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个回不去的夏天和所有逝去的美好
虽然很麻烦但还是想好好说道说道,有些事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作为一个关注王瀚哲以及阴阳怪气的路人粉,一开始并不喜欢蕾丝,觉得他毒舌、刻薄,而且活跃在我有些反感的日漫区。16年刚入站的时候就看了他的《大鱼海棠》漫评,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可也许是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吧,更多人还是成为他的拥趸。现在想来,那或许是一个祸根,让他不知道检点自己的言行。后来又经历了很多事,不一一列举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什么样的撕逼没见过”。可为什么?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却不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这次,蕾丝真的错了,他高估了自己,他不懂得藏拙和收敛,他以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肆意说出心中所想的人,观众也都接受了他是这样一个人,却不知直率和刻薄是有别的,开玩笑和恶语相向是不一样的,观众的眼睛也不都是瞎的。以此次事件为导火索,蕾丝和观众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了,有人第一个射出了批判的箭,紧接着第二支,第三支……星星之火燎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声讨他的大军。舆论蓄积成一股大势,成为一把利剑,而这利剑直指他的心脏,势要让他走向死亡。人们口诛笔伐、夸大事实、人身攻击,无所不用其极。人们把过去大大小小的污点置于聚光灯下,打着正义的旗号,充当审判天使,宣告他的罪恶。终于,他倒下了,社会性死亡了,职业生涯葬送了,有人还不满足,还要把他的姓名发送到弹幕上,想将他挫骨扬灰,神形俱灭。有人啄食他尸骨上的血肉,却还嫌弃养分不够。我像个傻子一样站在一边,什么也做不了,既不愿支持也无法反对,有的只是感叹和回忆往昔的力气。思绪飘回到昨日,那个夏天的温度还没有散去,空气中弥散着草莓的香味,汽水声咚咚咚地响着,远处传来某人的那句“好热”。昨日似一场梦,在这夏夜的长梦里,五个人的剪影在夕阳的照拂下格外耀眼,他们相约一起欢天喜地,荧幕前的大家高呼友谊长存。如今,夏天结束了,空气变得清冷起来,我不知道那份友谊是否始终温暖如初,但那个夏天确是回不去了,像一本不愿再被翻开的童话书,永远尘封在了儿时的记忆中。梦……是会醒的啊,醒来之后发现伙伴不在身边,也就只好独自面对凄凉的现实。
蕾丝的现实是,他不再是万众瞩目的某站顶流了,他不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载入史册了,甚至不再能有一个月八个商单的奇迹了……抨击他的人的现实是,“这个人终于死了啊,什么?还没凉透呢?那可不行”……仍旧不愿脱粉的人的现实,大概是如梦方醒,恍若隔世吧。大家的现实各不相同,唯一一致的是都要面对。老番茄、某幻君、中国boy并没有公开支持蕾丝,反而还相继更新了视频。更不用说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一块的人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帷幕就这样匆匆落下,连个转身告别的机会都没能留给他。
少了一个人?又如何呢?世界如常运转。
可我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的悲凉?大约是骨子里不愿见到悲剧的发生吧。此外,这场落幕仿佛百鬼夜行,这么说绝无褒贬之意,我坐在台下,见识到了光怪陆离的众生相。虽是咎由自取,可看到那些人三五成群,前仆后继,千人一面,异口同声地对他进行挞伐的样子,我心中涌现出一种莫名的心酸和不安。倒不仅是因为同情弱者,而是那些人当中不乏卑劣之人,他们自己就不是什么好人,却以道德做幌子攻击对方,将缺点无限放大。说到底,他们是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举动呢?是因为心中犹如灯火一般闪耀的正义感吗?为了发泄自己长久以来的不满吗?还是说,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凑个热闹,随波逐流呢?将蕾丝打翻在地还要踏上一脚,暴露其真实姓名,已令我匪夷所思。将无关之人牵扯进来,连同蕾丝的妻子一起痛骂,更令我目不忍视。难道只要打着正义的旗帜,站在多数人的一边,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难道秋毫的罪恶就不是罪恶吗?看他们心安理得的样子,显然是找到了隐匿在人群中的最佳位置,于是有了对抗一切的勇气。至于这么做究竟是否有违道义或是良知呢?别说他们,就连笔者也没想过,恐怕也想不明白。
毁掉一个人,又如何呢?反正与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