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哲学笔记》的笔记
前言
这里读的是《列宁全集》第55卷,《哲学笔记》。整本书有八百多页,不过结尾有两百页的注释。
书中重要部分是对黑格尔哲学的笔记。这部分我个人认为可以当作读黑格尔著作的导读。不过,这毕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笔记,所以笔记里面基本上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解读黑格尔。在这里,黑格尔哲学被认为是颠倒的。
列宁在里面的批注,夸起来毫不吝啬,喷起来也毫不手软。列宁会摘抄原文,然后在旁边或者下方写下自己的感想。这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黑格尔是承认客观实在的。但是因为“实体即主体”,概念等同于实在,所以其最终是导向唯心主义。至于概念如何等同于实在,这部分被列宁称为神秘主义。颠倒的辩证法和神秘主义是学习黑格尔哲学两个关键字。
也因为黑格尔哲学不同于以往的唯心主义,承认了客观实在。因此,他也被其他唯心主义者攻击。他为此辩解的时候,列宁称之为“羞答答的唯物主义”。
对于黑格尔的观点,如果去掉其导向概念的结论,再把对唯心主义那些奉承的话去掉。这真的就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说的话。
笔记
1.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消灭私有制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切包括无产阶级自身

3.站起来不应该只是口号上的,观念上的

4.自我欺骗

5.

个人理解:
积极精神的少数杰出人物与缺乏精神的群众对立,这个我可以理解。为何加了一个”物质的人类其余部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6.无限的自我意识是破烂货

7.现实和逻辑的颠倒

8.天赋人权

9无政府主义

10.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11.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

12.马克思的十小时工作日

二、费尔巴哈
13.思辨的哲学家

14.恩格斯的大腿

个人理解: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太重要了。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评主义》里面,基本上是抱着恩格斯的大腿。
15.全部哲学史的问题

个人理解:
这段对理解形而上学是什么有很大帮助。很显然恩格斯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问题,费尔巴哈也是有过总结的。
16.精神从哪里来

17.自我和非我的解释

个人理解:
我一直对自我和非我不甚理解。
18.黑格尔哲学的存在和逻辑


个人理解:
看到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和唯心主义。列宁加了两个字“精彩”。
19.继续

个人理解:
列宁又说“说得妙!”
20.民主共和国
个人理解:
笑死我了。我感觉我在看费尔巴哈直播,然后列宁在那边捧场。。。。
21.关于哲学唯物主义的原理的问题
个人理解:
所以,唯物主义原理的问题就是把思维与现实区别开来吗?这样就够了吗?
22.通读一遍
个人理解:
通读一遍?要这么卷吗?
费尔巴哈《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阐发和批评》一书摘要
23.物质的实在和运动
个人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不仅仅是实在的,而且是运动的。
24.名称
25.实存和本质
个人理解:
实存是会消失的,而本质仍然可以存在人的脑子里,所以变成一种永恒的东西。这段对理解黑格尔的概念有帮助吧。如果不从当时哲学家的思想状态考察,单单从马克思或者列宁那边,无法理解黑格尔的概念的产生。
26.感觉的欺骗和语言的欺骗
个人理解:
朴素的感觉就可以抵抗唯心主义的语言欺骗。
黑格尔哲学
27.内容和形式
个人理解:
一到黑格尔这里,感觉到晦涩难懂了。
28.逻辑是世界全部内容和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
个人理解:
一直以为逻辑只是个人思维的逻辑。在黑格尔哲学这里,这个逻辑的格局很大。
29.存在、无、变易
个人理解:
黑格尔哲学也是从最简单基本的东西开始发展起来的。
30.否定是规定的东西,具有规定的内容
31.特殊的东西包含着普遍
32.自在之物=抽象
个人理解:康德的自在之物是存在的,黑格尔这边是抽象的,抽象思维的产物。
33.逻辑
个人理解:
没看懂。我尝试理解一下。第二行的意思是每个学科都需要逻辑,但是单单逻辑本身不可能是科学的。逻辑如果没有实践检验,如何确定科学性呢?
34.纯存在
个人理解:
黑格尔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35.黑格尔是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
个人理解:
不知道能否理解成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黑格尔主义。
36.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
个人理解:
一个无限的世界包含着有无数个有限的部分。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于一个世界中。
37.诡辩和辩证法
个人理解:
诡辩:没有批评和无根据的推理。
辩证法:高级的理性运动。通过自我扬弃而相互过渡。
38.定在
个人理解:
连列宁都不确定什么是定在。我可以心安理得了。
39.定在
个人理解:
这下清楚了。
40.质
41.费解
个人理解:
我也看不懂,我可以骂人了吗?
42.辩证法
43.存在和非存在
个人理解:
存在的事物终究要走向灭亡,就是非存在。万物都是要走向灭亡的。这种概念的灵活性,主观运用是折衷主义和诡辩。反映物质过程的则是辩证法。
44.石头不是思维
个人理解:
从这段话来看,黑格尔哲学里,思维是没有界限的,而物质是有的。列宁说了句,“石头的进化”,感觉有嘲讽的意思。
45.事物本身、自然界本身
个人理解:反正黑格尔哲学到处都是辩证法。但是,这段话,黑格尔只是讲到“无限”和“有限”着几个概念。列宁则联想成事物,自然界和事物进程本身的辩证法。
46.质达到了定点就成为量
个人理解:
我也很费解。至少我搞清楚了质量的关系。
47.自为存在
个人理解:
列宁说了一句“高深莫测”。
48.一和多
个人理解:
再此强调黑格尔的晦涩。直接用上了“空洞”这样的词语。
49.黑格尔的注释
个人理解:
所以,概念的演变让人费解。往往不得不借助事实来解释。
50.本质位于存在和概念的中间,是向概念(绝对)的过渡
个人理解:
看来可以把这个当作黑格尔哲学的导读,很多具体定义,列宁已经帮忙总结了。
51.外观

