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加速歼-7的退役,这个强军备战的信号可不简单
在中国空军大批量列装歼-10C、歼-20、歼-16的当下,很多人应该注意到中国仍列装有大量的歼-7、歼-8和飞豹这样的二代机。其中飞豹定位是战斗轰炸机,通过中期延寿仍然可以再战几十年;而歼-8也可以通过改进,发挥期飞行速度快的特点,变成一种战术侦察飞机。只有歼-7并没有进一步改进计划,被优先淘汰就成了必然。
近日,央视在一期关于空军2023年安排的报道中传来新消息。除了大力发展无人机之外,计划加速歼-7的退役换装工作,要注意这次特别提到了“加速”两字。歼-7的退役工作自2018年启动,5年后加速,到底释放什么信号呢?
首先,歼-7的作战样式落后了,基本无法适应现代空战,没有改进潜力,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歼-7战斗机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不是说歼-7在二代机里面性能最差,而是这种以近距离格斗为主要作战样式的空优战斗机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相比歼-8和飞豹,其实歼-7的某些性能相当强悍。歼-7不但出口到多个国家,其生产工作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而且中国空军最后装备的歼-7G被称为“终极歼-7”,拥有非常优秀的近距离格斗能力。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歼-7的使用寿命应该还有很多,但是在如何融入空军当前的作战体系就是个大麻烦。
中国空军未来的主要作战环境是西太平洋,作战样式也是超视距空战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歼-7面临两大短板:一是作战半径严重不够;二是雷达口径过小,无法换装先进的超视距空空导弹。所以,继续装备歼-7完全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剩下的意义只剩下一条:保持战斗机飞行员的数量,节省军费。
其次,加速换淘汰歼-7是中国新一代战斗机产量急剧增加的信号。对中国空军来说,装备歼-7不只是为了省钱,关键是让一大批飞行员保持飞行状态,所以在拿到新一代战斗机之前是不太可能淘汰的。现在要加速淘汰歼-7,等于证明歼-20、歼-10C和歼-16的产量非常之大,这样的能力恐怕也就是美国才有。
最后,加速淘汰歼-7还是中国空军加强备战的信号。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歼-7又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然可以慢慢退役,现在加速退役说明空军在备战问题上有比较紧迫的目标。这个该懂的都懂。
还有网友会问,歼-7在寿命未到的情况下加速退役,未来还有什么用途呢?可能还真有。一、将歼-7进行改装之后交给航校,成为一种另类高级教练机,在飞行员单飞新一代战斗机之前增加飞行时数;二、将其改装成为无人机,执行侦察和对地攻击任务。我们不要小看歼-7,这可是能飞出2倍音速的飞行平台,作为一款无人机还是有一定优点的。
总体而言,歼-7加速退役的背后,是中国空军加速发展攻防兼备作能力的重要信号,也是中国航空军工战斗机产能飙升的结果,非常值得我们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