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万有引力公式的证明,卡文迪许的一生,撒丁王国

2021-05-31 23:39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牛顿58、万有引力公式证明卡文迪许的一生,撒丁王国

 

2021-04-28,网友“品优课堂”发表名为“万有引力的简化与验证”的文章。


文章内容:…

 

二、万有引力简化证明

…证、明、证明:见《欧几里得6》…

(…《欧几里得》:小说名…)

 

假设地球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就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球提供向心力。设地球的质量为m,运动线速度为v,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r,太阳的质量为M。则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

…匀速圆周运动:见《牛顿52、53》…

…向、向心力:见《牛顿21》…

…质、量、质量:见《伽利略5》…

…线:见《欧几里得175》…

…速、度、速度:见《伽利略3》…

…规、律、规律:见《欧几里得43》…


…v^2/R:向心力计算公式,见《42~57》…

…匀速圆周运动v(线速度)=ΔS/Δt=2πr/T(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见《牛顿53》…

 

由①②得: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我们知道:

…开普勒第三定律:见《牛顿38》…


由③④式得:


即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数学符号,表示与某个量成正比例。

 

一个物理量y随另一个物理量x的正比关系,可以表示为y∝x(读作“y正比于x”)。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中,s与t成正比,记作s∝t。

由于正比关系是物理量之间最简单的关系,因此这在课题的研究中会经常遇到。有时为了清晰或简略地表达某些量之间的关系也会使用该符号…

(…正,比、例、比例,正比例:见《牛顿18》…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太阳对不同行星间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与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等大反向,因此地球对太阳的引力F′也应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且F′=-F。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的作用时,乙物体必定同时受到甲物体对它的反作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比较⑥⑦式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写成等式:


式中G是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无关。

…系、数、系数:见《牛顿2》…

 

后来这个G被卡文迪许测量,万有引力公式正式出炉。

…公:见《欧几里得1》…

…式、公式:见《欧几里得132》…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篇文章只是给的简化证明,牛顿当时是在椭圆轨道下完成的证明。

 

附:亨利·卡文迪许(百科)

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又译开文迪许、卡文迪什,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撒(sā)丁王国尼斯。

…撒丁王国:(意大利语:Regno di Sardegna;英语:Kingdom of Sardinia,1720年—1861年),亦称皮埃蒙特-萨丁尼亚王国(英语:Piedmont-Sardinia),19世纪中期意大利境内唯一独立的王国,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在它的基础上后来实现意大利统一…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1742—1748年,在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1753年期间,进入剑桥大学彼得学院求学。定居伦敦后,进入父亲的实验室充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参与实验研究持续50年之久。1760年,入选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

1810年2月24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终身未婚。

 

人物生平

卡文迪什虽为贵族,生活却相当简朴,终身未娶。卡文迪许的一生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中度过,在化学、热学、电学方面进行过许多实验探索。但由于他对荣誉看得很轻,所以对于发表实验结果以及得到发现优先权却很少关心,致使其许多成果一直未被公开发表。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从他的手稿中发现了一些极其珍贵的资料,证实他对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表达式为F=-F’。

请看下集《牛顿59、机、制、机制,有机体构造机器》”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万有引力公式的证明,卡文迪许的一生,撒丁王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