个人理解:
原来在那个时代,自在之物等同于外观,现象。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会腐败。所以,唯心主义更加理直气壮地否定自在之物。而概念只存在人们的脑中,不会受到时间的侵蚀。
这里唯心主义者不承认外观的客观性,但是却无法否认外观的丰富性。
52.本质具有某种外观


53.矛盾

个人理解:
矛盾无法解决,矛盾只是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就会产生。改革开放解决了人民生活普遍贫困的问题,但是贫富差距的问题出现了。
54.排中律

个人理解:
从哲学上,排中律(A=A)是废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某物既是自身又是他物。但是对于代数来说,A=B一般表示值相同。排中律应该在寻找某类事物的共同点。
55.唯物锝颠倒过来的黑格尔

个人理解:
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
56.水滴和概念

个人理解:
概念就如同河中的水滴。
57.本质必须表现出来

个人理解:上帝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
58.规律把握静止的东西

个人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动态的。我们总结的规律好比拍照打印出来的照片。只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个时刻的镜像。所以,规律是接近真理。这里所说的规律是人总结的产物,或者说人们已经发现的。
59.内核

个人理解:
“在全部自然界的、科学的和精神的发展中”,列宁认为这是黑格尔主义的神秘外壳中所包含的内核。这内核是唯物主义?
60.打倒上帝就剩下自然界

个人理解:
所以黑格尔主义只要颠倒一下,就变成唯物主义了。
61.观念发展过程

个人理解:
关于黑格尔的观点,列宁总是会做出唯物主义的解读。
这里“观念发展过程”被换成了“对自然界和物质的认识的发展过程”。
62.历史上的“大事件的小原因”

个人理解:
所谓的小事件只是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新旧帝国的利益冲突。
63.概念

个人理解:
有一次做了唯物主义的解读。
64.概念是自在自为的概念。


个人理解:
列宁又扯上唯物主义了。
65.抽象的东西



个人理解:
最后一句话:抽象思维是对简单现象的实在性的扬弃,并把它归结为只在概念中显现的本质的东西。这里黑格尔直接承认了感性材料的实在性,不过把它们说成是概念的影子。
66.没有感性材料的真理

个人理解:
价值是没有感性材料的范畴,可是它比供求规律更具有真理性。
67.黑格尔主张自在之物的可知性
68.观念“成为自然的创作者”
个人理解:
这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确实让人伤脑经。观念如何创造自然呢?可能没人知道。列宁回复了“哈哈”。
69.概念是存在着的物本身
个人理解:
观念在客观性中就是物本身。这确实难以理解。列宁又破口大骂了。概念在客观上等同于物本身,而概念又是主观上的概念。所以,概念在主观上也具有客观性吗?
70.概念的辩证运动
个人理解:
通过辩证大法,主观的东西就变成客观了。
71.普列汉诺夫反驳康德主义
个人主义:
显然与列宁同一个时代的那些同志,理解辩证法的不多。
72.逻辑规律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
73.手段是比外在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
个人理解:
手段比目的更高级,犁比由莉带来的享受更尊贵。工具会保存下来,享受只是暂时的。
74.逻辑和实践
个人理解:
这里是把“逻辑”等同于“实践”吗?好吧!这非常黑格尔。
75.概念作为具体的总体性和直接的客观性同一
个人理解:
列宁说的话,我都能看懂。黑格尔说的话,我都看不懂。
76.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同一
个人理解:
这点被不断地强调。
77.一切现实的东西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它们自身包含着并且表现着观念。
个人理解:
现实的东西存在的原因归根于观念。这就是“意识决定物质”了。
78.观念和一般东西的客观性的同一
个人理解:
没有列宁的解读,黑格尔的描述实在难以理解。观念是概念和一般的东西的客观性的同一。这一般的东西应该是指我们日常看到的东西吧?这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同一?
79.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
78.事物的辩证法和观念的辩证法

个人理解:
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
79.真理是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

个人理解:
黑格尔是承认物质的存在的,这点和感觉论和怀疑论是不一样的。
80.绝对观念的产生

个人理解:
定义:观念作为过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形式:生命
第二形式:认识的观念
第三形式:绝对观念
81.主体=人的生命

个人理解:
很多时候,我是不确定哲学语句里面所说的“主体”是指什么。这里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
82.又嘲讽黑格尔了

