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10)

2022-08-24 10:14 作者:道心一斤  | 我要投稿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181124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196314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3)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12301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4)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28039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5)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40262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6)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40355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7)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40810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8)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41046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9)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43403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10)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60350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1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61907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1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262053





结构的概念


信息依附于载体而存在,因此创新需要分析事物的构成。

而创新的本质是信息的重组,信息的重组需要通过结构的重组来实现。要素的替换、固结依附是结构重组的主要方法,这里主要讲讲固结依附方法。

固结法是指,甲乙为两个事物,甲的要素a固结依附在乙的要素b上,使得乙的要素b拥有了甲的要素a的特征信息。


依附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目标体的要素只有一个,主体的要素有多个,则是目标体的一个要素,依附在主体的其中一个要素上。

第二种,目标体的要素有多个,主体的要素也有多个,则是目标体的多个要素,各自依附在主体的多个要素上。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目标体的要素,要依附在主体的哪个要素上,要尝试各种不同的组合关系,根据实践的反馈结果来调整。


固结依附的目的:目标体的要素是信息的载体,它们承载着信息a,当目标体的要素,固结依附在主体的要素时,主体的要素也能承载着信息a,所以主体也具备了信息a。

固结依附是为了拥有事物身上的信息,并且因为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这种拥有的信息也是相互关联的。



要素重组法


信息重组是一种完全的创造方法,首先添加数个要素abc,然后从外界事物获取要素信息,并为这些要素abc添加要素信息,最后从外界事物获取要素之间的联系信息,为这些要素abc之间添加联系信息。

要素重组也可以理解为,把一个主体的要素全部去除,但是保留了原来要素的信息和联系信息,即保留了信息框架、结构,再往信息框架里添加、填充新的要素,从而产生了新事物。


举个例子。

1、主体分析。

选择照相机作为主体。


2、构成分析。

照相机主要由镜头、感光元件构成。


3、特征分析。

镜头可以聚集光线,再把光线投射到感光元件上,进而形成影像信息。


4、添加要素。

分析完照相机的结构和特征信息后,再添加要素。添加烟雾,替代镜头,从而让烟雾具备镜头的功能特性。添加手机屏幕,替代感光元件,从而让手机屏幕具备感光元件的功能特性。


5、推导后续。

烟雾作为镜头,可以收集被烟雾笼罩的人的影像信息,手机屏幕作为感光元件,可以让烟雾收集到的影像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综合来说,投掷烟雾弹,可以用手机屏幕看到烟雾里面人员的踪迹。





怎样培养守正创新思维?(1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