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许阳》屎里淘精版—10-13章
写在前面:本电子稿是网上找来的,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买了纸质书,看完后感觉虎头蛇尾,其中很多插科打诨的情节内容,便想弄个精简版,有版权问题请私信我,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删除。
第十章 一定还有办法的
现在的中医诊所都有中药代煎服务,许阳给李晴开了五剂的量,第一剂许阳给她熬了,当场就喝了,剩下的几服药,等下给她熬制好了,她下班了就可以过来拿了。
第十一章 回头客
李晴指了指身边捂着肚子弯着腰的阿程,道:“这是我朋友,我带她来找许医生看看。”
“还真来回头客了?”
宋强和张可脑子都懵了。
------------
第十二章 宫寒不孕
许阳刚出去在隔壁买了两个包子回来当午饭,还没吃呢,就见李晴回来了,他也是一愣:“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李晴忙摇头:“不是,不是,我肚子好多了,已经不怎么疼了,血块也出来了。”
“哦,好。”许阳放下心来。
她在许阳身边坐下来,许阳记录好患者的信息,然后看见她捂住自己的肚子,他对阿程说道:“手给我。”
阿程把手给他,许阳摸了一下对方的手,发现对方的手比较冰冷,现在都是夏天了,她的四肢居然还这么不温。
许阳又问:“按着压着,疼痛会不会减一点。”
阿程回道:“会,而且最好是热乎乎的手给我按着,会舒服很多。”
许阳点了点头,喜温喜按,痛经有虚实之分,喜压喜按多是虚证,疼痛拒按多是实证,但是具体虚实还要通过其他诊断来综合考量。
而且少腹冷痛,得温则痛减,多半是寒证。有虚有寒,难道是虚寒之证?
许阳又问:“月经怎么样,量多吗?颜色呢,有没有血块?经期如常吗?”
阿程回道:“量少,颜色挺淡的,有血块。一般都是延期到来……”
许阳问道:“腰疼吗?”
阿程惨兮兮道:“疼啊,我腰都要断了。”
许阳又问了一些别的情况,然后都记录在医案之中,又做了面诊,见患者面色青白,应是气血虚弱,阳虚之证。
“看看舌头。”许阳对阿程说道。
舌质淡,苔少。比较典型的阳虚之象,舌质淡是诊断阳虚的最重要指证,虚就是少,阳虚就是阳气少了,阳少了,就会有寒证。所以阳虚多是虚寒之意,虚则补之,寒则温之。
许阳暗暗点头,他现在舌诊还是很准。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的状态乃是阴平阳秘,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了,人自然不容易生病。
什么是阴平阳秘,比如说阴是50分,阳也是50分,阴阳平衡刚好一百分。但如果阴少了,少就是虚,阴虚了,只有30分了。
那身体里面阴阳就不平衡了,阳就多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比如口干口苦,五心烦热,小便短赤等等。
虚则补之,阴少了就补阴,让阴重回五十分,那就又是阴平阳秘了。
但是如果阴是正常的,而阳突然发挥超常了,变成了70分,这时候就是实证了,实就是多了,阳实的症状跟阴虚是很类似的,但是阳多了,就要泻它,要用寒凉之药。
所以中医一定要辩证论治,不能见症论治。阴虚和阳实的症状是很类似的,好家伙,你一看上火了,直接一剂寒凉药下去,那就要出问题了。
所以中医最难的就是辩证。症是表现,而证则是原因。
而这种阴虚阳实是无法通过现代医学设备检测出来的,现在很多中医一上来就也让你去做B超,验血,各种化验,这怎么治病?
西医这样做是没问题的,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诊疗逻辑。但是中医不是,中医讲究辩证论治,中医的药是治证的,不是治症的。以药性之偏去纠身体之偏,证消则症消。
…………
诊疗到这里,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虚寒之证,胞宫虚寒。但还是不能忘了脉诊,四诊合参最为要紧。
许阳对阿程说道:“再做个脉诊吧。”
阿程仰卧在诊床上,手自然平摊在脉枕上,许阳坐在一旁为她细心诊起脉来。
李晴则看见许阳在阿程的手腕上也是一会儿三根手指,一会儿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轮着,一会儿轻,一会儿重,一会儿上下按寻……
半晌后,许阳给阿程诊完了双手脉,是沉迟无力之脉,又有些细脉的脉象,沉脉主里,为里证。
中医辩证除了要分清虚实,还要分清表里,表里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表证多是病在体表,而里证多是脏腑出现问题,治疗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迟脉则是主寒证,何谓迟脉,《脉经》上说“呼吸三至,来去极迟”,一个呼吸脉搏只跳三下。
古人没有钟表,无法准确时间,所以是用自己的呼吸来判断脉象的跳动数的,现在可以用钟表,迟脉的特点就是脉搏一分钟跳动约50到60下。
而跟迟脉很相似的脉象是缓脉,二者的区别是缓脉是一息四至,迟脉是一息三至。迟脉主寒,缓脉主湿,辩证错了,治疗方案会大相径庭,所以必须要求四诊合参,才能减少失误。
比如来个职业运动员,人家脉搏一分钟也就五十多下,你难道直接断定人家是寒证?不行的,一定要四诊合参。
还有细脉,细脉主虚也可以主湿,那么到底是气血虚弱呢,还是主要是水湿困脾呢?还是一样要综合起来判断。
刚刚许阳在给阿程分部诊脉的时候发现她的脉搏尤其以左手尺部为迟,左尺迟肾虚寒,便浊,女子月信亦无音。
肾虚寒就是肾阳虚,肾阳虚不能温煦脾脏,也会引起脾阳虚,所以脾的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故见经量少,所以她的脉象中也出现了细脉的特点。
当然了经水出于肾,肾虚了,精不化血,冲任气血衰少,也会导致经量少的。
她虚寒严重,脾气又不足,极易引起寒凝,所以经行有血块。而且脾主统血,脾气虚弱则无力统血,因此血块淤而不散。
对方的胞宫虚寒还是比较严重的,考虑到对方已婚了,许阳则道:“你宫寒比较严重,这样受孕是不是有些困难?”
