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CR高考考点题型专题【选必三】|考点精华

2023-08-23 11:57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3-7 PCR及电泳考点专题

1️⃣PCR过程基础题

2022·辽宁

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5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品种。为给监管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依据,采用PCR方法进行目的基因监测,反应程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预变性过程可促进模板DNA边解旋边复制【先解旋,再复制】

B. 后延伸过程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

C. 延伸过程无需引物参与即可完成半保留复制

D. 转基因品种经检测含有目的基因后即可上市【稳定的表达+有生物活性】


2021春·红桥区期末

关于PCR反应体系中所加物质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耐高温的 DNA聚合酶用于催化 DNA子链的合成

B. 引物使Taq酶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 DNA链

C. 目标 DNA母链用作合成DNA复制的模板

D. 解旋酶用于打开DNA双链【体外用热高温变形】


2️⃣PCR引物题

习题3

某基因的上游有2段DNA序列,利用PCR技术进行基因扩增时,可以作为引物的是

【引物不能自己互补,引物和引物之间不能互补】

A. 引物I

B. 引物Ⅱ

C. 引物Ⅰ或引物I均可

D. 引物I和引物Ⅱ都需要


2023·海口一模

为探究AtCA2ox8其因在拟南芥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者采用PCR技术从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得到了该基因,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拟南芥细胞中,得到了AtGA2ox8基因高表达的纯合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该植株表现为发育迟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PCR扩增AtGA2ox8基因时,循环n次需要消耗引物2ⁿ个【2ⁿ⁺¹-2个】

B. 将AtGA2ox8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拟南芥的过程中至少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是重组质粒是否进入细胞;第二部是T-DNA分子有没有带者基因转移到细胞的基因组中】

D. 若AtGA2ox8基因的序列已知,还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该基因


3️⃣PCR扩增产物电泳图题

2022·湖北

为了分析某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21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A1~A4)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后,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患儿致病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B. 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C. 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D. 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A2A2或A3A3】


2023·潍坊二模

下列关于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PCR反应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ATP,以激活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激活用Mg²⁺】

B. PCR反应中设置不同的温度是为了使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

C. 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只与DNA分子大小和构象有关【还跟浓度、电荷有关】

D. 凝胶中的DNA分子通过染色,可以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


2023·永州三模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感染性与其表面的R蛋白(血凝素蛋白)密切相关,现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相关疫苗。图甲为构建R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图乙为重组质粒被相关酶切后的电泳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泳技术可以用于人类亲子鉴定、生物间亲缘关系的鉴定

B. 图甲过程中至少需要应用到逆转录酶、DNA聚合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C. 通过PCR技术从1个cDNA分子中特异性扩增出R蛋白基因,要得到24个不含黏性末端的R蛋白基因至少需要5次循环【22个】

D. 构建好的重组质粒长度共2000bp,据图乙可推测BamHⅠ在重组质粒上有3个酶切位点


4️⃣PCR进阶综合

2020春·西城区期末

水稻R基因的等位基因RI与Rz存在一个碱基对的差异,为检测水稻的基因型,使用存在1个碱基错配的引物对3株水稻的R基因局部进行PCR扩增后,用限制酶HinfⅠ切割并电泳(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R₁基因和R₂基因的差异序列中,不含限制酶HinfⅠ的酶切位点

B. 引物中存在1个碱基错配,导致R基因经PCR扩增后1个碱基对改变

C. 扩增后的R₂片段有1个Hinf Ⅰ的酶切位点,而扩增后的R₁片段没有

D. 电泳结果显示,植株1为纯合子,植株2和植株3为杂合子【植株2是纯合子】


2022·乙卷

新冠疫情出现后,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RT – PCR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2)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复性。


2023·浙江

(5)用PCR技术鉴定再生植株。已知甲植物细胞核具有特异性DNA序列a,乙植物细胞质具有特异性DNA序列b;M₁、M₂为序列a的特异性引物,N₁、N₂为序列b的特异性引物。完善实验思路:

Ⅰ. 提取纯化再生植株的总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Ⅱ. 将DNA提取物加入PCR反应体系,M₁、M₂为特异性引物,扩增序列a;用同样的方法扩增序列b。

Ⅲ. 得到的2个PCR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若每个PCR扩增产物在凝胶中均出现了预期的1个条带,则可初步确定再生植株来自于杂种细胞。


2023·长春模拟

阅读资料1、资料2,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2】新冠病毒核酸测序能够监测新变异毒株的出现,具体做法是:先提取新冠病毒RNA,利用RT -PCR技术(即将病毒RNA逆转录后再进行PCR扩增)获取目标DNA区域;随后进行DNA测序,通常采用双脱氧核苷酸测序法,其原理是:双脱氧核苷酸(ddNTP)的2'、3'碳原子都不含羟基,在DNA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中断DNA分子合成反应。在四个单独的PCR反应体系中,分别额外掺入ddATP、ddTTP、ddGTP、ddCTP,使DNA复制随机终止,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然后进行凝胶电泳分离检测,从而分析获得目标DNA区域的碱基序列。

(3)资料2,RT - PCR技术中使用的酶有逆转录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PCR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延伸。

(4)如图为资料2中双脱氧核苷酸测序电泳结果,据此可分析出目标DNA区域X的碱基序列为5'—CTGACTT—3'(按5'→3'方向书写)。


2022·天津

研究者拟构建高效筛选系统,将改进的苯丙氨酸合成关键酶基因P1导入谷氨酸棒杆菌,以提高苯丙氨酸产量。

(1)如图是该高效筛选系统载体的构建过程。载体1中含有Kan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SacB两个标记基因,为去除筛选效率较低的SacB,应选择引物1和4,并在引物的5'端引入Xho Ⅰ酶识别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经酶切、连接后环化成载体2。

(2)PCR扩增载体3中筛选效率较高的标记基因RpsL(链霉素敏感基因)时,引物应包含Xho 1酶识别序列,产物经单酶切后连接到载体2构建高效筛选载体4。

PCR高考考点题型专题【选必三】|考点精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