目”⑧,第176页)都认为布朗基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样一个词,而且恩格斯也极力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概念跟布朗基所设想的革命专政之间的根本区别。恩格斯写道:“由于布朗基把一切革命想象成由少数革命家所实现的突然变革,自然也就产生了起义成功以后实行专政的必要性,当然,这种专政不是整个革命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专政,而是那些实现了变革的少数人的专政,而这些人又事先服从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专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89页)。 无论在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和以后,“布朗基主义”都被孟什维克(特别是普列汉诺夫)用来对列宁进行攻击。当代一些作者认为,“列宁的行动指南基本上源自由特卡乔夫[19世纪的民粹主义者]用俄国词句来表述的雅各宾—布朗基主义的传统”(见“参考书目”⑥,第170页)。然而,列宁在1917年4月则是否定了布朗基主义,说它是依靠少数人夺取政权。我们完全不同。我们暂时还占少数,但是认识到了解到必须争取多数(参看《关于目前形势和对临时政府的态度的报告》)。布尔什维克宣称他们在1917年十月革命中已经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尽管他们的反对者对此持有异议,但是毫无疑问,由于广大的工农兵群众通过苏维埃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从而使这次革命跟布朗基主义的革命模式迥然不同。 (MJ)

参考书目

①赛米尔·伯恩施坦:《奥古斯特·布朗基与起义艺术》(1970),1971年英文版。 ② 《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文选》,1956法文版。 ③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1卷:《先驱者》,1956年英文版。 ④莫里斯·多曼热:《奥古斯特·布朗基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1957年法文版。 ⑤哈尔·德雷偑尔:《马克思与无产阶级专政》,1962年英文版。 ⑥威廉·费施曼:《起义者》,1970年英文版。 ⑦梁赞诺夫和大卫·波里苏维奇:《论马克思与布朗基的关系问题》,1928年德文版。 ⑧阿兰施比策:《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的革命理论》,1957年英文版。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B布朗基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