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李邕,大唐文人首富,曾被李白写诗怼:丈夫未可轻年少

一口气看完李邕
他是大唐文人富豪排行榜第一名,书法文章样样精通,他瞧不上李白,却因李白一首:“大鹏一日同风起,摇直上九万里”,千古留名,他是天才少年,却在古稀之年被活活打死。本期文章让我们一口气看完李邕的一生,李邕出生于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李邕天资聪颖,家学渊源,因曾任北海太守又称李北海,小李的爸爸是研究《文选》学的教授,李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据说李父编完《文选》的研究作品后,小李邕居然能说出一些不同的看法,颇有继承爸爸文学大佬衣钵的潜质,李邕刚刚成年的时候就去拜见了李峤,就是那个写下:“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的李峤,李峤在当时有一定的地位和人脉,而李邕想看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宫廷藏书,于是专程求助李峤,后来李峤给他在藏书部门找了个差事,方便他出入读书,结果没过多久李邕就辞职离开了,意思是他已经把藏书都给看完了,李峤怀疑他是囫囵吐枣,没有好好读书,于是专门挑了一些生僻的知识点来考他,结果李邕对答如流,那些犄角旮旯的知识点,他一点也没有错过,记忆力一流,妥妥的文科大学霸,李峤夸他“子且名家”,这是在预言李邕以后一定会火,李峤看人果然很准,不久李邕就成为当时的名家,是李白、杜甫、高适等人的老前辈,天下的青年才俊蜂拥而至他的门前拜访,一时间成了当红流量大V,文学大佬的身份让李邕被青年才俊崇拜,李白、杜甫等人都追着给他写诗,天宝年间,杜甫初见李邕时,两人相见恨晚,拉家常说趣事成了忘年交,不过李邕毕竟身负盛名,狂傲不羁,不是所有人都能入得了他的眼,这不,李白和李邕的初见就没那么愉快,两位狂人可以说的上是不打不相识,初见时李白本是晚辈身份,却一点也不低调,张狂的样子让李邕很不满意,一下子就没了交谈的意愿,李邕的匆忙离开让李白很不爽,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秉着他狂任他狂,我比他更狂的态度,李白写下的那首充满少年意气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青年少”(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将沧海之水簸干。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别看我李白现在年轻,我的好日子可在后面,洋洋洒洒抒发了自己的壮士豪情,也饱含着被李邕轻视后的不满,同是狂妄不羁的性格,两位狂人其实还是有点惺惺相惜,李邕在读完这首意气飞扬的《上李邕》后,立刻派手下给李白送路费做补偿,而后来,李白在李邕被害后也挥墨写下: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除了在文学上的成绩斐然,李邕还是个著名的书法大家,我们熟知的《李思训碑》、《麓山寺碑》就是他的作品,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羲之如龙,北海如象。能和书圣王羲之相提并论,可见李邕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是大唐书法界的顶流,他的作品在当时可以说是一字难求,就连皇帝都时常派人到李邕家里去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新的作品,李邕也靠着这门手艺活,写文章写碑书铭志,赚的盆满钵满,常常登上文人富豪排行榜。
《旧唐书》记载,通过写文章赚钱没人能比得上李邕,他风度闲雅的行书也影响了很多后辈的书法家们,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苏轼、米芾、赵孟頫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李邕他好像一直都知道自己很优秀,也难怪他会说出: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自恋语录,李邕说得上是天降英才,有点骄傲是正常的,不过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却也把他害惨了,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从泰山封禅回总部,路上经过汴州,李邕就屁颠屁颠的从陈州跑去接驾,李邕也没空着手,送了好几篇彩虹屁,玄宗对李邕的文采很满意,可李邕这个显眼包,真的是一点也憋不住,竟然吹嘘说自己的才华是做丞相的料子,这也忒飘了,偏偏这话还传到了丞相张悦的耳朵里,这下可就上了人家的黑名单,李邕这个人张扬惯了,找他的麻烦还挺容易的,很快李邕挪用公款的事被发现了,新仇旧账张悦这下可是想要了李邕的命,唐玄宗就算再宝贝李邕的才华,这种形式下也很难保他了,贿赂案这个词条上了大唐热搜榜,久久没能下来,李邕案件的热度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提升了,这不有个叫孔璋的许州人是李邕的狂热粉丝,孔璋给玄宗写了个求情信,还表示愿意替李邕去死,把玄宗都给感动了,放现在算得上是骨灰级脑残粉,就着孔璋这个台阶,惜才的玄宗就顺势放过了李邕,不过世界上还是理智粉多,不是每次都会有人为他冲锋陷阵,到了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那次,李邕可就没那么好运了,李邕再次挪用公款,被奸相李林甫抓住了小辫子,李林甫又强行把他和大boss继承人相关的事情牵扯到一起,说李邕有贿赂的嫌疑,这下玄宗也觉得李邕越界了,毕竟继承人的事你还去掺和,多少有点不礼貌了,玄宗也就没了保全他的心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了,就这样,李邕竟被李林甫派人用木棍活活打死,彼时的李邕已经70岁高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痛心写下了:坡陀青州血,芜没汶阳瘗。青州山坡上李公的血,淹没了汶阳的坟墓啊,一代文豪落得如此结局,实在令人叹息。纵观李邕的一生,不仅年少成名,还特别爱才惜才,扶持着多名青年才俊,像崔颢、杜甫、高适等人都受过他的帮助,他出手阔绰,金钱上从不吝啬,常常接济那些清贫的才子们,鼓励他们做好文章,但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臭脾气最终害了他,在朝堂上他不屑与权贵交往,所以在危难之时连个能替他说的上话的人都没有,在生活中他又总是逞口舌之快,嘴巴比脑子快,所以处处树敌,得罪了不少人,都说文人的致命弱点是恃才傲物,做人还是要低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