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处理关键点

2022-09-29 14:08 作者:范先生以案普法  | 我要投稿



根据《合同法》第130条规定,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合同法》中并没有专门的“购销合同”的定义,上述案例中涉及的“购销合同”是买卖合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出卖人特指供货方,买受人特指需求方,由供货方将指定的产品交付需求方,由需求方向供货方支付价款的合同。购销合同也需要遵守买卖合同的基本规定和基本要求。在签订购销合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合同主体的审查

签署合同前,要做好尽职调查,了解签约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签约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等。如有可能,对于企业,留存其加盖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特殊行业的行政许可审批资质证明文件等;对于个人,留存其身份证复印件、联系方式等。可自行或委托外部机构调查签约方的资质及信誉,避免合同履行过程中因签约方资质不健全或履约不能导致经济损失。

二、明确合同标的物具体条款

合同标的物相关条款是购销合同中的核心条款。合同中应明确标的物名称、品牌、数量、产地、规格、型号、标的单价、总金额、供货方式及期限等条款。以上条款应用双方均认可的语言加以明确,以免在执行过程中因理解差异而产生异议。

三、明确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

付款条款对于供需双方来说都是关键性条款。一般来说,购销合同均会约定分批付款,可选择分三期付款或分四期付款等,分三期付款可选择30%、60%、10%的比例。分期付款的方式有利于保障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避免在履约过程中因意想不到的情况造成过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对供需双方权利义务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四、明确验收标准和验收方式等条款。

对于购销合同而言,标的物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方式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标的物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方式双方可自行约定,也可约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执行。

五、违约责任条款。

违约责任条款是约定的纠纷解决条款和救济条款,合同中应对违约责任做出具体和明确的约定。我国法律对于违约责任遵循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购销合同中一般来说可约定供方的逾期供货违约责任、货物不符合约定标准违约责任等,需方则可能承担逾期付款违约责任等。值得注意的是,违约金的数额若约定过高,在诉讼过程中存在不被法院支持的风险。

六、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

管辖权对于签约双方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但是该条款是不容忽视的,一旦发生纠纷,在诉讼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管辖权约定在自己一方,在诉讼中将处于有利地位。根据《合同法》约定,购销类合同,可选择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及标的物所在地。

七、所有权转移条款

购销合同中通常会约定所有权转移条款,尤其是当标的物容易在运输或交付过程中产生毁损、灭失等风险时。约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节点,有助于供需双方责任的划分。但此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运用,根据标的物属性的不同,灵活约定。


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处理关键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