李晴则是惊愕道:“你怎么知道的,阿程都结婚三年了,还没怀上。”
许阳想了想又问:“以前有小产或者流产过吗?”
阿程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自然。
------------
第十三章 温胞饮
李晴看了看阿程的表情,然后岔开话题道:“许医生,为什么宫寒就不容易怀孕啊?”
许阳也看了看阿程的脸色,他道:“你夏天都这么冰冷,冬天就更不用说了。常年冰寒之地,连草木都难以生长,就更别说是孕育人类生命了。”
阿程则是有些惊讶,她都已经结婚三年多了,婆婆一直在催赶紧生孩子,可是她就是怀不上啊。
她跟她老公也去医院检查过,生殖的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但是就是难以受孕,她以为她就是难孕之体。
阿程有些将信将疑地问道:“那……我为什么这么寒冷……我冬天手脚跟冰块似的。”
许阳跟她解释道:“我刚刚给你诊断过了,你主要是肾阳虚。肾脏为先天之本也,亦是气血之根,还是冲任二脉之本,亦是五脏阴阳之根本。肾脏中有元阳和元阴,健康人的肾脏是阴平阳秘,负阴而抱阳的。”
“肾阴肾阳有滋润和温煦各脏腑阴阳的能力,肾阴是人体阴液之根本,对各脏腑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而肾阳则是人体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各脏腑。
“肾阴少了,各脏腑得不到阴液濡润,就会有阴虚火旺之证。肾阳少了,就是你这种情况了,它就不能温煦各脏腑,就会引起虚寒之证。所以你手脚冰寒,少腹冷痛,肾阳虚亦会导致腰困如折。”
“还有,肾脏与胞宫通过冲、任、督三脉跟相系,你的肾脏如此虚寒,跟个冰块似的,跟它相连的胞宫还能暖吗?”
“而且肾阳不足,不能上温心阳,导致心肾阳虚之证。心五行属火,为阳中太阳,太阳都不暖和了。而且胞宫上系心,下系肾,上下都不暖了,胞宫能暖吗?”
“胞宫虚寒,不荣则痛,胞宫不煦,淤阻经脉,经血下注的时候能不痛吗?而且你脾阳虚,气血生化不足,经后气血更虚,所以经后也会疼痛。更关键是宫寒,则不孕啊。”
还有句话许阳没说出来,一般来说正常健康的人是不太容易让肾阳虚到这个地步的,肾为先天之本,要不就是先天不足,要不就是后天的原因。
而对于女性来说,除去生活环境,最大的可能就是流产或者小产过,大伤肾气,再加上后期没有调理好,就会肾阳虚了。
李晴没怎么听懂。
宋强和张可都还是有点基础的,两人则是觉得好像许阳有点东西的样子。宋强觉得很奇怪啊,这个四物汤大王怎么突然变这么厉害了?
阿程则是听得一愣一愣的,然后小心问:“那……能治吗?”
许阳道:“情况不算特别严重,我先给你开个方子,你先吃一段时间,到时候我再给你看看。”
阿程问道:“那我该吃什么?。”
许阳微微一笑,神态自信了许多:“《傅青主女科》的种子篇正好有一方对证。”
李晴好奇问道:“是什么?”
许阳道:“温胞饮。”
“温胞饮?”几人都是一脸茫然。
许阳朗声道:“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人以为天分之薄也,谁知是胞胎寒之极乎!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
“虽男子鼓勇力战,其精甚热.直射于胞宫之内,而寒冰之气相逼,亦不过茹之于暂而不能吐之于久也。夫犹是人也,此妇之胞胎,何以寒凉至此,岂非天分之薄乎?”
“非也。盖胞胎居于心肾之间,上系于心而下系于肾。胞胎之寒凉,乃心肾二火之衰微也。故治胞胎者,必须补心肾二火而后可。故……方用温胞饮。”
几人听得一愣一愣。
许阳背诵汤头歌:“温胞饮暖子宫寒,参术桂附巴戟天。山药杜芡补骨脂,心肾火衰付之痊。”
然后解释道:“方中人参益气;白术健脾固气以利腰脐;巴戟天、补骨脂温肾暖宫;杜仲、山药、芡实、菟丝子补肾益精,亦治腰困;附子肉桂为大热之药,补你的元阳命门真火。”
“这方子的精髓在于补心又补肾,温肾又温心,心肾之火生也,则胞宫之寒自然散去,胞宫既然暖了,那自然不会痛经了。而且胞宫暖了,受孕的机会也就大了。吃一个月,胞宫应该就会暖了。等下我再给你加减几味药,效果会更好一些。”
李晴则问:“吃这个都会提高怀孕机会吗?”
许阳道:“当然不是,这方子是治胞宫虚寒的,胞宫有热的就千万不能用。中医治病,一定要辨证论治,不可以胡乱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