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放弃民生、企业倒闭也要为美国做“小弟”
立陶宛,一个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跳梁小丑,它叫嚣的底气何在?
2021年8月,立陶宛终于凭借自己的“作死”风格,让全世界人民搞明白了它到底在哪里……
最近一段时间,立陶宛这个国家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国人眼前,顺便怒刷一波存在感,但与它相关的新闻,却并不是什么正面积极的消息。
在8月19日的商务发布会上,CGTN记者提问道:“近日有媒体报道,因立陶宛与台湾当局互设代表处,中国企业将中断8月底及9月直达立陶宛的铁路货运。请问是否属实?商务部有何评论?”
对此,我国商务部负责人高峰给出了中规中矩的作答:“立方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福祉的事情,为中立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立陶宛人民的福祉如何实现,我国人民并不太关心,但立陶宛一意孤行,冒着惹怒全体中国人的风险,也要坚决同意与台湾互相设立代表处。
此举着实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代表因为中方在立陶宛表态之后,很快已经决定中断直达立陶宛的铁路货运,并且,中国已经准备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同时要求立陶宛方面召回驻中国大使。
没什么可怀疑的,我国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经此一役,已然降级。
而立陶宛政府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对比他们,立陶宛人民倒显得更加睿智——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立陶宛总统和总理的支持率在上个月已经下降了8%-10%,很明显,是由于立陶宛政府的所作所为影响的。
立陶宛弹丸小国,究竟凭什么,与中国公然叫板呢?
一
要解释立陶宛最近做了什么,首先得知道它在哪里。
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据官方数据统计,2019年,立陶宛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483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310.4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9%,总体GDP在全世界国家范围内排名第八十。
相信不少中国网友,只有在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开幕式中报幕中,才隐约听到过它的名字。
7月20日,立陶宛政府宣布,自己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这不仅无视“一个中国”原则,更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于中国来说,领土主权不容侵犯,谁来开台湾的玩笑,那无疑是在我们的雷区跳舞,而立陶宛,恰恰就在中国人民的雷点上跳起了死亡探戈。
早在30年前,立陶宛在与中国建交的联合公报上,承诺不与台湾当局进行官方往来,如今30年过去了,立陶宛也学会了给自己“打脸”。
一个国土面积只有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如何敢螳臂当车,拍着胸脯向中国叫嚣呢?
难道是出于国家利益?
然而,据调查统计,中国与立陶宛实在是几乎没有什么贸易往来。2020年,我国与立陶宛合作的所有项目加起来,只有区区97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也不过是6亿元左右。
对国际贸易没有概念的网友,可能容易被6亿元这个数字唬住,事实上,国际间的贸易合作,动辄以亿起步,数百亿都是寻常事。
再退一步举例,在2020年双十一直播中,以李佳琦与薇娅为代表,他们在各自的直播中一晚上就狂赚6-8亿元,要让中国因为这堪比直播量级的贸易值与立陶宛翻脸,那还真的犯不上。
但如果说立陶宛正是因为没在中国捞到什么好处,从而生出了破罐破摔的心理,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我国对中东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在2020年达到了1000亿美元,此外,在今年2月举办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大会上,我国承诺在未来5年从这些国家进口1500亿美元的商品,又没有立陶宛。
常言道“穷山恶水多刁民”,因为穷困加上眼馋,从而走上了搞事情的道路,也许立陶宛正是因此“放弃”自己的。
二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近两年,中美关系着实很是微妙,眼见立陶宛最近几年流露出些许对中国的不满之情,在这等天赐良机之下,怎么能少得了美国参与呢?
首先,一直以来,立陶宛都是美国的“小弟”之一,顺着美国的意思行事。
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政厅的墙上,甚至写着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访问时宣称的一句话:任何把立陶宛当敌人的人,都会成为美国的敌人。
立陶宛总统曾特别提到的祖基党,党首正是兰茨贝吉斯,他的靠山是自己的祖父,对方曾是美国扶持的“民主组织”的领导人,曾一手策划了立陶宛的独立,担任过立陶宛的第一任总统,又两度担任总理,后来还做过立陶宛议会议长。
可以说,立陶宛在政治上的动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指挥。
今年2月,立陶宛议员萨卡利埃内组织发起了对中国的攻击,加入声讨中国的这个议案就是由她提出的,此外,她还提出了与台湾进行官方往来,派驻人员进行会晤;5月,立陶宛就在美国的授意下,加入到五眼联盟攻击中国的行列中来。
不只是针对中国,立陶宛以一己之力同时在中国与俄罗斯两个超级体量的国家雷区跳舞。
据《澎湃新闻》报道:“为了对抗俄罗斯,立陶宛想尽一切办法加入欧盟,甚至为此关闭了自己的核电站。该核电站的发电量,占立陶宛全国总发电量的80%,这也让立陶宛从一个电力出口国,变成严重依赖国外电力的国家。为了维持电力,立陶宛只能从国外进口石油、天然气,而这些能源的最大来源,是立陶宛最痛恨的俄罗斯。”
看得出,立陶宛在国际范围内四处树敌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国家与国民的处境安全与否。
对于中国与中国人民而言,立陶宛无疑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
位于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港,是其国内非常至关重要的一个港口,仅这一个港,就为立陶宛提供了58000多个工作岗位,创造的价值占立陶宛GDP的6.13%。
促成这一现状的,正是中欧班列,其中不可不说有中国的推动作用。去年,受疫情影响,国际运输遭到重创,但立陶宛却凭借中欧班列,成为新的欧洲邮政枢纽。
同时,立陶宛也需要中国这样的伙伴进行合作,这个国家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满足自己本国人民的生活所需。
而今,为了美国一句话,不惜得罪中国这样友好而强大的合作伙伴,不说立陶宛的政客,就是立陶宛的人民,恐怕也难以消化这个消息。
如今,铁路建设的暂缓,中国与立陶宛面临断交,立陶宛的工商界大概不仅仅是后悔,恐怕是焦虑万分,据立陶宛商界人士透露,中国与立陶宛的政治变化,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了国内的商业。
结语:
表面上看,中国与立陶宛“断交”是两国之间的矛盾,但往更宏观的方面去考量,就会看到,美国在立陶宛的种种决定中,成为了这个看不见的幕后推手。
在中美之间的这场较量中,很多小国做了马前卒,成为“炮灰”的存在,如今的立陶宛,正在扮演这样的角色。
只是,在大国拉锯之中,小国若想明哲保身,至少要选择聪明一点的做法,如果都像立陶宛这样愚蠢,恐怕迎来的结局,也不过是葬送自己与人民的未来。
作者: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