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学的环境
自学,意味着一种挑战。因为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有自身的惰性,有环境的诱惑,别人的干扰等。 如果你有自学习惯,那只是初步的阶段。因为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如何高效地自学。但是以上的困难让我们限制在初步阶段而又举步维艰。因此如何解决它们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自身与环境。因为事情的完成,自身是主要作用,环境是辅助作用。就像在课堂学习一个知识点,你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最终掌握了知识。这里老师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你取得老师透露的信息并顺着它的思路将它掌握,意味着你有在思考。因此知识点的掌握,自身与环境都有参与。
所以据此去看“自学”,它其实也是一样的,自身与环境都起到作用。但是一个人有自学的习惯,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因此这点可以忽略一下。那么我们就以“环境”方面思考。 一般来说,自学的场所很多,几乎是不管什么地方都可以学习。可以是在家里,可以是在交通工具里,也可以是在自习室里……但是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有不同的限制。
家里
:家里虽然有个人空间,但是缺乏学习氛围,且可能有家人的干扰,仅靠个人的意志自学,所以自学效率很不稳定。
交通工具里
:交通工具按类型,有公交车,有高铁,有飞机等。不过因为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自学效果上都有差别。有些交通工具没有桌子,光是书写输入就很不方便。而且还分短途和长途,所以时间分配还得注意一下。还有个人的体质差别,有人会晕车,有人则不会。对于那些要天天坐车且能自学的人,可以在此方面深入探究,在坐车时间如何高效自学。
快餐店
:可以是肯德基,也可以是麦当劳。虽然是享受美食的地方,但并不说明它们不能用于自学。在里面随时都能找到空位,只要坐下就可以开始学习。很多店有无线网络,需要蹭网的人可以去那些地方,用电子产品“免费”学习。不过有一点无法避免,它终归是吃饭的地方,同样缺乏学习氛围。所以它只是给了你一些便利,剩下的还是要看个人的意志。
自习室
:它是为那些寻求学习氛围的人们而建立的自学场所。优点毋庸置疑,提供学习氛围,而且空间不大,反正符合学习场所的特征。缺点是需要费用,而且因为地区的不同,自习室质量可能参差不齐,要看别人的反馈再选择相对理想的自习室。如果承担得起费用,这个环境可以考虑。
图书馆
:最为理想的自学场所。因为极多追求学习的人们的参与,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无需花费费用。如果图书馆在你家的附近,或者学校里有图书馆,而你又想高效学习,那么它就是你值得去、值得待的自学场所。
所以环境对自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或良性,或恶性。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学存在一些诸如专注力不够、效率不高等问题时,可以从“环境”方面探究,并尽快就此改变环境,直至达到理想效果。
(图片皆源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