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多产的不动论(2-1-2-4)——如何理解四个芝诺悖论

2021-12-02 14:23 作者:RIcoudoChen  | 我要投稿

在本文中:

粗体字代表重音。

粗体标黄代表重要的思维推进点。

粗体标绿代表精髓中的精髓,极重要的推理和论断。






14. 2-1-2-4多产的不动论Productive Immobilism

14.1代表人物芝诺。不动论还可以称作是极端保守主义。这是知识分子统治走向的一种“富饶的”极端。场域论2仍然是时空宇宙与理念世界的争斗。同样也是太一和神之必然性的争斗。本体论上只有太一具有本体论地位,故而是1。认识论仍然保持真理与意见的二分。

14.1.1真理只处在当下是静止的,是各向同性的

14.1.2目的论4代表了上升、下降、旋转的三种运动的失败。上升意味着柏拉图至死都期望的回到更高、更神圣的理念世界,下降代表了苏格拉底冷硬而融化到愚蠢俗世的现实主义,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意味着旋转(恰到好处地,稳步地实现美德,不离群索居,也不自甘堕落)。芝诺对他们三人看法的推翻则是:此世其实不动

14.2芝诺最重要的部分是他的四个悖论。这也是理解巴门尼德比较重要的途径之一。很多对巴门尼德哲学的批判其实都没有切中其要害。因为他们不理解什么是巴门尼德所玩弄的“真理之路”——不理解巴门尼德口中存在者和不存在者各自的性质。

14.2.1四个悖论,是有次序的。分别是飞矢不动、无限二分、人龟赛跑与阅兵台。他先后质疑了运动的可能性抵达的可能性超越的可能性计量的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这甚至就代表了1、2、3、4在主义主义中的思考。当你再思考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一定会把握到这个“本体”的“生产性”(productivity)

14.3飞矢不动:飞矢在不同的时刻都是不动的。所以它永远是静止的。当然,一切都是静止的。

14.3.1假设这个东西是错误的……会引入无限二分。我可以跑完全程的一半,一半的一半,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但是我无法抵达那个确定点

14.3.2假设无限二分也是错的,人龟赛跑就会出现……即便你能够抵达乌龟之前的位置,乌龟也还会往前再跑一小段。你再追它再跑,你再追它再跑……你无法超过一个速度比你慢的东西

14.3.3假设人龟赛跑也是错的,会出现阅兵问题。在一个瞬间(Δt)内,一队向前跑s,一队向后跑s,那两队之间就相互移动了2s的距离。但这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像是一个悖论,不过是相对运动,但它绝不是简单的相对运动。因为芝诺的思考中本来就是不存在相对性的你所说的相对运动必须建立在绝对运动基础之上。而这个悖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直到最后抵达无法解决”的悖论,而是一个最原初的悖论

14.3.4它的悖论点在于最小时间段。在最小的一瞬间,事物运动了一个单位。空间差异并不发生在一个固定而普遍的空间参考系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这里并不能起到降维打击的功效——因为相对论的核心就是考虑观察者(主席台),量子力学的核心就是最小单元(Δ)

14.3.5也不需要额外的游标卡尺和参考系去计量两队人到底运动了多少了。因为这两队人自己就是那个游标卡尺。你不得不在芝诺早给你准备好的最小尺度(Δt)和主席台上站着,才能够掏出自己的牛顿力学框架去指手画脚,那你以为你驳到了点子上吗

14.4接着说主席台悖论。主席台的设立意味着“最小的”空间差异,只要出现主席台这样的一个观察者,就会出现加倍的最小。有人就会觉得这是一个悖论。

14.4.1对这里的解释还会包括:

14.4.1.1物质本身就会使得最小差异量发生扭曲。然而这其实不是一种扭曲。这是一种生长。一种生产

14.4.1.2你所“考虑进”的东西越多,你的参照系所得出来的最小尺度就越是具有不一致性(可以类比无限加速的参考系中物体速度的扭曲)

      14.4.1.3阅兵台不过是一个一维地、最直观地说明这种扭曲的最基本的方式罢了。

      14.4.1.4观察者一定会占据某个维度,否则无法量化和观察。

14.4.1.5这里面也涉及了两个物质的“共时性”,和两个物质“投影”到主席台,表现自己轨迹的免时性

14.4.1.6故而空间的无限可分并非可“分”,而是因为它的无限可叠加

时间并非无限可加,而是你固定了空间的最小单元,则时间无限可分

14.4.2我认为所谓的“悖论”不过是事后诸葛亮。明明芝诺是在讨论那个经典力学和近代物理框架从本体(也就是物质)的铺设过程,并通过一次次推进触及到了最基本的铺设条件,但说这是“悖论”的人就直接用框架去套,并用框架的“已经成形”去试图指责芝诺思考的一个又一个僵局的“不存在”,而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意义上都无法对芝诺的思考过程产生有效反驳。

甚至我们可以说,芝诺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是“对”的,因为我们的现实和思考框架已经依靠着对他命题的否定,“就这样地”发生了。

