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千年的霸王行动——巴尔豪特战役(一)

总览
巴尔豪特战役(Battle of Balhaut)是765.M41萨巴特远征当中的一场主要战役。这场战役是战帅斯莱多领导下萨巴特远征前十年的高潮阶段。战役结果便是巴尔豪特被帝国军占领,同时帝国军也大举挫败了混沌军队的战略企图,并严重打击敌方士气。同时,巴尔豪特战役也见证了双方最高指挥官,战帅斯莱多与混沌执政官纳齐巴尔(Nadzybar)二人之间的决斗,并直接导致了二人的死亡,同时也令年轻的元帅马卡洛斯成为斯莱多的继任者,即新任战帅。

背景:通往巴尔豪特的血腥之路
在远征伊始,巴尔豪特就斯莱多的终极目标。在远征第一阶段的红蚺行动(Operation Redrake)完满达成战略目标——一年内夺回四个世界——一年后的756.M41,乐观的斯莱多就认为下一步就应该以相同的速度打下巴尔豪特。但是战局将会令他失望。野心更大的新发现行动比预期的进展更慢,尤其是Sverren和科西亚米努斯(Cociaminus)被多次易手并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等到760.M41斯莱多预计远征军可以开赴巴尔豪特时,混沌执政官纳齐巴尔又对帝国军中线展开了大规模反击。


在756-761.M41之间,斯莱多曾多达37次推迟夺回巴尔豪特的期限。
斯莱多麾下的军官们都曾劝说斯莱多重新考虑战略目标。至高将军塞本和至高将军德拉维尔各自向战帅推荐自己的迂回战术,旨在绕过防御薄弱的Nubila Reach和乌里斯特之带(Belts of Uristes),让远征军可以直接进入新发现行星群。其他人,比如库雷尔将军以及德曼斯将军建议此时应该为了巩固现有领土而将远征暂停一到两年。
尽管将军们的建议斯莱多都很欣赏,但是战帅却毫不动摇:“我的目标一直都是巴尔豪特,一直都是。因为其他世界都围着巴尔豪特转。”对于一个没有斯莱多优秀的军官而言,这种说法可能是一种固执,但斯莱多有几个合理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巴尔豪特在战略层面以及士气层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此地是关键交通要道,也被混沌执政官看成是“权力所在”的世界,这意味着如果此世界被帝国军夺回,那么将会对混沌军队的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斯莱多认为,若是放弃巴尔豪特,采取塞本和德拉维尔提出的迂回战术,那么远征军脆弱的侧翼将会一直被袭扰。而且,斯莱多经常选择圣萨巴特的决策作为参考,而且她的首席参谋官法尔托努斯也认为夺回巴尔豪特对于圣人的远征来说至关重要。
费边陷阱(Fabian Ruse)
讽刺的是,斯莱多和纳齐巴尔二人都有着在一场决战中彻底毁灭对方的想法。斯莱多的新发现行动意在引诱混沌军队主力出现在帝国军选择的战场并与之作战。
764.M41,仍在从Sverren等被帝国占领的世界不断指挥部队撤退的混沌执政官纳齐巴尔命令手下的军阀们将帝国军引诱至设好陷阱的世界法比亚。然而,聚焦于巴尔豪特的斯莱多丝毫不受敌军诡计的影响。在看穿敌军的计谋后,他立刻指挥舰队和部队沿着天炉座一号(Fornax Aleph)-法比亚(Fabia),海斯凯斯(Hesketh)-科西亚米努斯两条航线进行部署,这样大张旗鼓地部署令敌军以为斯莱多中计了。同时,斯莱多也很清楚在远征军当中也混着不少敌军间谍,于是他故意泄露部队部署后勤支援等情报,令自己“已经中计”的事实更加逼真。

