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离婚”的背后,不止是藏着任性和J情
喜欢,就请关注“府右街二子”,不喜欢,划过去就是了,并不麻烦。
我们都知道一个妇产科名词叫习惯性流产,婚姻也一样存在“习惯性离婚”这个性质,不一定专指女性,事实上,离过婚的男女都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可能性。比如年过半百的歌坛大腕汪某,40岁刚出头就已经三婚。类似的例子不止是明星,普通人一样不乏多婚史的例子。那么,面对有过婚史的配偶,有多少人能预防自己的婚姻进入“习惯性离婚”模式?

离婚的因素不外乎这么几种原因:1、感情不和;2、贫贱夫妻过不下去了;3、“红杏出墙”;4、家庭矛盾深厚无解;5、渴望自由无羁绊的单身生活。
再婚,特别是三婚四婚的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可能仅仅是图个新鲜,新鲜劲一过就想掉头劈叉;可能一时赌气说离就离;可能缺乏沟通,误解越来越多非离不可。甚至也可能就是纯粹的——任性。

外因主导的身不由己
无疑,每个人离婚的勇气不是说有就有的。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会憋在心里自己拿主意;更多的人在遇到婚姻坎坷时,会向挚友,包括发小、闺蜜过朋友倾诉。想不开的,选择跳楼喝药殉情的微乎其微。不过,这正是“旁观者”乐意为人纾困的一个理由,美好世界,谁会见死不救?
想不到吧?一个令很多人言不由衷的事实就是——面对亲友或朋友的婚姻不幸,人们劝和也劝离。以前人们的心态是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现在呢?即便是父母,当自己的孩子婚后过得不幸福时,父母也会说,实在过不下去就离吧。我们和要好的朋友也是这么说的,不能过就离吧,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都是。
一些人就是在这样一种“鼓励”下冲破婚姻的“牢笼”。

内因造成的“情感阻断”
上面说了,人们离婚的原因包括:感情不和、贫贱夫妻百事哀、“红杏出墙”、家庭矛盾深厚无解,以及渴望自由无羁绊单身生活的几种因素。究其根本,“海王”性质的劈叉和非原则的家庭矛盾,有一定比例,但不可能占大多数,说到底,多是“有经验”的和无婚史的两个人沟通频道不对,当然,也存在信任不足这个因素。

“销冠”何颖是再婚嫁给杜超的,对于何颖来说,前段失败的婚姻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与前夫没有孩子,也没有财产纠纷。何颖离婚后没多久认识了现任杜超,没经住火力壮的毛头小伙穷追猛打,从了他。两人婚后一度是“神仙眷侣”,但是很快出问题了,杜超严重怀疑二婚妻子外面有人,因为何颖总在外面与客户洽谈,或者夜间应酬。
何颖一次又一次解释“应酬”不是“交换”,杜超一次又一次“钻牛角尖”,两个半月的反复解释无果,两人开始冷战。何颖一开始还寄予希望,希望杜超能善解人意体谅她的辛苦,但杜超硬是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姿态,何颖于是放弃了解释。两人就这么楚河汉界的过了小半年,后来何颖想开了,谁离了谁不能过?她的二次婚姻就此了断。

婚姻对于任何人来说,谁都试图与幸福进行捆绑,而配偶是否有过婚史并不直观地影响婚姻的幸福,因为既然选择了结婚,就说明你说服了自己。也就是说,与有过婚史的人结婚,想幸福,就得充分理解对方,至少要保持同一频段的沟通和交流,不能疑神疑鬼杯弓蛇影,或者是“鸡同鸭讲”的错频理解,更不能以“二手自行车”的心态去进行无底线质疑,否则,“习惯性离婚”有可能与你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