另外,我认为芝诺思想的革命性就在于他流传下来的这四个命题看起来都是“错误答案”,反而警告了我们,从而除去了对矢量框架和观察者框架的“理所当然”,让我们去解释这个框架的发生学,从而把握到那个被“飞矢”这个最表象的僵局所掩盖的,“阅兵台”这个最本质的僵局。

14.5把握观察者与其中任意一个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得出最小投影长1,把握两个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得出最小投影长2。也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观察者最小距离就会发生生产。(主席台和两队列的关系会使得整个运动函数失真,则此函数其实并不服从绝对时空观)如果把被观察者中的一个强行设立为观察者,那他就从未改变(任何事物在自己的坐标系里都是不动的)。同时,方向性会对量起决定性作用

14.5.1则飞矢不动代表一种“时刻”的真理,不是说永远静止,而是说在只有一个观察者(即被观察者自己)时,移动的最小空间差异是无法被自我把握的(静止的)。想把握这种“相对运动”,不需要在一个绝对时空观框架下,而是通过自己运动态势上的差异决定、规定绝对时空框架

14.5.2无限二分则代表只有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时的僵局。要用二分法去切近那个最小时间差异,就代表着“我们”作为观察者不占据任何空间。同时,如果我们认为Δx——空间最小差异是相等的(“2”=“1”),则时间t也将变为无限可分的。即x与t无法同时无限可分(其本质是确立所有的“一半”性质都相等,即被设定为最小量,时间就自我拖延,让运动者永远无法“逼死”时间。那么,这就是在表示最小空间和最小时间均存在是不可能的

14.5.3人龟赛跑可以这样理解——设想世界上有速度均为最快,且一束是另一束速度的十倍的两种光子。而你虽然速度比我快,但却永远无法把我的最小量弥合故我们的最小位移是不可通约的

14.5.3.1同时,这其实是一种本体论假设。如果我是通过其中一个速度下的光子设立出意识,设立出本体的话,我将永远无法被另一个光子(参考系)干扰。

14.5.3.2另外,我是本体论闭合的。同时,如果我想要作为一个外在于两个运动者的,观察功能的大他者,在拒斥“最小”假设的情况下观察两者,我将无法把握它们两者的差异(即超越的瞬间永远不会到来)。那么,我们不应该假设大他者这样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存在我自己对自己的观察者位置假设本身就不可能,才导致我认识他们出现了悖论

14.5.3.3这样一来,永远只有被观察者自己能假设自己的时空框架。而当这样做时,他们自己一定是静止的,没有东西能够超越他们

14.5.3.4也可以理解为我意识的“分辨率”是存在最小的。而那些最小都是恒等的。

14.5.4主席台悖论则代表如果观察者想要同时认可两个异向物质各自的最小空间差异,想要强行闭合,就会导致自己量纲的紊乱。这是一个隐喻——如果要认可事物同时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宇宙论,就会导致自己思维、精神的不一致、紊乱。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要想把握到事物的运动,当且仅当我们的最小时间受到异质性的扰乱

14.5.4.1最小时间就是观察者最小的自我同一性。当他受到扰动,就会导致运动的幻觉——就像赫拉克利特的绝对运动哲学一样。

14.5.4.2这是原始现象学。

14.6

最小时间=意识(观察者)的最小间隔

最小空间=物(被观察者)的最小差异变化

同时,“反向”的可能,是建立在物质的最小差异变化一致的条件下的,那最小时间就受到了扰动。

芝诺悖论是从主席台返回到飞矢不动的。飞矢不动就是巴门尼德的心法——太一静止于自己的位置上

观察者把自己也放入符号系统(自指涉,自己把自己丢到集合里)的动作实现了场域缝合。

14.7

本来这个“地方”只有主体(甚至“地方”也只是个符号学拟制,最初只有主体),主体想要知道自己在“地方”的位置,于是他就通过一个现存于世的、声称自己是“大全”,是“地方”的投影的这么一个东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然,这是“大全”所声称的),他便建构起了“地方”这个本不存在的框架

主体准备好好研究“大全”,若主体强行认同“主体投影”与自己的同一性,那么同已经建构起“地方”框架的现实主体相比,向看去,就制造出了“地方”-“大全”-“大全中的大全”……的无限嵌套结构。“大全”和“投影”不断地发生依赖于视错觉的“偏移”,仿佛主体正在“投影”内“运动”。这是主体带着框架的“运动”。这就是相对论。

(无法理解请配合视频食用)


2021-03-19_21-14-55 P2 - 01:11:29



14.8什么是芝诺的不动论?如果你把万事万物看作异向运动,那你自己的最小时间就会动摇。那万事万物在什么地方能同向运动呢?

在时间中同向运动,万物相对静止,相对同一。

时间感丧失了,你拥有的多产,是对二律背反的多产。

保持太一的绝对不动,大千才得以展开。代价是本体论上的自我矛盾(悖谬)

太一和没有本体论地位的万物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视差之见

【主义主义】多产的不动论(2-1-2-4)——如何理解四个芝诺悖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