同时,他也下达了一系列针对费边星系的部队部署命令(这些命令都被重重加密,以此保证军务部不会真正的执行这样的假命令),并要求老兵部队等精锐部队迅速投入战斗。远征军指挥部也故意泄露了帝国海军大舰队将会在希斯克补给的密令——这暗示针对费边星系的大规模进攻即将开始
斯莱多甚至半公开的宣布自己将选择塞本的以法比亚为核心的迂回战术,计谋的每一步都令纳齐巴尔认为自己的计谋生效了。然而,没人能体会此时塞本的郁闷心情,因为他自己提出的进攻计划却被用作了迷惑敌军的障眼法。后来他曾在日记里写道:“当我提出的合理进攻计划被放弃后搁置,甚至最终用作引诱敌军上当的诱饵之后,这一系列事实令我无比难堪。


765.M41纳齐巴尔为了在法比亚迎来彻底的决战,率混沌大军前往附近的世界巴尔豪特进行重新补给,但是他们即将惊讶的发现远征军主力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大战爆发
开战前,作战的双方都接到了一阵星语者的低语,低语之后是一阵持续32秒的通讯失灵的杂音,这段杂音被反复播放了数次。然而,杂音却是一段经过重重编码的密电,暗示着巴尔豪特战事即将爆发。然而,混沌方的监听哨却仅仅将其视作是帝国方通讯失灵产生的杂波,并没有深入分析其中的奥秘。等到混沌方再次捕捉到帝国军方面的通讯时,大规模进攻早已开始。

斯莱多为这场代号“Hell Storm”的战役制定了五项战略战术目标。
1. 确保轨道优势,并且尽可能摧毁敌方战舰。
2. 针对关键目标进行持续的轨道轰炸。
3. 迅速向星球部署地面部队,并对其进行掩护。
4. 第一批地面部队进攻并夺取主要目标
5. 分阶段派援军,并取得次要目标

尽管后来的军事史材料仅仅列出了斯莱多成功执行的战术目标,但是巴尔豪特战役仍然是典型的按照计划执行的成功军事案例。同时巴尔豪特战役也给予了军官们许多启示:要赢得胜利必须要有决心与毅力,要仔细评估战役的各个阶段,这不仅是为了更细致的战术情报,更是为了能让那些基层的暴躁军官们能认真执行各自的任务。
斯莱多将帝国军分成了九个军,并为每个军指定了各自的任务和指挥官。

斯莱多将帝国军分成了九个军,并为每个军指定了各自的任务和指挥官。

然而,尽管斯莱多并不喜欢德拉维尔和塞本,但是战帅却将平定西部平原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塞本,同时德拉维尔也被委派监督支援阶段的进行。这体现了斯莱多对事不对人,识人善任的优秀品质。
舰队进攻阶段
该阶段被分成四波攻势。
第一波矛头是由帝国海军克里斯托上将指挥的快速舰队战斗群。此战斗群在在巴尔豪特战役爆发前的16小时经过亚空间航行到达附近宙域,并且通过降低热辐射等手段在敌军的监测站面前掩盖了自己的行踪。

第二波攻势由运兵船,巨型运输船和重型轨道炮击舰组成,由加恩霍斯特(Garnhorst)海军中将指挥。这支舰队在克里斯托舰队到达后的五小时后到达,并在埋伏在附近的星云层中。这两只舰队的目标就是在敌军未侦测到时即可投入战斗,并且附近宙域混沌舰队的大规模部署也顺便掩盖了这两只舰队的行踪
谢瓦(Shaever)海军上将指挥了由主力舰组成的第三波攻势,在战役爆发时进入战区并领导了针对敌军太空港,轨道防御阵列及船坞的进攻。
当谢瓦上将发出了进攻开始的信号时,克里斯托上将率领舰队冲出附近的星云,迅速展开了针对巴尔豪特太空港和海利丹船坞(Hallidan Threshold)的进攻。之后,加恩霍斯特中将率舰队进入星球轨道,开始在帝国海军的掩护下进行轨道速降和对地压制行动。
桑洛克(Sanloque)海军中将指挥的第四波攻势由大规模支援部队组成。该舰队在进攻开始时位于高层轨道上待命。

