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仅一天,默克尔就强势警告,未来两国关系会走向何方?

近日,据媒体报道,随着拜登的正式上任,美国也将迎来全新的形象,但在拜登上台仅一天后,默尔克就强势警告,美德关系的走向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上任才几天,德国盟友就发表立场,未来两国关系会走向何方,需要看到美国的诚意,默尔克强势警告拜登,应当谨慎对待和盟友的关系,默克尔之所以会对拜登摊牌,看来还与俄罗斯有关。

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德国的态度一直被视为欧盟对外界的风向标,特别是在特朗普上任后,德法两国注重加强了双方的合作,提高欧盟的自主性,尤其是在防务问题上,美国和欧盟迟迟无法达成有效协议,这使得俄罗斯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在2018年,德国就与俄罗斯在能源供应问题上达成共识,双方共建的北溪二号油气管道将极大改善欧洲的能源消费市场现状,听闻此讯后美国如坐针毡。

事实上,特朗普任职期美国国务卿彭培奥没少在北溪二号项目上刁难德国,制裁了众多涉事企业,导致工程屡次中断,虽然目前项目总体建设完成度已达90%,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反对声音让德国备感压力,除了能源上的问题,美国一直要求欧洲主要国家提高军费开支以减轻美国的压力,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变相索要保护费,虽然拜登强调要恢复和盟友的紧张关系,却也申明了保留意见,那就是发挥盟友的作用,言下之意还是要让欧洲盟友支付一部分军费。
美国对欧洲事务的介入始于战后,在美苏相互竞争的时候达到最盛,直到苏联解体后,为了保证其在欧洲驻军的合法性,不仅保留了北约这一准军事同盟组织,还将俄罗斯作为北约的主要假想敌,使得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高度紧张,美国便能借此机会向欧洲出售军事武器,同时加快北约东扩的步伐,一步一步夺取苏联时期在东欧的传统势力范围,德法等国很早就表达过不满,但也不得不遵守和美国的盟约,在外交上保持步调一致。

随着德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欧洲内部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特别是强硬的默克尔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欧洲的独立性,并且一直推进欧洲与俄罗斯的和解,美国对此显然无法接受,而在斯诺登披露美国对包括德国总理在内的多个盟友政要进行秘密监听事件后,双方关系一度降至冰点。
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近年来由于其国际形象不断受到挑战,德国是首当其中敢于和美国唱反调的盟友之一,双方比较大的一个分歧就是如何保持和俄罗斯的关系,美国一方面调集资源从波罗的海等多个方向围堵俄罗斯,但德国却积极保持和俄罗斯的对话,在经济上相互合作,用实际行动违抗美国强加给欧洲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