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清单来了——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预习

助学资料
1.作家作品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建筑学家、文学家。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代表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作品风格:诗歌内容侧重表现个人世界,意象丰富,诗意含蓄,诗句委婉柔丽,具有清新雅致之美。
2.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三联书店2006 年版)。这首诗是林徽因的代表作,发表在 1934 年的《学文》上。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历来有争论:一说是为悼念曾经的挚友徐志摩而作,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一说是为其子梁从诫出生而作,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希望。
无论怎样,这是一首爱的颂歌,诗歌内容纯净,意境优美,表达形式巧妙。
3.文学常识
新月派
新月派源于新月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林徽因、朱湘等。
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是其理论基础。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辞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文本解读
1.赏析标题:主标题是一个比喻句,直接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肯定之情、赞美之意溢于言表;副标题对主标题作进一步解释,揭示了诗歌的写作缘由,点明了主旨。
2.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四月天轻灵而满含情意--春风徐来,万物复苏,云烟拂面,星光点点,细雨如织,带来爱意和温暖;四月天妩媚而充满希望--优美的姿态,争艳的百花,鹅黄嫩绿,梦中含笑,带来爱和永久的希望;四月天是花开,是燕来,是生命的初启,是诗人满心的喜悦。
以“四月天”比喻“你”,突出了“你”的阳光、浪漫、温馨、可人。
3.“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中,“点亮”一词有什么妙处?
“点亮”一词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让人联想到明亮的火焰,打通了人的听觉、触觉和视觉,本是无形的“四面风”,竟被“你”的“笑响”点亮,这就使“笑响”顿时具体可感起来,并赋予了风以灵气和生命力,突出了“你”笑声的爽朗、清脆、悦耳,营造了一个清新明快的意境。
4.“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一句中,“软”从触觉角度写出了风的柔和。“闪” 将静态的“星子”在朦胧的“云烟”中若隐若现的情状写得具体可感,突出了“星子”动态的美感。“点洒”写出了春雨的细密、润物无声。

5.第三节将“你”和“四月天”融为一体,让人在感受“你”的美的同时,联想到沐浴在春风春雨中的自然万物。
“娉婷”“鲜妍”,写出了“你”妩媚的风姿:“天真”“庄严”,表现出“你”纯真又不失庄重的特点教材旁批
6.画出第4节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示例: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鹅黄”“绿”“白”。
其中“鹅黄”是-种淡淡的暖色调,柔和、美丽、生动;“绿”寓意着青春与希望,生机盎然,给人以宁静、和平、安全的感觉;“白”象征着神圣洁净。
这些词语的使用,给读者以视觉转化和想象的空间,使诗歌充满了画面感,给人明亮温暖、温馨柔美的心理感受,令人赏心悦目。
7.如何理解“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是爱的呼喊,直抒胸臆,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呼应开头,使结构更加严谨;同时,重复中又有变化,点明“爱的赞颂”的主题,收束有力。
8.注意这首诗句子转行的特点,体会其所形成的节奏感。
示例:从诗行和句式来看,诗歌共5节,每节3句,第1、2节多用“你是……”的句式,第3节变成了“……,你是……”的句式,第4节又变成了“……,你像……”和“……,你是……”的句式组合,第5节又变回了第 1.2 节的“你是……”的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全诗整体节奏舒缓明快。
在韵律上,每节诗第1、3句押韵,韵脚分别为“天,变,烟,前,妍,圆,鲜,莲,燕,暖”,全诗一韵(押an韵)到底,读来音韵和谐优美。
主旨归纳
这首抒情诗,诗人借物抒情,通过歌咏四月天的种种美好,展现了诗人内心满满的爱意,表达了对希望和新生的喜悦,以及对爱的由衷赞美。

重点难点解析
1.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哪些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象特点及作用)
诗人巧妙运用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意象,营造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
这些意象带有鲜明的四月的特征,春风是“笑响点亮了四面”的“软”风,春光是“轻灵”的、“交舞着变”的明媚的光,“早天里的云烟”若有若无,细雨也来凑趣,滋润着花草……这种种事物营造出春光交舞、云烟星雨、月夜花开、雪后新绿、花开燕语的美好画面,
我们好像置身在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的浓浓春意中,享受着春的“爱”和“暖”。
2.诗歌中运用了12个“你”字,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词语作用)
诗歌短短 15 行中出现12个“你”,但并不让人感觉重复、累赘,相反,读起来亲切、无拘束,好像诗人在和自己面对面倾心而谈。“你”的使用,也让诗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更加顺畅、自然。
12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行文的过程中,“你”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高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诗人反复渲染“你”,突出了“爱的赞颂”的主题。

3.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林徽因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新月派”诗歌风格的代表作,你认为它美在哪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写作特色)
探究①:音乐美。首先,全诗每节的第1句和第3句均押韵,全诗押an 韵,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造成一种和谐流转的顺畅美。其次,'轻灵”“星子在”“鲜妍”等灵活的断句既是句子匀称的需要,也造成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灵动而富有跳跃性。
再次,多处使用“你是……”句式,又兼有“……,你是………”“………,你像……”的变化,使得诗的节奏在整齐当中又富有变化,与春天生命的律动以及诗人在春意中情感的变化形成映衬。
最后,诗题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第一句点题,最后一句又有照应,使得整首诗圆润流转,产生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探究 ②:绘画美。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意象,又运用比喻和调动多种感官,营造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如春风是“笑响点亮”的无处不在的“软”风,春光是“轻灵”的“交舞着变”的明媚的光,“早天里的云烟”若有若无,细雨也来凑趣,滋润着花草……这些带有鲜明的四月的特征的意象,营造出春光交舞、云烟星雨、月夜花开、雪后嫩绿、花开燕语的美好画而,让读者仿佛置身在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的浓浓春意中,享受着春的“爱”和“暖”。
探究 ③ :建筑美。从诗歌形式上看,全诗共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即诗歌视觉上的“句的匀齐”。
从意象上看,如“在梁间呢喃”一句中选取了房梁这一意象,实现了语言与建筑意象的和谐组合。

拓展积累
含有表示色彩的词语的古诗词名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8.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10.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