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圈外人”看电竞丨知名教育作家教师吴小轶:老师应该如何平衡学校、孩子和电竞之间的

2022-03-15 18:23 作者:人民电竞新媒体  | 我要投稿



2021年间,若找遍电竞相关的关键词,“跨圈”必然是其中之一。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如今的电竞则更倾向于去和“外界”接触,通过跨圈的形式,来让外界听到电竞声音的同时,也更多地去学习、去尝试。


2022年,《人民电竞》通过“圈外人”解读电竞系列,来接触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外人”,通过他们的过往、经历和故事,来为电竞带来更多的养分。我们也试图通过对话的形式,以另一个角度来看清电竞的发展和未来。


出品|人民电竞

作者|王思奇

编辑|凯文


一直以来,校园同游戏、电竞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2021年,《人民电竞》参加#电竞职业生存图鉴#的微博连麦活动时,同吴小轶老师相识。吴小轶老师作为知名教育作家以及全国百强名校语文教师,在微博连麦活动中她对于校园同电竞的话题相关谈话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圈外人”系列同吴老师展开对话,以她多年对学校、师生同电竞的关系、教育经验,对教育和电竞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作出了解答和回应。


《人民电竞》:吴小轶老师您好,以您的了解,如今校园内老师、学生和家长这三者对待游戏的关系和矛盾都是什么?


吴小轶:您好,这三者对待游戏的态度还是分歧挺大的。以老师的态度而言,大部分我接触到的老师,不论是60后的老教师还是90后的新老师,他们大部分提到游戏的首要感受就是抵触,这确实是一种刻板印象。而家长则大部分对待游戏的态度也是抵触的。


以学生而言,有的学生会认可游戏是一种艺术形式,据我所知很多游戏也很唯美,而且具有治愈的作用。


另一层面上,学生玩游戏我的理解也并非是全因为“好玩”,也是因为游戏是最好的一种解压方式。以我的经验而言,例如在毕业班中,学生的压力很大,很容易出现的两种解压方式一种是玩游戏,另一种就是谈恋爱了,而这两种方式都是如今校方、家长都最为抵触的,那么这几方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并非是单纯的“抵触”二字就可以解决的。



《人民电竞》:如今很多家长会私信问我们问“如何同喜好玩游戏的孩子相处?”以及“如何‘劝’孩子不要玩游戏”等等……那么您认为校园、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孩子和游戏之间的关系?


吴小轶: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维度的问题,首先电子产品的接触和相应的管理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就需要开始了,例如我的女儿如今在上幼儿园大班,她如今在我家是绝对的电子产品小能手,她操作投影仪、Swtich的健身环等电子产品都非常熟练,我也看到很多的家长都从小给小孩一个pad自己去玩。那么这些从小的影响和养成的习惯,并非是后续一时的截流就有效的管理方式。


从老师的角度而言,我认为与其是“堵”不如“疏”。


如今我们看到很多的学校对游戏,甚至是手机都管理的过分严格,因为游戏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破裂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学校会把学生的手机砸了,或者当众销毁。那么我认为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去告诉孩子,如何去规范的使用和如何去做,不然对未成年人而言效果并不好。


如今很多游戏都有对未成年人的限制和所谓的“绿色游戏时间”,我认为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那么在这些社会上做出努力的同时,学校层面我们也需要避免一刀切。人都有“偷食禁果”的欲望,孩子更是如此,与其我们彻底的让其和游戏隔绝,不如去通过更好的方式去疏导。例如我曾经在班级里和同学做与游戏相关的调查,了解到他们的习性,跟他们制定相应的游戏时间、学习时间的分配。而我的学生也会经常和我“开黑”, 他们会称我为“老吴”。“老吴,假期时候我们开一局啊”,我说“可以啊”。但我在对待学生温柔的同时,制定好的规则就要让学生严格遵守。


《人民电竞》:另一个我们经常遇到家长来问的问题是“孩子想打职业怎么办?”那么吴老师您认为校方、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展现电竞天赋的少年?


吴小轶: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电竞列为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内,也有很多国家支持的电竞发展项目。那么随着电竞的影响力走向更多的城市和家庭,要让更多的家长们知道电竞和游戏的区别是什么——你所喜欢的,未必会成为你的职业。不论游戏还是别的爱好都是一样,例如我们都接触过特别喜欢文学、喜欢读书的孩子,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电竞也是如此。


此外,在我接触的范畴内,很多小孩天生就有英雄主义,他会以为自己带着团队去获胜很有成就感也有责任感,那么这种感情也会让他产生自己能成为选手的想法。但其实游戏并非是电竞,想成为电竞选手的难度很高,我想《人民电竞》应该是比我清楚的,可能是万中挑一甚至更难的情况。那么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更多的去接触游戏、了解游戏与电竞的区别,了解到孩子的心里所想,对大部分并非有着职业天赋的小孩对游戏的痴迷、坚持等等思想多做解释和转化。


而对于有天赋的孩子而言,以刚刚结束的冬奥大热谷爱凌为例,她就是在她母亲在很小就发现了她的滑雪天赋,进而大力的培养出来的结果。那么家长们如若发现了孩子的电竞天赋,与其浪费,不妨去赌一把,让他尝试一下才得出结论,这个运动是否适合。


《人民电竞》:社会在进步,对电竞的认可度在提升,那么您认为,在未来的校园内和校园外都应该如何去平衡这多方的关系?


吴小轶:我的感受是未来会转变,在原来70后以及80后长大这批孩子的父母是很少接触游戏的,而现在一些00后小孩的父母们则是从小玩游戏长大。从未来来看,游戏的神秘化以及一些“污名化”会削弱,对游戏“电子鸦片”这样的评价会减少。第二是我认为电竞会更专业,当我们谈起电竞,作为体育项目而言,会有更专业的培养人才的过程,来成全属于电竞的优势,这是我的期待。


“圈外人”看电竞丨知名教育作家教师吴小轶:老师应该如何平衡学校、孩子和电竞之间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