猛烈的轨道炮击和舰队决战点亮了巴尔豪特的天空。据评估,在战斗爆发的六个小时内,帝国海军消灭了52%停泊在轨道船坞中的混沌舰队,而在大规模登陆开始后混沌舰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敌军轨道防御阵列摧毁了9%的帝国海军舰队,其中包括谢瓦中将的旗舰密尔弥顿号,两艘名为血迹号和贫困号的轻巡。之后第三波攻势由冯·海格尔(Von Haegl)海军中将指挥
在战役开始后的第21个小时,帝国海军已经取得了制轨权——尽管舰队交战将会继续持续。同时由于敌军舰队试图撤退,帝国海军也在外层宙域进行了追击。猛烈的轨道轰炸给予一系列关键目标以残酷的打击。某篇目击报告曾指出,在持续不断的轨道轰炸当中,似乎整个西侧大陆都被熊熊火焰吞没。
登陆作战开始

在战役开始后的第32个小时,在某些区域仍然遭遇猛烈轰炸的同时,大规模的轨道速降开始了。包括大量坦克装甲车辆的帝国卫队部队开始搭乘各型速降船和登陆舰进行登陆作战。这场登陆作战的规模只有之后爆发的摩尔隆战役可以匹敌,然而摩尔隆(Morlond,一个要塞世界)战役的登陆范围还是远不及全面进攻的巴尔豪特战役。
在登陆行动中大约损失了32%的部队,这些部队要么是在速降过程中损失的,要么是在登陆时损失的。而在某些区域损失的百分比还要更多,比如寡头宫北部区域内登陆的部队遭遇了82%的战损。
到了战役开始后的第44个小时,至高将军塞本指挥的帝国军在西部平原战区内展开了猛烈进攻。塞本指挥部队不计一切代价向北突破,每前进一米都会遭遇严重的损失,同时塞本部队的损失在惨烈的升天谷战役中到达了顶峰。在巴罗波利斯同样爆发了惨烈的战斗。库雷尔将军的部队与混沌军阀肖伦·斯卡拉指挥的嗜血残暴的基斯部队迎面交锋。库雷尔将军报告道“我从未见识过如此狂暴惨烈的战斗。对每一处街角的争夺都是背水一战,对每一个住宅区的进攻都是如末日一般的残酷。在血腥的街道上,我见证了无数士兵的绝望勇敢的战斗。然而,在这些无名士兵们倒下之后,又会有更多的士兵踩着自己同胞的尸体继续前进。”
在4800hrs时,受重伤的库雷尔被科尔森(Korsen)将军接替(他于5300hrs时牺牲),之后伯恩茨(Bernz)将军接替了指挥(他于5800hrs时牺牲)。同时由于接替指挥的德拉尼将军无法到达该战区,巴罗波利斯战区的总指挥权落在了库雷尔的参谋,年轻的指挥官马卡洛斯身上。当得知巴罗波利斯战区告急,“为了令这位临危受命的年轻人得到同僚们和士兵们的尊重”,斯莱多发出公函,火速提升马卡洛斯到元帅军衔。

然而,斯莱多认为巴罗波利斯战区的攻势几乎宣告失败。实际上,到了战役爆发的第65小时是,巴尔豪特的整体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尽管布莱克伍德元帅夺取了宰贝斯城和巴尔主城,加特利亚精炼区也被占领,但是塔克群岛战区却陷入了一片血海,同时针对博鲁纳巢都的争夺和西部平原战区的攻势也造成了骇人的阵亡率。


未完待续…………
来源:
https://wh40k.lexicanum.com/wiki/Battle_of_Balhaut#fn_1d
Sabbat Worlds Crusade (Background Book) pg.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