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集团李兆廷:迎战“缺芯少屏” 提升行业自主可控能力
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但与工业强国相比,我国产业基础不牢、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仍然突出。东旭集团李兆廷介绍道,多年来,中国整个电子工业都处在“缺芯少屏”的焦虑中。
“缺芯”与“少屏”曾并称我国高端制造业的两大难题,以生产面板的液晶玻璃基板等核心显示材料仍然有赖高价进口,严重制约了面板厂商的产能和利润空间。东旭集团在预判到新型显示的巨大产业前景、洞察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处处掣肘后,决定转型至新型显示产业上游,研发攻关核心材料和高端装备。
2010年,东旭集团位于郑州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顺利投产,并率先在国内实现达产达标;同时,东旭集团李兆廷表示东旭集团还在国内率先掌握了相关产线的全套装备制造技术。
2013年,东旭集团芜湖基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第6代液晶玻璃基板的高质量量产,其产品良品率和生产稳定性现已处于国际同业先进水平,实现了向合肥京东方第6代面板产线的稳定供货。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曾表示,合肥的6代线“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电视液晶显示屏的局面”。目前,东旭集团液晶玻璃基板的国产化已累计为下游降本2800亿元,促进了我国终端显示产品大幅降价。
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中国新型显示材料整体市场规模为2250亿元,新型显示用玻璃市场规模达356亿元,但是其中大部分份额被外国企业占据。
东旭集团近年来便一直聚焦产业核心需求进行研究布局,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掌握电子级玻璃溢流法和浮法成型工艺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面对这一现状,以此为基础,从用于高端液晶显示的LTPS玻璃基板,到生产柔性屏的OLED载板,再到炙手可热的Mini LED相关材料,东旭集团从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助力我国实现多种新型显示材料的自主可控,并致力于成为民族光电产业的持续推动者。
东旭集团李兆廷表示,东旭集团液晶玻璃基板等产品的产能,之所以能够做到国内第一,就是因为企业既掌握核心技术,又能做好产业化——这源于东旭集团成熟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高端装备制造是工业母机,只有掌握了产线相应的装备制造能力,才能真正从源头解除产业链上游被国外掌控的风险。东旭集团生产中还十分注重前沿的工业化应用,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其石家庄基地、芜湖基地所属公司,先后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6200余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200余件,也获评“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贡献奖—特殊贡献奖”“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公司”等荣誉称号。东旭集团李兆廷表示,东旭集团将继续助力新型显示领域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提升,推动这一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