啧啧啧!认同就夸,不认同就嘲讽。。。导师是个实在人。不过,生物为何进化出两性繁殖呢?这背后可能确实蕴含着辩证运动的规律,这需要生物学为我们揭示。很多时候,科学解释不了的,或者因为现有科技水平的限制,暂时解释不了的,就需要哲学来解释。哲学的意义就体现在这里。
这也是为何列宁作为无产阶级导师,要去学习哲学的缘故。
83.把“现象”看作显现着的自在之物

个人理解:
列宁金句,”离开理解(认识、具体研究等等)的过程就不能理解“,”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
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问题都是把现象和自在之物割裂开来。
84.康德主观主义

个人理解:
人的认识是有错的和对的。每一个认知里不一定全是对的,或者全是错的。所以,需要实践去检验。可康德这里,现象和自在之物是被割裂的,现象不知道如何验证了,这应该也是导致康德走向了不可知论。
85.反对主观唯心主义

个人理解:
黑格尔反对主观唯心主义的理由跟跟辩证唯物主义一样。不过,他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当成是错误的答案。
86.人的概念
个人理解:
人的概念就起抽象性、分隔性是主观的,就整体、过程、趋势、来源来说是客观的。所以,黑格尔要引出一个“绝对观念”(绝对精神)。
87.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个人理解:
如果去掉带有感情色彩的用词,这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说的话。
88.行动、实践是逻辑的“推理”

个人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9.真理的标准(概念和实在的统一)

个人理解:
真实的东西本身包含辩证法的灵魂,真实的东西只有通过辩证法才是真理。在真理中,概念和实在是立统一的。如果少了这一句话,”以这个主观性为基础“,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90.唯物主义近在咫尺

个人理解:
逻辑观念向自然界的过渡。那倒过来,自然界也可以向逻辑观念过渡啊!
91.什么是哲学

个人理解:
哲学思维是分析的,因为它只旁观自己承受的对象-概念的运动。哲学思维也是综合的,表现自己是概念本身的活动。哲学思维要达到这点,还要排除特殊和偶然的因素。
这里如果把“观念”换成“物质”,完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
92.思维的困难

个人理解:
我们产说理论要联系实际。因为理论是人总结出来的,人无法考虑实际情况的方方面面。所以,人的总结理论不是绝对真理。某个环节的出错,就如机器设备某个参数的错误,就会导致机器无法运转。
94.世界是过程的集合

个人理解:
类似的话之前在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里面见过。不过,原作者黑格尔说的更加明确。读原著确实比二手的好很多。当然了,这需要一定的门槛。
95.黑格尔对原子论的评述

个人理解:
黑格尔竟然认可了原子论,并对其做出辩证法的解读。列宁要给他扣唯物主义的帽子。
96.概念是自在和自为之物本身

97.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97.有利于唯物主义

个人理解:
反对唯心主义不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找答案,从黑格尔也能找到很多答案。
98.从物质到意识的过渡是辩证的
个人理解:
辩证的过渡和非辩证的过渡的区别何在?在于飞跃。在于矛盾性。在于渐进过程的中断。在于存在和非存在的统一(同一)。
99.自然界独特地、辩证地反映在人的概念中
100.灵魂和躯体
个人理解:
这句话那怕唯物主义者看,也没毛病。
100.我要告你诽谤
个人理解:
这是我最想看到的片段!简直就是如看电影一样。
101.列宁骂人了
个人理解:
列宁说出了”混蛋“,可想多么愤怒。
102.自然界和伊比鸠鲁
个人理解:
黑格尔对于”自然界“是怎么看法。。。他似乎因为自然界又肯定了伊比鸠鲁。
103.关于“是”
个人理解:
黑格尔在这里让人舒服了。我对“是”很反感。确实太枯燥了。大佬说出了我的心声。同时,他再次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
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一书摘要(1915年)
104.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但他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
个人理解:
这里就是把黑格尔的《逻辑学》等同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吗?
105.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
个人理解:
“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这个描述让人非常喜欢,简单明了。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
106.原始唯心注意和康德、黑格尔的联系
个人理解:
这段总结的太好了。找到黑格尔为何把概念等同于实体的源头。
107.关于抽象的工作
个人理解:
智慧(人的)对待个别事物的,对个别事物的复制(=概念),不是简单的、直接的、照镜子那样死板的行为,而是复杂的、二重化的、曲折的、有可能使幻想脱离生活的行为;不仅如此,它还有可能是使抽象概念、观念向幻想转变。
约·狄兹根
108.关于第一性的问题
109.关于马克思的《辩证法》
原文:
在一封私人信件中,马克思写道:“一旦我卸下经济学的负担,我就要写一本《辩证法》;辩证法的真正规律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有了,当然具有神秘的形式。这种形式必须去掉。”
个人理解:
这本《辩证法》就是《资本论》吗?
阿·莱伊《现代哲学》一书的摘要
109.哲学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总的综合?
个人理解:
现在好像还有不少人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甚至是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面对这样的观点,列宁直接爆粗了。