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自己更有行动力的方法

2023-07-11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昨天聊到了“行为的发生需要行为动力大于行为阻力”,今天聊聊对它们的运用。



行为设计学家福格认为,行为的发生需要触发条件和动机,并且行为的动机要大于行为的阻力。


而在我看来,所谓的“意志力”在本质上就是行为的动机,当你的动机足够大、你有强烈的理由和诉求要达成某个目标——这时候你的行为动力就可能会超过行为阻力。


这时候你就表现出“意志力”了,你克服了很大的困阻继续前进。


而当你的行为动机不够大时,你就会体现为“没有意志力”,比如周末没有早起的理由,所以你早起的动力没有抵得过早起的阻力,所以你睡了懒觉。


既然“意志力”的本质是动机,那就可以放下意志力这个词了,因为它很多余。


能用一个词(动机)表述它的含义,就不必用两个词。


想让自己有行动力,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增强行为动机,或是减少行为阻力


增强行为动机就是找到「应该执行这个行为」的更多理由,比如你知道看书很好,但兴趣不大。


假如你后来又知道看书能锻炼思维,而你认为自己的思维需要锻炼,这时候你看书的动机可能就会变得更大一些了。


如果你还知道看书能锻炼表达能力,而你也认为表达能力是越强越好的…这时候你看书的动机可能会变得更大。


对于你想做但又不太能行动的某件事,你找到的理由越多,执行它的动力就越大。


减少行为阻力,有一个很便捷简单的方法:当一个行为的阻力很大时,可以考虑将它拆分成更小的行为,分散它的阻力


比如提到「看书」,你下意识想到的可能是「要看完一整本,要看完几百页,要看完十万字以上」。


当看书意味着你要读完十万字、花费不知道多少时间时,它的阻力就会极大。


相应的,将看书行为拆分成「今天只看3页」这种小行为,就能分散它的阻力


要你一口气看完三四十页,这可能非常难。但如果只要你一口气看完两三页,这实际上很简单。


动机>阻力,行为才会发生。


这实际上意味着:如果阻力小的可怜,不需要什么动机你也能行动


而有些行为是可以通过拆分的方式,将阻力弱化到非常细微的程度的——多思考思考自己想做但又不愿行动的那些事,它们能不能被拆分成很小的单位?如果拆分成那种小单位,自己愿不愿意做一下?


当然,这里也需要你敏锐的察觉到行为的阻力出现在哪里


还是以看书为例,可能即使是“只需要读3页”,你也仍然不愿意看。


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要从第一章开始读,太麻烦了…也可能是你觉得不知道该看哪本、很纠结、很麻烦…


如果这些念头是你看书行为的阻力,那么就可以通过「我随手拿起一本书,我随手翻到某一页,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读」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看书需要有始有终,看书需要认真、看书需要…


这些规矩都是阻力的源头,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放下这些规矩


为什么要有始有终?我想看多少看多少,我想看一半就丢一边我就丢一边。


为什么要认真?我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我想睡前看用来助眠我就用来助眠。


我想从哪里看起就从哪里看起,我就算记不住看完的内容也无所谓。


许多看书的规矩,它们确实是有意义的,遵循那些规矩的话,看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但那前提是「遵循这种规矩,也能看得下去」。


假如那些规矩束缚了你的脚步、使你的行为不能发生,那么空谈“这样做,效果会更好”就是没意义的。


连做都做不成,效果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搞清一个行为的本质:看书的本质是什么?是获取新的信息。


搞清本质后,围绕这个本质增强相应的动机,减弱相应的阻力:只要我获取到了新的信息,我就可以为此而高兴、喜悦,这种积极情绪会使我更乐于获取更多的新信息(增强动机)。


而如果有些东西会阻止我获取新信息的脚步,比如它要求我必须从第一章开始读,它要求我必须读完一整本,它要求我必须搞明白每个地方…我可以抛弃这些规矩(减弱阻力)。


因为这些规矩与我「想获取新信息」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我不必从第一章开始读就能获取到新信息,也不必读完一整本才能获取到新信息,我获取了新信息也不必全都搞明白…


假如我希望完整的搞明白一本书在讲什么,我需要从头到尾的读完,我需要认真研究每个部分…但我现在的目标不是搞明白这整本书讲什么,而是获取新信息。


它们对我的目标来说,是多余的累赘,所以我可以抛弃这些规矩


就我个人经验,相较于增强行为动机,其实还是减少行为阻力比较容易一些。


所以如果想做些事,不妨试试将它们拆分/简化成更小的部分,以更小阻力的姿态去践行它——先做到它,再慢慢扩大它、完善它。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91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让自己更有行动力的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