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好莱坞特效,重型机械空中飞,中国水利大坝修建,无人敢模仿

图为白鹤滩水电站
为了发展国内水力发电产业,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大举在国内进行水利大坝的修建,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甚至采用了新的施工方法,现场简直堪比好莱坞特效打造的大片,无人敢模仿,重量达到数十吨的重型机械直接在空中飞来飞去,通过这种空中运输的方式,直接克服了大坝选址缺乏基础设施与空地的缺陷,令看到这一场景的外国人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由衷感叹中国基建技术的强大和敢想敢做的精神。

图为白鹤滩水电站
近年来,国内一直在大力进行水力发电站的建设,而受制于国内的实际地理环境,以金沙江为例,这些拥有丰沛水利资源的河流,往往周边的地形也非常崎岖,毕竟正是崎岖的地形赋予了这些河流巨大的高低落差,也带来了强大的发电潜力,这样一来白鹤滩水电站等水力发电设施就必须建设在深山当中,想在这些荒凉并且,缺乏完善基础设施的地区进行大坝的修建,必然需要克服大量困难,如此大规模的水坝修建,必然需要用到大量的重型工程机械,例如卡车,混凝土运输车和挖掘机等,而这些地方不说公路,甚至连稍微大一些的平台都没有,很难通过陆地运输的方式将设备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为了容纳发电和建设过程当中所需要用到的大量巨型设备,中国工程师和工程团队,利用一系列先进技术,成功在山体当中挖掘出了一系列规模非常庞大的洞室,然而这个举措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除了安置这些设备所需的空间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设备和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运到有需求的地点。

图为吊车系统
最终中国工程师想出的方法看起来非常科幻,那就是在工地上空建造索道,然后将所需的重型施工机械,例如水泥运输车送到拥有足够空间的加工场,等到在这里完成水泥等物资的加工之后,再利用吊车送往施工现场进行施工,这种建设方式在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过程当中被极大发扬,工程团队先用钢索桥将重型水泥搅拌车等工程机械送完施工进场,再利用运载能力稍弱一些的塔吊,将卡车倾泻出的大量水泥运输到各个有需求的准确位置。即使工程团队成功,在悬崖峭壁间开出了足够重型工程车辆作业的空间,这些施工所用的场地还是相当有限的,无法容纳过多重型工程机械,同时再次行动,因此如何提升效率就成为了重点,建设团队大量使用了智能化技术与工程机械相结合,推出了先进的无人驾驶压路机等等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相结合,因此其施工精度非常高,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能够以厘米级的精度定位自己的位置,并在程序的设定下自动完成压路任务,丝毫不逊色于有人驾驶的机械。

图为白鹤滩水电站
简而言之,中国基础建设实力的强大,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因为国内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了完成基建任务,而开发出了一系列极其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以及先进工程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